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氧气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沙河口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产生的是( )
A.硫粉 B.铁丝 C.镁带 D.石蜡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符合题意;
C、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出的几种物质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2.(2021九上·防城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3.(2021九上·信丰期末)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石蜡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4.(2021九上·西陵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白光,瓶壁出现小水珠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向浓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白光,瓶壁出现小水珠,实验现象描述符合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现象描述不符合题意,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浓氨水显碱性,向浓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实验现象描述不符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白光,还会生成水,故还可以看到瓶壁有水珠;
B、铁丝在空气中只发生红热不能燃烧;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浓氨水是无色溶于,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5.(2021九上·百色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产生蓝色火焰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产生蓝色火焰,说法符合题意;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法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分析;
B、根据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分析;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6.(2021九上·平顶山期末)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硫磺 D.镁条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烧成红色,离火变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木炭、铁丝、硫磺、镁条燃烧后的产物分析。
7.(2021九上·秦淮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碳 B.硫 C.镁 D.铁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8.(2021九上·邗江期末)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 Fe3O4
B.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反应①提高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 根据图示可看出Fe3O4、Fe(1-y)O,是循环利用的物质,所以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②中反应物为1种,生成物为2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反应①中二氧化碳转化为C,减少了氧元素的质量,所以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增加,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反应①降低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故错误,符合题意;
D. 根据图示可知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①中二氧化碳转化为C,减少了氧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
9.(2021九上·靖西期末)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登山时,供给呼吸的贮气瓶中气体主要是( )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人类呼吸离不开氧气,所以登山时,供给呼吸的贮气瓶中气体主要是氧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田阳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看到火星四射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镁条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会火星四射。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会火星四射。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会火星四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孟津期末)在空气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答案】氧气或O2;氧元素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在空气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分析】根据呼吸消耗氧气,海水中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分析。
12.(2021九上·海拉尔月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 。
【答案】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此过程中放热,反应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可能是集气瓶底部因温度不均而炸裂,故填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3.(2021九上·揭西月考)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氧化钙)接触,发生化学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答案】化合反应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14.(2021九上·七星关月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装一些水的目的是: 。
【答案】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化合反应;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该反应为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化学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属于化合反应。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装一些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及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2021九上·洛宁月考)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同时生成 气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 (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淡蓝;蓝紫;二氧化硫;产生大量白烟;不能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填淡蓝;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蓝紫;
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填二氧化硫;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故填产生大量白烟;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填不能。
【分析】根据硫和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16.(2021九上·咸丰月考)现在木炭、硫粉、红磷、铁丝、石蜡五种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是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一种刺激性的大气污染物的是 ;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壁上有水雾生成的是 ;产物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白光的是
【答案】铁丝;硫粉;石蜡;木炭和石蜡;木炭和石蜡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即五种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是铁丝,故填铁丝;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一种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故填硫粉;
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几种物质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是石蜡,故填石蜡;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是木炭和石蜡,故填木炭和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白光的是木炭和石蜡,故填木炭和石蜡。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进行分析。
17.(2021九上·薛城期中)小明在学习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后,为体现两概念间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式,并完成了A、C处所表示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的填写内容。
A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如:CO2+H2O→H2CO3;
B是 ;如: ;
C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C2H6O(酒精)+O2 CO2+H2O。
判断: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正确;不正确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B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表示为: ;
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②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故填:不正确。
【分析】根据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18.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蜡烛。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是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 。
【答案】①;③④;④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③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填①;③④;④。
【分析】根据硫、铁、碳、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19.(2021九上·敦煌月考)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集气瓶底部预先要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原因是 。
【答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铁丝燃烧时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集气瓶底部预先要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故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为: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20.(2021九上·平定月考)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文字表达式为 ,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
【答案】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防止高温融熔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融熔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
【分析】 因为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较高,集气瓶的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所以应该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或少量细沙,起缓冲作用,防止集气瓶炸裂。
三、简答题
21.(2021九上·郸城期中)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与氧气浓度有关,请举一例说明。
【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因此应事先在瓶内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的燃烧越剧烈,如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分析】(1)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22.(2021九上·铁锋月考)在做铁丝燃烧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使集气瓶炸裂,那么该实验中的水能否用沙子代替?初中化学实验中还有那个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并说明放水的目的?
