【精品解析】新疆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新疆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4.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28 16:55:39

文档简介

新疆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选题
1.(2022·新疆)库尔勒香梨味甜爽滑、香气浓郁。下列有关梨树叙述正确的是(  )
A.梨树比人体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B.梨树只需经过开花和传粉就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C.梨树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上皮组织
D.梨树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A、与动物体比较,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之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进一步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植物体。
2.(2022·新疆)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葫芦藓的根、茎、叶中有导管
C.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可以形成煤
D.石榴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答案】B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根结构简单,称为假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古代蕨类长得比较高大茂盛,在它们由于气候变化大批死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石榴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又根据其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2022·新疆)下列有关植物的生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
A.房间内适当养一些绿植,可增加空气湿度
B.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提高呼吸作用强度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D.不能踩踏草坪,避免因土壤板结造成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A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B、冰箱温度较低,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土壤板结会使得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应通过遮阴、去除部分叶片、傍晚移栽等措施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利于植物成活。绿色植物正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在储存瓜果蔬菜时应通过降低温度等来降低呼吸作用,而为了保证植物根部正常生长,应注意排涝、松土。
4.(2022·新疆)现在,即使在滴水成冰、日照缩短的冬天,我们也能吃上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的新鲜草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大量浇水,利于草莓的生长
B.保证棚内持续高温,就能提高草莓的品质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
D.只要加大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草莓的产量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过多,植物的根会因缺少氧气而无法进行呼吸作用,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温度过高,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旺盛,有机物被分解的就多,影响草莓的品质,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种植密度过大,草莓叶片互相遮挡,会影响其光合作用,降低产量,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大鹏种植农作物,想要增加产量,就应适度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等等。
5.(2022·新疆)涛涛听闻新疆各地把闲置角落变成“口袋公园”的相关报道,想借鉴“见缝插绿”的做法,完成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移栽珍稀名贵的花草树木 B.采用疏密相间的种植方式
C.选择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 D.配置室内盆花和观叶植物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珍惜名贵的花草树木需要特殊护理,不适宜在校园内栽种,A设计不合理,符合题意。
B、采用疏密相间的种植方式即可避免高大树木遮挡教学楼临窗处,又能实现协调自然的美感,B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C、采用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尽量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季有树,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植物的绿化美化,C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D、教学楼大厅及室内樱花足以盆花和观叶植物的配置,盆花和观叶植物种类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以及师生活动的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D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尝试校园绿化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植物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6.(2022·新疆)学习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相关知识后,小影同学设计了“小麦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据表推测三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种子数 30粒 30粒 30粒 30粒
温度 25℃ 5 25℃ 25℃
水分 干燥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过量的水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甲组种子缺少水分不能萌发。乙组种子温度过低也不能萌发。丙组种子温度适宜、水分适量能萌发,且数量最多。丁组种子水分过多,缺少空气,可能会有萌发的,但数量不会太多。所以这四组种子中,萌发数量最多的是丙。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除了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外,还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如发育良好,结构完整,度过了休眠期等等。
7.(2022·新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氧气和无机盐
C.水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喝无机盐。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8.(2021·新疆)下列关于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无关选项是(  )
A.提供饵料 B.监测空气 C.制造氧气 D.作为食物
【答案】B
【知识点】藻类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仅给鱼类提供了饵料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有一些还可以作为食物供人类食用,所以,ACD说法正确,B检测空气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人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简单,熟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不仅给鱼类提供了饵料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海带、紫菜等还可以被人类食用。
9.(2021·新疆)图表示花与果实的关系,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
A.子房、胚珠、果皮 B.子房、珠被、果皮
C.雌蕊、珠被、果皮 D.子房、胚珠、种皮
【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花柱、柱头等凋谢,只有膨大的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可见,图中①为子房,②为胚珠,③为果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可以结合一下简图记忆:
10.(2021·新疆)小红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  )
A.临时切片 B.永久切片 C.临时装片 D.涂片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可见,题干中,小红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切取叶片横切面,这是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临时切片的含义,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
从物体上用挑取、撕取、刮去的方法而制作的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装片;
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用吸管吸取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叫涂片,如血涂片。
11.(2021·新疆)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
A.适宜 的 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同时还要满足自身条件: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不需要从外界吸收,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关键:外界条件是:①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②自身条件是: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等。
12.(2021·新疆)每年春季,新疆托克逊的杏花吸引众多游人观赏。杏树属于(  )
A.裸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绿色开花植物又叫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有真正的花好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根据题干所述,杏能开花,这说明杏为绿色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植物的区别是种子外有没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13.(2021·新疆)黄豆芽营养丰富,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  )
