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神性——人性——理性
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
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
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材料一《圣经》说:“有钱的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含有明显的反商意识,也连带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的倾向。14世纪时,崛起于意大利中、北部城市的商人阶级最早成为改革宗教教条的重要力量。他们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于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材料三 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 ……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 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
材料四 他们依靠从商业、银行和工业活动中获得的财富,能够雇用大批诗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这些人,资产阶级得以抒发他们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
——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材料五 从1347—1353年,“黑死病” 大规模暴发席卷了整个欧洲,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死亡人口超过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 ……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与基督教禁欲主张相矛盾。
——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阶级支持: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扶持,
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
社会原因:黑死病的爆发,使人们对宗教信仰和旧有的生活方式的产生怀疑与反思。
根本原因: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教会和神学束缚,维护自身利益
文化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
——坚尼 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
勃鲁盖尔的《死亡的胜利》
“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但基督教徒从未放弃他们的解释:这是对这个充满罪恶的时代的惩罚……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它更加变本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
——霍华德 马凯尔《瘟疫的故事》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
神学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反对神学思想,抨击教会的腐败,但不反对宗教信仰
把人文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观点对比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
禁欲主义和强调来世
追求现世的享受
等级观念
自由和平等
蒙昧和迷信
崇尚理性
主张安于现状
崇尚冒险和进取
时间阶段 代表 人物 作品 特点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但丁
薄伽丘
彼特拉克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蒙娜丽莎》等
《大卫》等
《西斯廷圣母》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阅读课本第45-46页,列出代表人物
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
15世纪发展
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
意大利
“文学三杰”
意大利
“美术三杰”
英国文学
《十日谈》描写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书名《十日谈》。
一位父亲丧妻后带着两岁的儿子远离城市,住在偏僻的山上皈依天主教。父亲一直不让儿子接触世俗的事物。儿子十八岁时,父亲第一次带他去佛罗伦城,儿子见到了皇宫、街道、车马等许多新鲜的事物。前面走来了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问:“这是什么 ”父亲怕儿子起邪念,骗到:“它们叫绿鹅,是祸水,不可接近” 。儿子默然,走了很久冷不丁的说:“父亲,如果你爱我的话,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它们是多么美丽可爱啊!”
达·芬奇自画像 (老)
米开朗琪罗自画像(中)
拉斐尔自画像(青)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
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
Leonardo da Vinci
莱昂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达芬奇的手稿
否定地球中心说
太阳地球月亮运动关系
液体压力
连通器原理
惯性原理
原子能预测
摩擦力
力矩
解剖学
心脏修复手术
脊柱双S曲线
水下呼吸装置
拉动装置
发条传动装置
反向螺旋
滚珠装置
差动螺旋
陀螺仪
风速计
乐器
闹钟
自行车
照相机
烤肉机
温度计
纺织机
起重机
挖掘机
设计桥梁
建造教堂
规划城市
簧轮枪
子母弹
三管大炮
坦克车
浮动雪鞋
潜水服
潜水艇
双层船壳战舰
滑翔机
扑翼飞机
直升机
地壳变动
地球直径
…… ……
力的平行四边形
军用降落伞
血液循环
热气球
城市排水系统
人文主义
凸显母性的光辉,鲜活的人生,明快的颜色
眼神呆板,与孩子之间没有交流,感受不到母爱
基督教会
人文主义
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
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颓废
基督教会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 当时德国拥有“七个选侯、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有“30万古尔登”,这一数额竟然是世俗皇帝1497年征税额的21倍。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宗教改革的背景
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世俗君主对罗马教会在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干预日益不满。
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的巨大地产十分不满。……中产阶层和国家君主的利益,导致他们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和豪华家具等巨额的可移动财富。同样让人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的税收、出售教会财产获得的资金、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各国封建君主、新兴资产阶级、下层民众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教会日益腐朽堕落也引起了一些传教士的不满,改革基督教的呼声越发激烈。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的阻碍
天主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买卖圣职的现象在教会中始终存在,16世纪达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据统计,1521年有2000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枢机主教当选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现代史编》