【答案】能;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所以该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用沙子代替水后,沙子能够隔绝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与集气瓶底部接触,能够避免瓶底炸裂,故填能;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所以该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所以该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二氧化硫有毒,能溶于水,可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3.(2020九上·海林月考)小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铁丝表面有污物;收集的氧气不够纯;铁丝预热不够,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操作不规范,都会造成实验失败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有:铁丝没有打磨干净、收集的氧气不纯、铁丝温度不够高、操作不规范等。故填: 铁丝表面有污物;收集的氧气不够纯;铁丝预热不够,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操作不规范,都会造成实验失败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分析】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将细铁丝打磨干净,盘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伸入盛有纯净氧气的集气瓶中。
四、综合题
24.(2021九上·邓州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的的作用是 。
(2)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大于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能用水吸收。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毛玻璃片不脱落,说明外部的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毛玻璃片被压在集气瓶上。
【分析】(1)根据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污染大气进行分析
(2)根据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进行分析
25.(2021九上·鹿邑期中)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将氧气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做“氧气”。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填“略大”或“略小”)。
(2)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 。
【答案】(1)略大
(2)能支持燃烧;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2)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增加氧气的含量,说明氧气有供给呼吸的用途。
【分析】(1)根据氧气的密度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氧气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沙河口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产生的是( )
A.硫粉 B.铁丝 C.镁带 D.石蜡
2.(2021九上·防城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3.(2021九上·信丰期末)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石蜡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2021九上·西陵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白光,瓶壁出现小水珠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向浓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5.(2021九上·百色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产生蓝色火焰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6.(2021九上·平顶山期末)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硫磺 D.镁条
7.(2021九上·秦淮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碳 B.硫 C.镁 D.铁
8.(2021九上·邗江期末)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 Fe3O4
B.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反应①提高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
9.(2021九上·靖西期末)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登山时,供给呼吸的贮气瓶中气体主要是( )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0.(2021九上·田阳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看到火星四射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镁条
二、填空题
11.(2021九上·孟津期末)在空气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2.(2021九上·海拉尔月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 。
13.(2021九上·揭西月考)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氧化钙)接触,发生化学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4.(2021九上·七星关月考)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装一些水的目的是: 。
15.(2021九上·洛宁月考)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同时生成 气体;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 (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16.(2021九上·咸丰月考)现在木炭、硫粉、红磷、铁丝、石蜡五种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是 ;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一种刺激性的大气污染物的是 ;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壁上有水雾生成的是 ;产物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白光的是
17.(2021九上·薛城期中)小明在学习了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后,为体现两概念间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式,并完成了A、C处所表示内容的填写,请你完成B的填写内容。
A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如:CO2+H2O→H2CO3;
B是 ;如: ;
C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如:C2H6O(酒精)+O2 CO2+H2O。
判断: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②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填“正确”或“不正确”)
18.下列物质:①硫、②铁、③碳、④蜡烛。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用相应的序号填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是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出现的是 。
19.(2021九上·敦煌月考)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集气瓶底部预先要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原因是 。
20.(2021九上·平定月考)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环保烟花,减少了硫粉和金属粉末的使用,保护了环境。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文字表达式为 ,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
三、简答题
21.(2021九上·郸城期中)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3)可燃物燃烧的现象与氧气浓度有关,请举一例说明。
22.(2021九上·铁锋月考)在做铁丝燃烧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底部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使集气瓶炸裂,那么该实验中的水能否用沙子代替?初中化学实验中还有那个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并说明放水的目的?