A.胚乳发育 B.胚根发育 C.胚芽发育 D.胚轴发育
【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
【解析】【解答】黄豆植株是双子叶植物,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发育成根,随着幼根的生长,胚轴逐渐在伸长,将两片子叶带出地面,子叶展开,露出胚芽,胚芽发育形成茎和叶,黄豆芽的食用部位是连接胚根和胚芽的白色部分——胚轴,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菜豆种子的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种子萌发过程为: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将子叶推出地面,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14.(2021·新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解答】A、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步骤有:选种;播种;观察发芽情况;记录并计算,属于科学探究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属于科学探究问题,B不符合题意。
C、 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不属于科学探究问题,与观察者的审美观有关,C符合题意。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属于科学探究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实验,为基础题,需要熟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15.(2021·新疆)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  )
A.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B.植物会导致室温过高
C.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D.植物散发的香味太浓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在光下,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绿色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这样人、植物争夺氧气,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明确: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16.(2020·新疆)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湿度 B.提高地温 C.防止风沙 D.防治害虫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因此,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温。故答案为:B。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17.(2020·新疆)利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花卉或果树,最主要的优点是(  )
A.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B.增强植物生活力
C.缩短植物的成熟时间 D.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
【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扦插一般使用植物体的茎,经过处理,插在土壤中,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也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它们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
【分析】营养繁殖: 是植物无性繁殖方式的一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有压条、扦插、嫁接等方式。
18.(2020·新疆)在豌豆荚中有很多个豌豆粒,它们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形成的(  )
A.许多朵花 B.多枚雄蕊 C.多枚胚珠 D.多个受精卵
【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子房将发育成植物的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受精卵发育为胚,珠被发育为种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因此,豌豆粒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许多豌豆粒,就由多枚胚珠发育而成。故答案为:C。
【分析】当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19.(2020·新疆)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  )
A.有机物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水分
【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此外,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植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小,但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中常用施肥的方法来为植物提供无机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2020·新疆)我们喝的豆浆,其营养主要是从大豆种子哪一结构中获取的(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胚乳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B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喝的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获取的,AB错误,C正确。
D.胚乳是单子叶植物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贮存营养物质,据此答题。
21.(2019·新疆期末)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  )活动的结果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答案】D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其中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开始分化出导管,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植物的根能够不断的向土壤深层生长,主要是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活动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为基础题,笔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
22.(2019·新疆期末)“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分解淀粉 B.溶解淀粉
C.将淀粉煮沸 D.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答案】D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避免叶绿素的颜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所以要脱去叶绿素,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所以需要把叶片放入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相关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根据叶绿素易溶于酒精的原理,把叶片放入酒精中脱色,酒精易挥发易燃,所以需要用隔水加热的方式来脱去叶绿素。
23.(2019·新疆期末)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
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在水分蒸发散失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增加了环境的湿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比较简单,熟记:对植物自身来说,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对环境的意义: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4.(2019·新疆期末)果树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会表现出(  )
A.黄叶病 B.小叶病
C.果实成熟晚 D.只开花不结果
【答案】A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地繁茂,如果缺乏含氮时无机盐时,植株会比较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极其作用,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树叶长得繁茂。 缺乏时表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缺乏时表现: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安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钾的无机盐能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形成。 缺乏时表现: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除了上述这三类无机盐以外,植物还需要许多类无机盐,比如,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实)。
25.(2019·新疆期末)在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胚珠是通过(  )
A.雄蕊 B.花粉管 C.花丝 D.花药
【答案】B
【知识点】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可见,精子是通过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花粉管进入胚珠后,才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卵细胞靠近珠孔,精子先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26.(2019·新疆期末)一个哈密瓜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哈密瓜的一个雌蕊中有很多(  )
A.花丝 B.柱头 C.胚珠 D.子房
【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种子是收受精后胚珠发育而成的,所以题干中提到的哈密瓜内有多粒种子说明哈密瓜内有很多胚珠,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比较容易,结合一下简图熟记:
27.(2018·新疆)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答案】B
