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沙河口期末)下列化学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木炭燃烧 B.生石灰和水反应
C.白磷缓慢氧化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白磷缓慢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发生的,由此可知该反应需要吸收太阳能提供的热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几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2.(2021九上·沙河口期末)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硬度小 B.密度小于水 C.能燃烧 D.难溶于水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石蜡硬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石蜡密度小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石蜡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石蜡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的性质为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3.(2021九上·息县期末)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胶塞连接压强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的pH大于D点对应溶液的pH
B.AB段压强几乎没有变的原因是铝片表面有氧化膜
C.BC段反应的速率是先快后慢,导致变慢的因素可能是盐酸浓度变小
D.CD段压强逐渐下降的原因是温度降低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A点对应的溶液是稀盐酸pH小于7,D点对应的溶液是稀盐酸被消耗后生成的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即A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D点对应溶液的pH。A错。
B、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氧化膜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所以AB段压强几乎没有变。B不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越来越少,浓度变小,导致BC段反应的速率先快后慢。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完成后,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所以CD段压强逐渐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随着稀盐酸消耗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分析;
B、根据铝表面有氧化膜分析;
C、根据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分析;
D、根据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温度恢复分析。
4.(2021九上·大冶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液氧气于发射火箭 B.包装食品时充氮气以防腐
C.液氮用作制冷剂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液氧气于发射火箭,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包装食品时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蒸发吸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5.(2021九上·荆门期末)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玻璃杯破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 D.菜刀生锈,乒乓球变瘪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玻璃杯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米饭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不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乒乓球变瘪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6.(2021九上·襄州期末)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燃烧 B.无色气体 C.难溶于水 D.密度小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能燃烧是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是化学性质。故A符合题意。
B. 无色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难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密度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7.(2021九上·峡江期末)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清]徐宗干《咏炭》)
B.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汉]魏伯阳《参同契》)
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D.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黑炭燃烧成灰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 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农家肥的腐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8.(2021九上·高青期末)下列变化中,变化的本质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湿法冶铜 B.侯氏制碱 C.海水晒盐 D.黏土烧瓷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湿法冶铜 生成了新物质铜,属于化学变化;
B、侯氏制碱最终 生成了新物质纯碱,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是一个氯化钠结晶析出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黏土烧瓷 涉及燃烧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9.(2021九上·平顶山期末)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历时三个月返回地球。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舱外航天服移动 B.电解水制氧气
C.机械臂组合和测试 D.抬升舱外摄像机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舱外航天服转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制氧气,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
C、机械臂功能测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抬升舱外摄像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0.(2021九上·方城期末)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C.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燃烧也可以测定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还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C.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是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压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不可以测定,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选项推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C、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D、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11.(2021九上·江陵期末)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烤肉 B.剪纸 C.酿酒 D.呼吸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烤肉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肉中的有害细菌生成新物质被杀死,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C、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呼吸时,生物体中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12.(2021九上·从化期末)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釜底抽薪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星火燎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披荆斩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死灰复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釜底抽薪,是指抽出正在燃烧的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填空题
13.(2021九上·东莞期末)在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化学式表示)最清洁的燃料是 ;有剧毒的气体是 ;能灭火的气体是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答案】H2;CO;CO2;O2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这是种气体中,
最清洁的燃料为氢气,故填H2;
有剧毒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故填CO;
能灭火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填CO2;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填O2;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14.(2021九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选择填空。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酒精燃烧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氢气具有还原性 。
【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等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理性质,故填物理性质。
酒精燃烧时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填化学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发生状态的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性质。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5.(2021九上·滦州期中)通过前面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的一门自然科学。
【答案】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分析。
16.(2021九上·尧都期中)医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液体,常用于伤口消毒。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配制医用双氧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这是利用它的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 保存。
【答案】物理变化;化学;阴凉处密封(合理即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 配制医用双氧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 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 利用了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所以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 阴凉处密封保存。
【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及过氧化氢的性质决定其密封保存分析。
17.(2021九上·洛宁月考)如图所示,这是一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推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1) ;(2) 。
【答案】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该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溶于水;集气瓶正放,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分析
18.(2021九上·梅县期中)下列各句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均填序号)。
