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4 致云雀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4 致云雀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6 08: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致云雀
雪莱
雪莱(1792—1822),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生于英格兰,1813 年11 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22 年7 月8 日在海上遭遇风暴逝世。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雪莱的诗情感丰富,激情跌宕,语言优美生动,并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作品有《自由颂》《致云雀》《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17 世纪中叶到18 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是好景不长,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重新勾结,后来又爆发了一系列战争,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雪莱借他的文学作品来歌颂自由,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由的极度渴望。
在雪莱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在这首诗中,雪莱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好理想和艺术追求。
课文探究
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把云雀视为“精灵”,是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歌唱的,诗人认为云雀是远离凡尘、无比圣洁的,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1.第1 节诗有怎样的作用?
抓住云雀“飞翔着歌唱”的自身特性和“从地面一跃而上”动作特征,以一个形象的比喻“烈火的轻云”描写云雀不断向上、边飞边鸣的飒爽神姿,亦是诗人蔑视地面(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2.试分析第2节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第3、4 节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的动作和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读者的思绪引回云雀的歌声。
4.试分析第5-7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两个诗节赞颂云雀歌声之美,诗人运用通感修辞,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之类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
第8—11节
问:这5节诗,诗人把云雀比喻为“诗人”“高贵的少女”“金色的萤火虫”“玫瑰”,揣摩诗人通过这些比喻想抒发什么情感?(讨论)
云雀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写照。通过比喻把云雀与“光明”“美”“善”融为一体,形象地折射出诗人的思想不为现实所容、不为同胞所理解的处境。少女的歌唱情真意切,萤火虫执着地散发萤光,玫瑰的芳菲令人沉醉,这些比喻从不同侧面,形象、立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传达出他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用创作点亮人精神世界的理想。
第12节
问:这一节写的是什么内容?
以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这三个密集的形象带出三个概括性强而准确的形容词:明朗、清新、欢悦。在更高层次上,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
第13—15节
问:在这三节诗中,诗人认为“爱情或醇酒的颂歌”、“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的浮夸”、“总有着贫乏”,都不能与云雀的歌唱相比,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讨论)
雪莱认为,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便无从创造美的艺术作品。“赞婚的合唱”和“凯旋的欢歌”之所以必定贫乏,是因为在他看来,传统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人压迫人的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带来“凯旋”的战争和暴力本身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第15节提出了艺术与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雪莱认为,艺术是生活的“维妙惟肖的再现”。
第16—17节 这两节写的是什么?
诗人探究云雀为什么能做到总是“欢快”,实际上就是探究人怎样才能做到总是快乐。第16节说“爱,却从不知晓过分充满爱的悲哀”,第17节写的是对死亡的理解。人总认为一切生灵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失去生命。而雪莱认为,在参透了生死的真谛之后,便可达到无所畏惧、无所挂碍的坦荡境地。云雀,是理想化了的诗人。
第18—19节
问:从这两节诗中我们是否读出了处于尘世中的作为凡人的我们自己?读出了什么?
我们 经常庸人自扰,虽有欢笑,更有“苦恼”“憎恨”“傲慢”和“恐惧”这些负面的情感。我们无法像云雀那样总是“欢笑”。
第20—21节如何评价云雀,结尾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第20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进一步概括,同时表明,艺术作品之所以美妙而富饶,是因为作者具有脱俗不凡的品质,高超的艺术技巧只能为“鄙弃尘土”的艺术大师所用。 “鄙弃尘土”,既指云雀“从地面一跃而上”,也指摆脱陈腐、庸俗的思想感情的拘束。 呼应第1节的暗示:此曲只应天上有。
最后,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云雀所熟知的欢欣,就是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对于同类真挚强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欢欣。
内容小结
致云雀
欢乐的精灵
表达愿望
展开描绘
外在形态:
优美歌声:
云雀本质:
诗人观点:
人鸟对比:
总体评价
渴望传递云雀的快乐与爱
欢乐明朗
欢乐强音
高贵自由
爱与生死
鄙弃污浊
云雀是理想化的诗人
云雀象征着欢乐、光明和美丽。
小结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如丹麦著名文学评论家乔治·布朗兑斯所说,雪莱的自我大到足以拥抱全宇宙。
美好思想感情和杰出艺术形式使《致云雀》成为英国诗歌中的珍品,读后令人感受到欧洲民族革命时期的可喜形势,争取自由解放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对人民光明的前景增强了无穷的信心。
作业
课后阅读雪莱的其他诗篇,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雪莱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