【知识点】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要想验证绿叶是否在光下制造淀粉,必须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就是要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故答案为: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暗处理的目的: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或运走实验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28.(2018·新疆)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在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在绿色植物体上摘下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滴加碘酒,蓝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  )
A.深夜 B.清晨
C.傍晚 D.三个时间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
清晨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较浅;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只是比清晨的叶要深。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只有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增加光合作用的因素及降低呼吸作用的因素,都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29.(2018·新疆)受精完成后,桃花的各部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以下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
A.雄蕊会凋落 B.子房发育成果实
C.花瓣会凋落 D.花托发育成果实
【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瓣、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花托发育成果实是不可能发生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这类果实称为真果,如柑橘、桃花、茶花、小麦、大豆、李子的果实。
果实的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和花托、萼等其他部分共同发育而成的叫做假果,如梨、苹果、无花果、桑葚等。
30.(2018·新疆)潮湿的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的热,与此有关的是(  )
A.呼吸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粮食堆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
故答案为:A
【分析】1、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机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些能量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2、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1.(2018·新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与此无关的是(  )
A.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
B.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D.小鸟以草籽为食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BD.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小鸟以草籽为食,都体现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ABD不符合题意;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体现了大树对小动物的保护,不能体现为小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32.(2018·新疆)我们食用的豆腐主要是由大豆种子的(  )加工成的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子叶两片,肥厚,贮存着营养物质。我们日常饮用的豆腐主要是由大豆的子叶部分加工而来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熟记大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据此答题。
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等。胚有子叶(2片)、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皮脱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或储存营养物质作用,所以是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二、综合题
33.(2022·新疆)2021年新疆喀什岳普湖县,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研发并试验的耐盐碱“海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到575.3公斤。继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之后,袁隆平院士又让盐碱地像普通土地一样种出水稻。下图是水稻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分析回答问题。
(1)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    组成。
(2)我们食用的糙米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主要是   。
(3)水稻花中的雄蕊是由   和花丝构成。
(4)“海水稻”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答案】(1)子叶
(2)胚乳
(3)花药
(4)成熟区(根毛区)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芽发育成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所以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富含淀粉,是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所以我们食用的糙米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主要是胚乳。
(3)水稻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是最主要的结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4)“海水稻”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因为成熟区有根毛,能深入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导管运往全身各处。
故答案为:(1)子叶;(2)胚乳;(3)花药;(4)成熟区(根毛区)。
【分析】(1)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2)根尖从下至上分别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根冠有保护作用。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34.(2021·新疆)图A、B、C表示植物生命活动过程,D表示遮光处理的叶片,请分析回答问题。
(1)A过程表示   作用,此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2)B过程表示   作用,此过程是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3)C过程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通过检验D叶片淀粉生成的情况,请你预测变蓝的是   部位。(遮光或未遮光)
【答案】(1)呼吸;线粒体
(2)蒸腾;成熟(根毛)
(3)光照;未遮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图中A过程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可以推测A过程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节有饥饿,释放能量供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
(2)过程B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所以此过程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成熟区内部分化出了导管,这些特点适于吸收和运输水分。
(3)C过程是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可见此过程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光,在光下,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实验中,滴加碘液后,叶片上变蓝的部位是未遮光的部位,遮光部位没有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也不会变蓝。
故答案为:(1)呼吸、线粒体;(2)蒸腾、成熟(根毛);(3)光照、未遮光。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三大胜利作用,为基础题,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内容,考点较多,需要明确: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受光照的限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能转化成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35.(2020·新疆)下式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其中,A为   ,B为   ,C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煮沸淀粉
C.除去二氧化碳 D.使叶绿素溶于酒精
(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所有绿色部分 B.整个植物体
C.只有茎和叶 D.只有绿叶
【答案】(1)二氧化碳;叶绿体;氧气;碳—氧
(2)D
(3)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反应式为: ,所以A为二氧化碳,B为叶绿体,C为氧气。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碳氧平衡)。(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素呈现绿色,所以植物体的绿色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36.(2019·新疆期末)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有子叶   片,玉米种子有子叶   片。
(2)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合称为    。
(3)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图的相同点都有   和   及供胚发育的   ,不同的是菜豆种子没有   。
(4)菜豆种子的营养储存在   。
【答案】(1)2;1
(2)胚
(3)种皮;胚;营养物质;胚乳
(4)子叶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所以,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为单子叶植物,所以子叶只有一片。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都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中子叶只有一片。