①胆矾是蓝色固体;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答案】③;①;②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胆矾是蓝色固体,描述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是化学变化。
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9.(2021九上·仁寿月考)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答案】⑧;①⑦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电灯发光,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有碱式碳酸铜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⑧;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⑦。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0.(2021九上·费县月考)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冰融化成水 B 石蜡受热会熔化 C 木材燃烧 D 硫磺可以燃烧
【答案】A;C;B;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木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石蜡受热会熔化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硫磺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属于物理性质的是B;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21.(2021九上·拜泉月考)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 、 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答案】组成;结构;性质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课本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组成和结构、制法和用途分析。
22.(2021九上·陵城月考)下列描述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 ⑥食物变质;⑦镁能燃烧;⑧铁是银白色固体。
【答案】③④;①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②钢铁生锈 是化学变化;③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④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⑤煤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⑥食物变质是化学变化;⑦镁能燃烧是化学性质;⑧铁是银白色固体是物理性质;
【分析】根据描述中带“能”或“能够”等词语的为性质描述,否则为变化描述,再由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性质由化学变化体现区分出变化或性质种类分析。
三、简答题
23.(2021九上·甘南月考)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的区别,并指出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答案】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隔变大,是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发生改变,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结合为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结合为氧分子,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发生改变,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结合为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结合为氧分子,水的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24.(2020九上·钦南月考)著名化学家罗伯特 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有准备的头脑不会对偶然的现象和结论放弃探究,这是创新与发现的一条途径.故答案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
【分析】科学探究需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的精神。
四、综合题
25.(2021九上·石首期末)请选择下列物质填空:
A一氧化碳;B活性炭;C氢气;D氦气;E干冰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字母,下同)。
(2)人类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3)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
(4)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答案】(1)E
(2)C
(3)B
(4)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干冰易升华为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故①处填:E;
(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本身无毒,且氢气燃烧生成水,生成物不污染环境,因此氢气属于理想的清洁燃料,故②处填:C;
(3)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有毒物质等,因此可用于防毒面具,故③处填:B;
(4)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故④处填:D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
1 / 1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沙河口期末)下列化学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木炭燃烧 B.生石灰和水反应
C.白磷缓慢氧化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2021九上·沙河口期末)下列有关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硬度小 B.密度小于水 C.能燃烧 D.难溶于水
3.(2021九上·息县期末)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胶塞连接压强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稀盐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的pH大于D点对应溶液的pH
B.AB段压强几乎没有变的原因是铝片表面有氧化膜
C.BC段反应的速率是先快后慢,导致变慢的因素可能是盐酸浓度变小
D.CD段压强逐渐下降的原因是温度降低
4.(2021九上·大冶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液氧气于发射火箭 B.包装食品时充氮气以防腐
C.液氮用作制冷剂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5.(2021九上·荆门期末)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没有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玻璃杯破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 D.菜刀生锈,乒乓球变瘪
6.(2021九上·襄州期末)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能燃烧 B.无色气体 C.难溶于水 D.密度小
7.(2021九上·峡江期末)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清]徐宗干《咏炭》)
B.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汉]魏伯阳《参同契》)
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D.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8.(2021九上·高青期末)下列变化中,变化的本质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湿法冶铜 B.侯氏制碱 C.海水晒盐 D.黏土烧瓷
9.(2021九上·平顶山期末)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历时三个月返回地球。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舱外航天服移动 B.电解水制氧气
C.机械臂组合和测试 D.抬升舱外摄像机
10.(2021九上·方城期末)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C.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燃烧也可以测定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11.(2021九上·江陵期末)下列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烤肉 B.剪纸 C.酿酒 D.呼吸
12.(2021九上·从化期末)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釜底抽薪
二、填空题
13.(2021九上·东莞期末)在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四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用化学式表示)最清洁的燃料是 ;有剧毒的气体是 ;能灭火的气体是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14.(2021九上·科尔沁左翼中旗期中)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选择填空。
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酒精燃烧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氢气具有还原性 。
15.(2021九上·滦州期中)通过前面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的一门自然科学。
16.(2021九上·尧都期中)医用双氧水是过氧化氢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得到的液体,常用于伤口消毒。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配制医用双氧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这是利用它的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 保存。
17.(2021九上·洛宁月考)如图所示,这是一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无色气体,据此,请你推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1) ;(2) 。
18.(2021九上·梅县期中)下列各句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均填序号)。
①胆矾是蓝色固体;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19.(2021九上·仁寿月考)下列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20.(2021九上·费县月考)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冰融化成水 B 石蜡受热会熔化 C 木材燃烧 D 硫磺可以燃烧
21.(2021九上·拜泉月考)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 、 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2.(2021九上·陵城月考)下列描述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 ⑥食物变质;⑦镁能燃烧;⑧铁是银白色固体。
三、简答题
23.(2021九上·甘南月考)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的区别,并指出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24.(2020九上·钦南月考)著名化学家罗伯特 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波义尔获得该成功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
25.(2021九上·石首期末)请选择下列物质填空:
A一氧化碳;B活性炭;C氢气;D氦气;E干冰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字母,下同)。
(2)人类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3)可用于防毒面具的是 。
(4)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白磷缓慢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发生的,由此可知该反应需要吸收太阳能提供的热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几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进行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石蜡硬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石蜡密度小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石蜡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D、石蜡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的性质为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所表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
