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 2 课时 时间的测量
学 习 目 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时间单位的换算。
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
3.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及如何减小误差。
引 入 新 课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钟表是不可缺少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但是,在古代还没有发明钟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测定时间的呢?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
古代人的计时工具
便携日晷
其他国家的日晷
日
晷
自 主 探 究
一、时间的测量工具及单位
*
古代人的计时工具
沙漏
滴漏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等。
1.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
铯原子钟精确度非常高,每百万年只有1s的误差。1967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铯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3.时间单位的换算
1min=60s
1h=60 min
1h=3600 s
30
0.25
90
5
0.5h=_____min 15min=_______h
1.5min=____s 300s=_____min
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小资料
(1)请你仔细观察图示停表:
①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
②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是( ),分度值是( )。
30s
0.1s
15min
1min
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
(2)停表的使用方法:
一按; 二停;
三读
①弄清分、秒针的分度值;
②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四归零
二、时间的测量
练一练
方法建议:两人合作,自己搭测脉搏,请你的同桌为你计时。
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这样你就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
1.练习使用停表。按动停表上的按钮,观察指针(或数字)的变化,了解停表的使用方法。
2.用停表测量,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是______s,1min内你脉搏跳动的次数是_______次。
2.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三、误 差
3.减小误差的办法:
(1)改进测量方法;(2)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练习:某同学在学习长度测量时,物理老师叫同学们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4cm、12.75cm、12.35cm、12.34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cm,该同学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
12.34
减小误差
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的。误差是不能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4 .误差和错误的异同
课 堂 小 结
时间的测量
测量工具及单位
1.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
2.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3.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时间的测量
停表的使用方法:一按;二停;三读;四归零
测量误差
1.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
改进测量方法
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 .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表示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h1min2s B.1min1s C.1h1min1s D.11h1min
C
2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错误
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
C
课 堂 检 测
B
4.有一位同学用 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_______,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厘米。
1.42
1.52
1mm
3.位于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中展览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展品,让公众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视角下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如图给出的四个展品中,用来计时的是( )
A.水转纺车 B.日晷 C.地动仪 D.水转石磨
5.如图所示,时钟的最小测量值是________,指针位置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 。
1s
6.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337.5
10h10min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