(3)不管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中含有胚乳,菜豆种子中没有胚乳,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4)玉米种子中含有胚乳,菜豆种子中没有胚乳,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故答案为:(1)2、1;(2)胚;(3)种皮、胚、营养物质、胚乳;(4)子叶。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结构,比较容易,熟记即可。需要明确: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乳和胚。
两者都有种皮和胚,所不同的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37.(2018·新疆)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被利用。
【答案】(1)毛细血管;慢
(2)小肠
(3)静脉
(4)线粒体
【知识点】血管;呼吸作用的实质;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图中所示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进入组织细胞。(3)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
【分析】1、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2、小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8.(2018·新疆)如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植物体吸收或释放的气体,A、B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那么A可以表示细胞正在进行   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的   中完成的,必备条件是要有   。
(2)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水在b处向上运输是通过茎内的运输结构--   完成的。在根和叶脉中有运输有机物的   ;植物在运输水分的同时,溶在水中的   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了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3)在植物体中水分能从由低处往高处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叶片的   作用。
【答案】(1)光合;叶绿体;光照
(2)成熟;导管;筛管;无机盐
(3)蒸腾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假如图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那么A可以表示细胞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的,必备条件是要有光照。(2)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所以水在b茎处向上运输是通过茎内的运输结构--导管完成的。在根和叶脉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植物在运输水分的同时,溶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了植物体的各个部位。(3)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的细胞已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总是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土壤里的水分会渗入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导管,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导管。根的导管与地上部分茎、叶的导管相通,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三、实验探究题
39.(2022·新疆)“鱼菜共生”系统是鱼、蔬菜、微生物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的复合耕种模式。其核心是“养鱼不换水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正常生长”。某校生物社团学生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小型“鱼菜共生”系统,与普通水培蔬菜系统形成对比,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
甲组:鱼菜共生组,利用养鱼的水培养蔬菜。
乙组:普通水培组,利用普通水质培养蔬菜。
实验中,测量并计算甲、乙组蔬菜根长和株重的初始平均值和观察平均值。实验后,根据这
两种数据计算出增长率,见下表:
指标 甲组:鱼菜共生组 乙组:普通水培组
根长增长率 153.5% 101.5%
株重增长率 158.4% 96.7%
注:增长率=(观察平均值-初始平均值)/初始平均值x100%
根据实验方案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选填“水质不同”或“蔬菜种类不同”)。
(3)实验中设置乙组的目的是   。
(4)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5)对比分析表中数据,推测   组蔬菜生长更加旺盛。
【答案】(1)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合理即可)
(2)水质不同
(3)形成对照
(4)减少实验误差(合理即可)
(5)甲组(鱼菜共生组)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
【解析】【解答】(1)该实验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可提出问题: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
(2)实验中,甲组利用养鱼的水培养蔬菜,乙组利用普通水质培养蔬菜,所以实验变量为水质不同。
(3)对照实验中进行变量处理的研究对象是实验组,未作变量处理的研究对象是对照组,设置对照组是为了形成对照,以探究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4)探究实验中对数据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误差。
(5)比较表中数据可知,甲组(鱼菜共生组)无论根长增长率还是株重增长量都高于乙组(普通水培组),所以可推测甲组(鱼菜共生组)蔬菜生长更旺盛。
故答案为:(1)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2)水质不同;(3)形成对照;(4)减少实验误差;(5)甲组(鱼菜共生组)。
【分析】生物的生活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养鱼的水中富含无机盐,能促进蔬菜的生长。
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猜想或假设。接着,制定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尽可能多的事实或证据,对猜测或假设进行检验。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置重复着和对数据取平均值都可以提高实验准确率。
40.(2022·新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1是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图2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制造更多的   和氧气。
(2)图1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图1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是幼苗蒸腾作用的结果。图2中   (填序号)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
(2)叶
(3)③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气孔;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所以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叶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3)图2中①表皮、②叶脉、③气孔,其中气孔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有机物;(2)叶;(3)③。
【分析】绿色植物有三大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1 / 1新疆历年生物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一、单选题
1.(2022·新疆)库尔勒香梨味甜爽滑、香气浓郁。下列有关梨树叙述正确的是(  )
A.梨树比人体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B.梨树只需经过开花和传粉就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C.梨树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上皮组织
D.梨树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2022·新疆)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葫芦藓的根、茎、叶中有导管
C.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可以形成煤
D.石榴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3.(2022·新疆)下列有关植物的生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释不科学的是(  )
A.房间内适当养一些绿植,可增加空气湿度
B.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提高呼吸作用强度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散失
D.不能踩踏草坪,避免因土壤板结造成小草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4.(2022·新疆)现在,即使在滴水成冰、日照缩短的冬天,我们也能吃上利用温室大棚种植的新鲜草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大棚中大量浇水,利于草莓的生长
B.保证棚内持续高温,就能提高草莓的品质
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
D.只要加大种植密度,就可提高草莓的产量
5.(2022·新疆)涛涛听闻新疆各地把闲置角落变成“口袋公园”的相关报道,想借鉴“见缝插绿”的做法,完成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移栽珍稀名贵的花草树木 B.采用疏密相间的种植方式
C.选择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 D.配置室内盆花和观叶植物
6.(2022·新疆)学习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相关知识后,小影同学设计了“小麦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实验,据表推测三天后种子萌发数量最多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种子数 30粒 30粒 30粒 30粒
温度 25℃ 5 25℃ 25℃
水分 干燥 适量的水 适量的水 过量的水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2·新疆)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氧气和无机盐
C.水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