3.【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A点对应的溶液是稀盐酸pH小于7,D点对应的溶液是稀盐酸被消耗后生成的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即A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D点对应溶液的pH。A错。
B、因为铝片表面有氧化膜,氧化膜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所以AB段压强几乎没有变。B不符合题意。
C、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越来越少,浓度变小,导致BC段反应的速率先快后慢。C不符合题意。
D、反应完成后,容器内的温度逐渐降低,所以CD段压强逐渐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随着稀盐酸消耗溶液酸性减弱pH变大分析;
B、根据铝表面有氧化膜分析;
C、根据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分析;
D、根据反应放热,反应结束温度恢复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液氧气于发射火箭,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包装食品时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蒸发吸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以延长寿命,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玻璃杯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米饭变馊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不发生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牛奶变酸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乒乓球变瘪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能燃烧是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是化学性质。故A符合题意。
B. 无色气体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难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密度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7.【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 黑炭燃烧成灰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 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农家肥的腐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8.【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湿法冶铜 生成了新物质铜,属于化学变化;
B、侯氏制碱最终 生成了新物质纯碱,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是一个氯化钠结晶析出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黏土烧瓷 涉及燃烧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9.【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舱外航天服转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制氧气,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符合题意;
C、机械臂功能测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抬升舱外摄像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0.【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还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C.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但是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压基本保持不变,所以不可以测定,选项推理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则生石灰变成熟石灰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选项推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析;
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C、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D、根据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分析。
1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烤肉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肉中的有害细菌生成新物质被杀死,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B、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符合题意;
C、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D、呼吸时,生物体中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析。
1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星火燎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披荆斩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死灰复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釜底抽薪,是指抽出正在燃烧的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3.【答案】H2;CO;CO2;O2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这是种气体中,
最清洁的燃料为氢气,故填H2;
有剧毒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故填CO;
能灭火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填CO2;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填O2;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14.【答案】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性质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等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理性质,故填物理性质。
酒精燃烧时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故填化学变化。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发生状态的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化学性质。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5.【答案】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分析。
16.【答案】物理变化;化学;阴凉处密封(合理即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 配制医用双氧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 医用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 利用了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容易分解,光照会加快其分解速率,所以医用双氧水应该放置于 阴凉处密封保存。
【分析】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及过氧化氢的性质决定其密封保存分析。
17.【答案】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该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溶于水;集气瓶正放,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根据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分析
18.【答案】③;①;②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胆矾是蓝色固体,描述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②镁条在点燃时能燃烧,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③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是化学变化。
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①;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②。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9.【答案】⑧;①⑦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电灯发光,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有碱式碳酸铜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镁能燃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故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⑧;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⑦。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0.【答案】A;C;B;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木材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石蜡受热会熔化属于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硫磺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下列各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属于物理性质的是B;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21.【答案】组成;结构;性质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课本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组成和结构、制法和用途分析。
22.【答案】③④;①⑦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②钢铁生锈 是化学变化;③电灯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④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⑤煤气燃烧是化学变化; ⑥食物变质是化学变化;⑦镁能燃烧是化学性质;⑧铁是银白色固体是物理性质;
【分析】根据描述中带“能”或“能够”等词语的为性质描述,否则为变化描述,再由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性质由化学变化体现区分出变化或性质种类分析。
23.【答案】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隔变大,是物理变化;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发生改变,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结合为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结合为氧分子,水的分解是化学变化;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是水分子发生改变,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氢原子两两结合为氢分子,氧原子两两结合为氧分子,水的分解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24.【答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有准备的头脑不会对偶然的现象和结论放弃探究,这是创新与发现的一条途径.故答案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永不疲倦是进行科学探究应有的品质.
【分析】科学探究需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追求真知的精神。
25.【答案】(1)E
(2)C
(3)B
(4)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干冰易升华为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于人工降雨,故①处填:E;
(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本身无毒,且氢气燃烧生成水,生成物不污染环境,因此氢气属于理想的清洁燃料,故②处填:C;
(3)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有毒物质等,因此可用于防毒面具,故③处填:B;
(4)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故④处填:D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用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