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说课
工业区位因素
中图版必修二 第三章第二节
第八小组
目录
CONTENTS
课标解读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方法
04
教学过程
05
板书设计
0 6
01
一.课标解读
“分析工业区位要素”
“举例说明”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结果
要求学生了解影响工业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并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相对较复杂,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案例分析;“说明”要求学生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与应用。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要求学生能够探究和理解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引起的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课标解读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2017版课标】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02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目录
中图版必修二
紧密联系
必修二主要为人文地理学的内容,必修教材的内容较广而浅,为之后选择性必修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是针对必修二内容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其中“区域协调与发展”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产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教材地位
章节内容
《工业区位因素》位于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中已对区位概念以及农业区位的选择有一定了解,已建立相关知识基础。此外,能够为之后服务业区位、交通布局,以及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化与产业转移的学习奠定基础。
承前启后
知识结构
承前启后
主要分为“工业及其发展变化”、“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这两个框题。
①工业及其发展变化:主要叙述“工业”、“工业区位因素”概念,引出本节核心内容;
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对本节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区域认知: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 综合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掌握提取信息、分析问 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形式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3 人地协调观: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区域发展观和人地协调观。
4 地理实践力:通过图文材料,提取相关信息,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以增强提取信息、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工业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案例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以及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03
三.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
认知水平
知识基础
初中地理已对工业、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进行学习;且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中学习了区位及其选择,已有相关的知识基础。但初、高中学习工业的视角存在差异,工业区位的选择相对更加复杂,因此本节内容需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使知识结构更加直观清晰。
学生思维活跃,自主阅读材料并提取信息能力较强。且工业在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对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较直观。教学过程中需设置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合作和展示。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高中学生对生活充满求知欲望,思维较活跃,比较抵触呆板的教学方式。因此结合生活实例和视频、图像素材,构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04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核心理念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环境创设
营造利于完成知识重建过程的学习环境
建构
内涵
教师调整教学设计思路:设计可以置身的情境,搭建可参与的任务平台。
学生调整学习方式:置身情境,体验学习,参与任务,自主学习。
行为
05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小组分析与知识巩固
案例分析
当堂检测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情境导入】 可口可乐制作过程
身边案例分析
新课引入
1.通过观察视频,概括出可口可乐的生产过程。
2.结合生活实际,推测一下一般工业的生产过程。
3.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所用的物品是什么工业生产出来的。
从而引出“工业”、“工业区位因素”的概念
创设问题链: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情境导入】
钢铁区位因素的变化
1.以“情境+问题”引出本节内容的主体“工业”
2.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提取信息,提高自主分析能力
3.引用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例子,吸引注意力,激发好奇心
身边案例分析
通过观察视频,结合生活实际,推测一下钢铁区位因素的变化,回答问题:
1.为什么钢铁工业的布局会发生如此一系列的变化。
2.教师和学生一起来探讨一下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创设问题链: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小组分析
原材料、市场需求:
材料一:制1吨这趟大约需要7.89吨甘蔗。生产1吨砂糖平均要用9,12吨甜菜。1吨鲜鱼可以晒0.35吨的鱼干。鲜鱼、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
材料二 :中国制糖工业的分布图
问:我国主要糖料作物种植区与制糖厂的分布有什么相关性?
自行分组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阅读与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总结小组所得出的结论。教师与同学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案例二:中国和日本位于沿海的钢铁工业,主要是依靠便捷的海上运输,进口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铁矿石,到岸就地加工冶炼,产品供给附近的市场或出口。
问: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交通运输: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劳动力:
材料三: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地区投资办厂,生产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问:看右图,说说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能源:
材料四:炼铝厂。生产1吨铝耗用氧化铝1.92吨、碳素0.51吨,电能则高达14 000度,电力成本占比30% ~ 40%左右。有色金属冶炼是世界上耗电量最高的工业之一。
问:这类工厂选址中,最主要的区位因
素是什么?一般布局在怎样的地区?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通过阅读图文材料提取其中蕴含的信息,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3.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考。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小组分享完毕之后,教师将针对学生作出的汇报做点评和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材料、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动力(能源)、环境条件、其他因素(政策、个人喜好)
教师:学习完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之后,并提问学生:这些因素是否一成不变?并运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说明?
教师提问完之后根据同学们的答案进行具体分析和举例证明
教师总结: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有——可替代原料增多、交通条件改善、工业机械化和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
知识巩固
设计意图:
1.对上方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2.结合生活实例回答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原料替代:
水泥行业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需要消耗约1.3吨~1.4吨的石灰石。很多钢渣类的固体废弃物,其有效化学成分与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具有作为水泥替代原料的可行性。
交通运输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轮船 火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 汽车
机械化工业:
中国秦皇岛的一家生产水饺的工厂以前整个工厂需要200个工人,现在生产相同的东西用工却在20人以下,工厂里绝大部分为不停往返的机械手以及地表穿插有序的轨道。
工业信息化:
贵州省的工业信息化促进了节能减排,有助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
工业区位因素变化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案例分析
材料:2020年11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举行三号高炉耐材砌筑仪式。在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云鹏,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王健华,副总经理郭小龙等领导的合力推动下,三号高炉本体耐材第一块炭砖缓缓进入炉缸,标志着高炉耐材砌筑施工正式启动。
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宝钢搬迁到湛江?
设计意图
1、增强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入手,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请同学们结合中国地图以及所学知识分析!
图:宝钢湛江钢铁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
1.及时检验教学成果,通过检测,发现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2.巩固知识,反馈修正
06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标解读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归纳总结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维更加全面、连贯
2.培养学生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
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