8.(2021·新疆)下列关于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无关选项是(  )
A.提供饵料 B.监测空气 C.制造氧气 D.作为食物
9.(2021·新疆)图表示花与果实的关系,其中①②③分别是(  )
A.子房、胚珠、果皮 B.子房、珠被、果皮
C.雌蕊、珠被、果皮 D.子房、胚珠、种皮
10.(2021·新疆)小红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  )
A.临时切片 B.永久切片 C.临时装片 D.涂片
11.(2021·新疆)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
A.适宜 的 温度 B.一定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 D.肥沃的土壤
12.(2021·新疆)每年春季,新疆托克逊的杏花吸引众多游人观赏。杏树属于(  )
A.裸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
13.(2021·新疆)黄豆芽营养丰富,其食用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  )
A.胚乳发育 B.胚根发育 C.胚芽发育 D.胚轴发育
14.(2021·新疆)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15.(2021·新疆)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  )
A.植物生长需要阳光 B.植物会导致室温过高
C.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D.植物散发的香味太浓
16.(2020·新疆)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湿度 B.提高地温 C.防止风沙 D.防治害虫
17.(2020·新疆)利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花卉或果树,最主要的优点是(  )
A.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 B.增强植物生活力
C.缩短植物的成熟时间 D.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
18.(2020·新疆)在豌豆荚中有很多个豌豆粒,它们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形成的(  )
A.许多朵花 B.多枚雄蕊 C.多枚胚珠 D.多个受精卵
19.(2020·新疆)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  )
A.有机物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水分
20.(2020·新疆)我们喝的豆浆,其营养主要是从大豆种子哪一结构中获取的(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胚乳
21.(2019·新疆期末)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  )活动的结果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22.(2019·新疆期末)“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分解淀粉 B.溶解淀粉
C.将淀粉煮沸 D.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23.(2019·新疆期末)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
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24.(2019·新疆期末)果树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会表现出(  )
A.黄叶病 B.小叶病
C.果实成熟晚 D.只开花不结果
25.(2019·新疆期末)在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胚珠是通过(  )
A.雄蕊 B.花粉管 C.花丝 D.花药
26.(2019·新疆期末)一个哈密瓜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哈密瓜的一个雌蕊中有很多(  )
A.花丝 B.柱头 C.胚珠 D.子房
27.(2018·新疆)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合成淀粉 B.将淀粉运走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28.(2018·新疆)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在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内在绿色植物体上摘下相同的绿叶,然后脱色;滴加碘酒,蓝色最深的应该是哪个时间摘取的叶片(  )
A.深夜 B.清晨
C.傍晚 D.三个时间相同
29.(2018·新疆)受精完成后,桃花的各部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以下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
A.雄蕊会凋落 B.子房发育成果实
C.花瓣会凋落 D.花托发育成果实
30.(2018·新疆)潮湿的粮食堆里会产生大量的热,与此有关的是(  )
A.呼吸作用 B.吸收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31.(2018·新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与此无关的是(  )
A.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
B.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D.小鸟以草籽为食
32.(2018·新疆)我们食用的豆腐主要是由大豆种子的(  )加工成的
A.种皮 B.子叶 C.胚 D.胚乳
二、综合题
33.(2022·新疆)2021年新疆喀什岳普湖县,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研发并试验的耐盐碱“海水稻”喜获丰收,亩产达到575.3公斤。继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之后,袁隆平院士又让盐碱地像普通土地一样种出水稻。下图是水稻一生中几个主要阶段,请分析回答问题。
(1)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    组成。
(2)我们食用的糙米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主要是   。
(3)水稻花中的雄蕊是由   和花丝构成。
(4)“海水稻”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34.(2021·新疆)图A、B、C表示植物生命活动过程,D表示遮光处理的叶片,请分析回答问题。
(1)A过程表示   作用,此过程在细胞的   中进行。
(2)B过程表示   作用,此过程是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3)C过程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通过检验D叶片淀粉生成的情况,请你预测变蓝的是   部位。(遮光或未遮光)
35.(2020·新疆)下式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其中,A为   ,B为   ,C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煮沸淀粉
C.除去二氧化碳 D.使叶绿素溶于酒精
(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所有绿色部分 B.整个植物体
C.只有茎和叶 D.只有绿叶
36.(2019·新疆期末)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有子叶   片,玉米种子有子叶   片。
(2)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合称为    。
(3)菜豆、玉米种子结构图的相同点都有   和   及供胚发育的   ,不同的是菜豆种子没有   。
(4)菜豆种子的营养储存在   。
37.(2018·新疆)如图为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图中所示血管为   ,与其他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   。
(2)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   (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3)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   血。
(4)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   内被利用。
38.(2018·新疆)如图中①和②分别代表植物体吸收或释放的气体,A、B分别表示植物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那么A可以表示细胞正在进行   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的   中完成的,必备条件是要有   。
(2)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水在b处向上运输是通过茎内的运输结构--   完成的。在根和叶脉中有运输有机物的   ;植物在运输水分的同时,溶在水中的   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了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3)在植物体中水分能从由低处往高处运输,其动力主要来自叶片的   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
39.(2022·新疆)“鱼菜共生”系统是鱼、蔬菜、微生物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的复合耕种模式。其核心是“养鱼不换水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正常生长”。某校生物社团学生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小型“鱼菜共生”系统,与普通水培蔬菜系统形成对比,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
甲组:鱼菜共生组,利用养鱼的水培养蔬菜。
乙组:普通水培组,利用普通水质培养蔬菜。
实验中,测量并计算甲、乙组蔬菜根长和株重的初始平均值和观察平均值。实验后,根据这
两种数据计算出增长率,见下表:
指标 甲组:鱼菜共生组 乙组:普通水培组
根长增长率 153.5% 101.5%
株重增长率 158.4% 96.7%
注:增长率=(观察平均值-初始平均值)/初始平均值x100%
根据实验方案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选填“水质不同”或“蔬菜种类不同”)。
(3)实验中设置乙组的目的是   。
(4)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5)对比分析表中数据,推测   组蔬菜生长更加旺盛。
40.(2022·新疆)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1是种子呼吸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图2是植物某器官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   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制造更多的   和氧气。
(2)图1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图1玻璃罩内壁上密布小水珠,这是幼苗蒸腾作用的结果。图2中   (填序号)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A、与动物体比较,植物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之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植物体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同时起着保护细胞的作用,还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作用,D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进一步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六大器官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植物体。
