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第1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第1节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022-2023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4 19: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 二 章 声音与环境
第1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了解声波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4.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转换法。
5.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6.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7.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学 习 目 标
海浪
琴弦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大家能不能举出生活中见到的某些发声物体呢?
情 境 导 入
金属锯齿

吉他
小提琴
这些发声物体是靠什么发声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提出问题
体验活动
1.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和不说话,感受一下吧。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自 主 探 究
3.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其发声时,有何特征?
2.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同时你是否听到了声音?
说出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它们是怎样发声的?

蟋蟀
苍蝇
吉他
笛子
流水
思考、讨论问题
(1)以上声音,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2)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不相同
发声的物
体都在振动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当物体发声时,我们都可以看到明显的振动吗?如何验证发声时的物体在振动?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并进行观察.
现象:音叉将悬吊的乒乓球弹开.
转换法:物理学中,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通过可见、直观的现象去认识的探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分析:乒乓球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了.
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
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可以听到远处汽车的喇叭声,那
么我们不仅要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水波:一块石子投入
水中,水面会上下运
动,一圈一圈向外传
播。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
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
也像水似的,产生波
动,并向四周传播。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类比法:用我们熟悉的水波来帮助认识声波。
思考:声波看不见,怎么显示出来呢?
声波的波形图
三、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提出问题 声音是怎样传播出去?
猜想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
东西来作媒介
问题 老师说话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的?
探究
实验: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理想实验法
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此方法得出的规律并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讨论:
(1)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闹铃声越来越小
(2)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闹铃声变大了
(3)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听不到闹铃声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轻轻敲击桌面,感觉一下声音,然后将耳朵贴近桌面,轻敲桌面的另一端,你有什么感觉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除了气体可以传播声音之外,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
思考:小朋友一拍手,鱼就乱跑,说明了什么?
结论: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猜想:月球上的宇航员能直接交谈吗?
不能,月球上接近于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可以用手机或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也可以用比手势来交流)
1.声音的传播需要 。
2.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
3.介质可以是 。
4.真空 传播声音
物质
固体、液体或气体
不能
得出结论:
介质
四、声音传播有多快
雷电的夜晚,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会听见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表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
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声速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吗?请观察下面的小资料,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通过上表你获得的信息是:
(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2)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熟记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
五、人耳怎样听到声音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声波
外耳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大脑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产生
传播
振动
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
以类似水波的形式
声速
课 堂 小 结
接收
你能做吗?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B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流水的“哗哗”声
C
课 堂 检 测
3.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自行车车铃,你就听不到铃声了,原因是(  )
A.手吸收了声音 B.手使车铃停止了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 D.手太用力了
B
你能做吗?
5.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彼此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不能传声。
6 .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空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4 .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_____次声音,分别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传播的。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应该______________。
2
铁管
空气
向铁管里灌满水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弹跳起来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显示音叉的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你能做吗?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