教皇约翰十二世妻妾成群,亚历山大六世曾把母女两同时收为情妇。
教士向信徒出售各种“圣物”,包括十二门徒进行最后晚餐时的桌板、天使的羽毛、上帝造亚当时剩下的泥块……
作为教士本身应该遵守规定,但是教皇英诺森八世有八个私生子,瑞士教会的一个主教把他管辖下的一个修女院修女变为自己的情妇,巴黎圣母院的教士甚至把自已的住所变成了赌场。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接升天堂。教皇公布﹕杀人犯—7个盾(德意志货币)﹐抢劫犯—9个盾﹐谋杀亲属犯—4个盾﹐这样﹐他们的灵魂就可以得救。总之﹐无论任何人犯下任何罪﹐只要拿出规定的金币来购买赎罪券﹐就会得到上帝的赦免。
按照天主教教义,圣人直接升天堂,恶人直接下地狱。不好不坏的普通人后要经过一道清洁程序(炼狱),灵魂变干净之后才能升入天堂。
……
花小钱买赎罪券,地下的亲人可以减刑。花大钱买赎罪券,亲人可以立即停止炼狱,升入天堂。……
把你的硬币往箱子里一扔,“叮当”一声,烧亲人的烈火立即降温一半。
再扔一个“叮当”,亲人的头从火里出来了。
再扔一个“叮当”,亲人的胸部从火里出来了。
再扔十个“叮当”,亲人全身从火里出来了。
不扔“叮当”,你死去的母亲正在烧呢,你死去的父亲正在哭号。你这个冷血的家伙,你对你的至亲不闻不问,你还是人吗?
——马瑞民(著)《正德十六年欧洲那些事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路德宗教改革时的教皇以售卖赎罪券为筹款的财路。他的推销员,夸张赎罪券的功能说:“ 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
有一名无耻的推销员,对他的顾客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
辩论焦点一
A: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B: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辩论焦点三
A: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B: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辩论焦点二
A.教皇和国王,犹如太阳和月亮,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B: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王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能来管他。
建立廉俭教会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建立民族教会
上帝
神职人员
信徒
上帝
信徒
天主教的“因行称义”
路德教的“因信称义”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马克思
“越是靠近罗马教廷的人,越是教会顶层的人,他们的表现就越不像基督徒。”
——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
“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赫·乔·威尔斯
宗教改革
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
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
王权应高于教权;
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
教皇
资产阶级
各国国王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封面
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的荒谬。
——伏尔泰
思考:
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什么?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进一步的思想解放。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时期 国家 代表 人物 代表 作品 主要思想主张 传承与发展
高潮时期
扩展时期 英国
法国
德意志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倡导“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社会契约论》
《纯粹理性批判》
劳动是财富源泉和衡量价值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国富论》
亚当·斯密
【中心】
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反对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体系
倡导人权、平等、自由、法制
提出新制度构想
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列出启蒙思想家及其政治主张
《论法的精神》
《波斯人信札》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问题: 伏尔泰所构建的未来的理性王国是什么样子的 有何进步意义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问题:为防止少数人滥用权力,理想中的国家权力构成是怎样的
分权制衡思想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问题:概括材料中卢梭的思想是什么?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任完全自由,让它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监督私人产业、知道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社会于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问题:概括材料中亚当·斯密的思想是什么?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立法权属于全体人民,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而每个人只有服从自己的立法才是自由的,只有在服从立法的前提下,作为公民才是人人平等的。
......
人非工具。
——康德
问题:概括材料中康德的思想是什么?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延续和弘扬?
角 度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14~17世纪
17~18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
资`进一步发展
资产`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思想解放运动
借助古罗马典籍
公开直接挑战抨击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封建神学思想
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适应资`需要;促进思想
解放,扫清障碍;推动
自然科学、宗教改革。
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
会;推动资产`革命;
影响拓展到全球
5、从核心来看
6、从对象来看
7、从影响来看
2、从背景来看
3、从性质来看
4、从形式来看
1、从时间来看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复兴
(14-17世纪)
把人从神学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
(16世纪)
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科学革命
(16-17世纪)
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反对封建主义,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生活自由
科学研究自由
现世生活自由
中世纪
17世纪
复兴
16世纪
压制
进一步发展
18世纪
追求现实幸福(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追求政治自由(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14世纪
追求信仰自由(宗教改革)
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科学革命 ——科学探究
近代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演变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