2.【答案】B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根结构简单,称为假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古代蕨类长得比较高大茂盛,在它们由于气候变化大批死后,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石榴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种子植物又根据其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答案】B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可通过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A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B、冰箱温度较低,用冰箱存放蔬菜瓜果,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B解释不科学,符合题意。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D、土壤板结会使得土壤中的氧气减少,影响小草根的呼吸作用,D解释科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移栽植物时应通过遮阴、去除部分叶片、傍晚移栽等措施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利于植物成活。绿色植物正是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②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在储存瓜果蔬菜时应通过降低温度等来降低呼吸作用,而为了保证植物根部正常生长,应注意排涝、松土。
4.【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过多,植物的根会因缺少氧气而无法进行呼吸作用,A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B、温度过高,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旺盛,有机物被分解的就多,影响草莓的品质,B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利于草莓的光合作用,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种植密度过大,草莓叶片互相遮挡,会影响其光合作用,降低产量,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大鹏种植农作物,想要增加产量,就应适度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等等。
5.【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珍惜名贵的花草树木需要特殊护理,不适宜在校园内栽种,A设计不合理,符合题意。
B、采用疏密相间的种植方式即可避免高大树木遮挡教学楼临窗处,又能实现协调自然的美感,B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C、采用不同生长周期的植物,尽量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季有树,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植物的绿化美化,C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D、教学楼大厅及室内樱花足以盆花和观叶植物的配置,盆花和观叶植物种类的选择,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以及师生活动的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D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尝试校园绿化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植物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6.【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甲组种子缺少水分不能萌发。乙组种子温度过低也不能萌发。丙组种子温度适宜、水分适量能萌发,且数量最多。丁组种子水分过多,缺少空气,可能会有萌发的,但数量不会太多。所以这四组种子中,萌发数量最多的是丙。
故答案为:C。
【分析】种子萌发除了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外,还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如发育良好,结构完整,度过了休眠期等等。
7.【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说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喝无机盐。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8.【答案】B
【知识点】藻类
【解析】【解答】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仅给鱼类提供了饵料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有一些还可以作为食物供人类食用,所以,ACD说法正确,B检测空气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人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可见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简单,熟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不仅给鱼类提供了饵料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海带、紫菜等还可以被人类食用。
9.【答案】A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花柱、柱头等凋谢,只有膨大的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可见,图中①为子房,②为胚珠,③为果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为基础题,比较简单,可以结合一下简图记忆:
10.【答案】A
【知识点】观察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可见,题干中,小红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切取叶片横切面,这是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可见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临时切片的含义,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根据制作材料和方法可以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从固体材料如茎切取薄片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切片;
从物体上用挑取、撕取、刮去的方法而制作的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叫装片;
用液体的材料如血液或非常微小的生物,用吸管吸取制作而成的生物玻片标本就叫涂片,如血涂片。
11.【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种子萌发必须满足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同时还要满足自身条件: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种子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不需要从外界吸收,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关键:外界条件是:①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②自身条件是: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有活力的胚等。
12.【答案】D
【知识点】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绿色开花植物又叫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有真正的花好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根据题干所述,杏能开花,这说明杏为绿色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明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植物的区别是种子外有没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13.【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
【解析】【解答】黄豆植株是双子叶植物,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根首先发育成根,随着幼根的生长,胚轴逐渐在伸长,将两片子叶带出地面,子叶展开,露出胚芽,胚芽发育形成茎和叶,黄豆芽的食用部位是连接胚根和胚芽的白色部分——胚轴,可见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菜豆种子的结构,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种子萌发过程为: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将子叶推出地面,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14.【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光影响鼠妇分布”的科学探究过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解析】【解答】A、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步骤有:选种;播种;观察发芽情况;记录并计算,属于科学探究问题,A不符合题意。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属于科学探究问题,B不符合题意。
C、 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不属于科学探究问题,与观察者的审美观有关,C符合题意。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属于科学探究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实验,为基础题,需要熟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的问题。
15.【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在光下,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绿色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这样人、植物争夺氧气,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可见C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明确: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在无光和有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16.【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解答】早春播种时,用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从而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因此,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地温。故答案为:B。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17.【答案】A