23.(2020九上·海林月考)小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至少写出两点。)
四、综合题
24.(2021九上·邓州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
(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的的作用是 。
(2)毛玻璃片不脱落时,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内气体压强。
25.(2021九上·鹿邑期中)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将氧气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做“氧气”。根据你对氧气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填“略大”或“略小”)。
(2)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是利用了氧气 的性质;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符合题意;
C、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强光、生成白色固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D、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给出的几种物质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3.【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B.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白光,瓶壁出现小水珠,实验现象描述符合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现象描述不符合题意,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浓氨水显碱性,向浓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实验现象描述不符合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蜡烛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白光,还会生成水,故还可以看到瓶壁有水珠;
B、铁丝在空气中只发生红热不能燃烧;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浓氨水是无色溶于,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加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5.【答案】A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点燃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产生蓝色火焰,说法符合题意;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说法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分析;
B、根据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分析;
C、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
D、根据磷燃烧产生白烟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空气中烧成红色,离火变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C、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故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木炭、铁丝、硫磺、镁条燃烧后的产物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C.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 根据图示可看出Fe3O4、Fe(1-y)O,是循环利用的物质,所以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②中反应物为1种,生成物为2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反应①中二氧化碳转化为C,减少了氧元素的质量,所以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增加,铁元素质量不变,所以反应①降低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故错误,符合题意;
D. 根据图示可知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①中二氧化碳转化为C,减少了氧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人类呼吸离不开氧气,所以登山时,供给呼吸的贮气瓶中气体主要是氧气。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的用途,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会火星四射。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会火星四射。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不会火星四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中给出的几种物质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11.【答案】氧气或O2;氧元素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在空气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分析】根据呼吸消耗氧气,海水中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分析。
12.【答案】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此过程中放热,反应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可能是集气瓶底部因温度不均而炸裂,故填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分析】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3.【答案】化合反应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分析。
14.【答案】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化合反应;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该反应为铁丝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化学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属于化合反应。实验中在集气瓶底部装一些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分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及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5.【答案】淡蓝;蓝紫;二氧化硫;产生大量白烟;不能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填淡蓝;
硫在氧气中燃烧放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填蓝紫;
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填二氧化硫;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故填产生大量白烟;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低,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填不能。
【分析】根据硫和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16.【答案】铁丝;硫粉;石蜡;木炭和石蜡;木炭和石蜡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即五种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是铁丝,故填铁丝;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一种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故填硫粉;
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壁上有水雾生成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几种物质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是石蜡,故填石蜡;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是木炭和石蜡,故填木炭和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白光的是木炭和石蜡,故填木炭和石蜡。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进行分析。
17.【答案】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正确;不正确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B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表示为: ;
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说法正确;
②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如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故填:不正确。
【分析】根据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分析。
18.【答案】①;③④;④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③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在瓶壁上有水雾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填①;③④;④。
【分析】根据硫、铁、碳、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19.【答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铁丝燃烧时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集气瓶底部预先要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故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为: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20.【答案】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防止高温融熔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融熔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
【分析】 因为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温度较高,集气瓶的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所以应该在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或少量细沙,起缓冲作用,防止集气瓶炸裂。
21.【答案】(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可以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因此应事先在瓶内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的燃烧越剧烈,如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分析】(1)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2)根据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
22.【答案】能;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所以该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用沙子代替水后,沙子能够隔绝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与集气瓶底部接触,能够避免瓶底炸裂,故填能;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所以该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填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且二氧化硫溶于水,所以该实验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入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二氧化硫有毒,能溶于水,可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3.【答案】铁丝表面有污物;收集的氧气不够纯;铁丝预热不够,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操作不规范,都会造成实验失败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看不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有:铁丝没有打磨干净、收集的氧气不纯、铁丝温度不够高、操作不规范等。故填: 铁丝表面有污物;收集的氧气不够纯;铁丝预热不够,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操作不规范,都会造成实验失败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分析】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需要将细铁丝打磨干净,盘成螺旋状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要燃尽时伸入盛有纯净氧气的集气瓶中。
24.【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大于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能用水吸收。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毛玻璃片不脱落,说明外部的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气体压强。毛玻璃片被压在集气瓶上。
【分析】(1)根据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硫污染大气进行分析
(2)根据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进行分析
25.【答案】(1)略大
(2)能支持燃烧;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2)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增加氧气的含量,说明氧气有供给呼吸的用途。
【分析】(1)根据氧气的密度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