【知识点】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等)
【解析】【解答】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扦插一般使用植物体的茎,经过处理,插在土壤中,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过程,也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它们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
【分析】营养繁殖: 是植物无性繁殖方式的一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利用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栽培物的优良性征,而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有压条、扦插、嫁接等方式。
18.【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子房将发育成植物的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受精卵发育为胚,珠被发育为种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极核发育为胚乳。因此,豌豆粒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许多豌豆粒,就由多枚胚珠发育而成。故答案为:C。
【分析】当一朵花经过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19.【答案】C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较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此外,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植物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小,但在植物的生活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中常用施肥的方法来为植物提供无机盐,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B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起保护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子叶肥厚,贮存营养物质。因此,我们喝的豆浆中的营养物质主要从大豆种子的子叶中获取的,AB错误,C正确。
D.胚乳是单子叶植物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贮存营养物质,据此答题。
21.【答案】D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其中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开始分化出导管,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植物的根能够不断的向土壤深层生长,主要是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活动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为基础题,笔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的伸长一方面依靠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依靠根尖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
22.【答案】D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避免叶绿素的颜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所以要脱去叶绿素,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叶绿素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所以需要把叶片放入酒精中脱去叶绿素,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相关知识,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淀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根据叶绿素易溶于酒精的原理,把叶片放入酒精中脱色,酒精易挥发易燃,所以需要用隔水加热的方式来脱去叶绿素。
23.【答案】B
【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在水分蒸发散失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增加了环境的湿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比较简单,熟记:对植物自身来说,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帮助植物体有效的散热;对环境的意义: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24.【答案】A
【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地繁茂,如果缺乏含氮时无机盐时,植株会比较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极其作用,难度一般,熟记即可:
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树叶长得繁茂。 缺乏时表现: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缺乏时表现: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安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钾的无机盐能使茎杆健壮,促进淀粉形成。 缺乏时表现: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除了上述这三类无机盐以外,植物还需要许多类无机盐,比如,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实)。
25.【答案】B
【知识点】植物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在绿色开花植物中,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进入胚珠珠孔后,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可见,精子是通过花粉管进入胚珠的,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双受精现象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花粉管进入胚珠后,才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卵细胞靠近珠孔,精子先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
26.【答案】C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种子是收受精后胚珠发育而成的,所以题干中提到的哈密瓜内有多粒种子说明哈密瓜内有很多胚珠,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比较容易,结合一下简图熟记:
27.【答案】B
【知识点】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要想验证绿叶是否在光下制造淀粉,必须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就是要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故答案为: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暗处理的目的: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或运走实验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28.【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
清晨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较浅;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些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不会很深,只是比清晨的叶要深。
故答案为:C
【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下: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场所 含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条件 在光下才能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气
产物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物质转化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转化 将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联系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只有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才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增加光合作用的因素及降低呼吸作用的因素,都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29.【答案】D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解答】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瓣、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花托发育成果实是不可能发生的。
故答案为:D
【分析】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这类果实称为真果,如柑橘、桃花、茶花、小麦、大豆、李子的果实。
果实的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和花托、萼等其他部分共同发育而成的叫做假果,如梨、苹果、无花果、桑葚等。
30.【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的粮食堆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
故答案为:A
【分析】1、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机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些能量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2、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
31.【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ABD.某同学跑步消耗的能量来自早餐中的米饭、小兔以草原上的绿草为食、小鸟以草籽为食,都体现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ABD不符合题意;
C.大树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体现了大树对小动物的保护,不能体现为小动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的来源,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32.【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子叶两片,肥厚,贮存着营养物质。我们日常饮用的豆腐主要是由大豆的子叶部分加工而来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熟记大豆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据此答题。
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等。胚有子叶(2片)、胚芽、胚轴、胚根等结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种皮脱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胚根发育成根、子叶转运营养物质或储存营养物质作用,所以是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33.【答案】(1)子叶
(2)胚乳
(3)花药
(4)成熟区(根毛区)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芽发育成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所以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富含淀粉,是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所以我们食用的糙米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主要是胚乳。
(3)水稻花中的雄蕊和雌蕊是最主要的结构。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4)“海水稻”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因为成熟区有根毛,能深入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导管运往全身各处。
故答案为:(1)子叶;(2)胚乳;(3)花药;(4)成熟区(根毛区)。
【分析】(1)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2)根尖从下至上分别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根冠有保护作用。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34.【答案】(1)呼吸;线粒体
(2)蒸腾;成熟(根毛)
(3)光照;未遮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图中A过程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可以推测A过程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节有饥饿,释放能量供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
(2)过程B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所以此过程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成熟区内部分化出了导管,这些特点适于吸收和运输水分。
(3)C过程是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可见此过程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光,在光下,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实验中,滴加碘液后,叶片上变蓝的部位是未遮光的部位,遮光部位没有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也不会变蓝。
故答案为:(1)呼吸、线粒体;(2)蒸腾、成熟(根毛);(3)光照、未遮光。
【分析】此题考查绿色植物的三大胜利作用,为基础题,此部分内容为重点内容,考点较多,需要明确: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不受光照的限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它是“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站”,光合作用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能转化成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35.【答案】(1)二氧化碳;叶绿体;氧气;碳—氧
(2)D
(3)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反应式为: ,所以A为二氧化碳,B为叶绿体,C为氧气。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碳氧平衡)。(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素呈现绿色,所以植物体的绿色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36.【答案】(1)2;1
(2)胚
(3)种皮;胚;营养物质;胚乳
(4)子叶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所以,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为单子叶植物,所以子叶只有一片。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都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中子叶只有一片。
(3)不管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中含有胚乳,菜豆种子中没有胚乳,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4)玉米种子中含有胚乳,菜豆种子中没有胚乳,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玉米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故答案为:(1)2、1;(2)胚;(3)种皮、胚、营养物质、胚乳;(4)子叶。
【分析】此题考查种子的结构,比较容易,熟记即可。需要明确: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乳和胚。
两者都有种皮和胚,所不同的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
37.【答案】(1)毛细血管;慢
(2)小肠
(3)静脉
(4)线粒体
【知识点】血管;呼吸作用的实质;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1)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图中所示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与其它血管相比管内血流速度最慢。(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最终进入组织细胞。(3)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4)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
【分析】1、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2、小肠为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38.【答案】(1)光合;叶绿体;光照
(2)成熟;导管;筛管;无机盐
(3)蒸腾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1)假如图中①代表二氧化碳,②代表氧气,那么A可以表示细胞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的叶绿体中完成的,必备条件是要有光照。(2)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导管能够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所以水在b茎处向上运输是通过茎内的运输结构--导管完成的。在根和叶脉中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植物在运输水分的同时,溶在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了植物体的各个部位。(3)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的细胞已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一般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总是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土壤里的水分会渗入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导管,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导管。根的导管与地上部分茎、叶的导管相通,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
4、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39.【答案】(1)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合理即可)
(2)水质不同
(3)形成对照
(4)减少实验误差(合理即可)
(5)甲组(鱼菜共生组)
【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
【解析】【解答】(1)该实验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可提出问题: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
(2)实验中,甲组利用养鱼的水培养蔬菜,乙组利用普通水质培养蔬菜,所以实验变量为水质不同。
(3)对照实验中进行变量处理的研究对象是实验组,未作变量处理的研究对象是对照组,设置对照组是为了形成对照,以探究实验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4)探究实验中对数据取平均值可减少实验误差。
(5)比较表中数据可知,甲组(鱼菜共生组)无论根长增长率还是株重增长量都高于乙组(普通水培组),所以可推测甲组(鱼菜共生组)蔬菜生长更旺盛。
故答案为:(1)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2)水质不同;(3)形成对照;(4)减少实验误差;(5)甲组(鱼菜共生组)。
【分析】生物的生活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养鱼的水中富含无机盐,能促进蔬菜的生长。
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猜想或假设。接着,制定探究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尽可能多的事实或证据,对猜测或假设进行检验。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设置重复着和对数据取平均值都可以提高实验准确率。
40.【答案】(1)二氧化碳;有机物
(2)叶
(3)③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气孔;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而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所以图1瓶中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会加强,使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增大,此气体沿着玻璃管进入玻璃罩,促使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和氧气。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为叶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3)图2中①表皮、②叶脉、③气孔,其中气孔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有机物;(2)叶;(3)③。
【分析】绿色植物有三大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