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潜山期末)为强化地下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我国《地下水管理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活性炭吸附地下水中泥沙
B.利用高压泵把废水打入地下,避免污染河流
C.大力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D.利用化学技术,加强地下水监测
2.(2021九上·信丰期末)梅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吸附、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D.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分子
3.(2021九上·谷城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闻气体气味 D.量水的体积
4.(2021九上·海淀期末)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将金属易拉罐放入厨余垃圾桶
C.洗手涂肥皂时关闭水龙头
D.净水时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5.(2021九上·期末)厉害了我的祖国!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装置模拟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
B.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6.(2021九上·谷城期末)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生铁、氧化铜、冰水混合物 B.液氧、干冰、石灰石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7.(2021九上·防城期末)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索(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8.(2021九上·方城期末)色氨酸(化学式为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属于氧化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
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2
二、填空题
9.(2021九上·本溪期末)家用水垢清除剂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酸(C6H8O7),一个柠檬酸分子共由 个原子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0.(2021九上·兰考期末)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C6H8O6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是Al2O3, g的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为5.4g。
11.(2021九上·泗县期中)有下列物质:①啤酒②高锰酸钾③金属汞④空气⑤氯化钠⑥蒸馏水⑦氧气⑧氧化铝⑨澄清石灰水。请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 。
12.(2021九上·陈仓期中)(用序号填空)现有①硬水②锰酸钾③氢气④二氧化碳⑤过氧化氢的水溶液⑥液态空气⑦氧气⑧冰水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13.(2021九上·汝阳期中)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水净化过程中,加入炭包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14.(2021九上·滦州期中)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 作过滤层,小明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溶解,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 (选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 。
15.(2021九上·聊城月考)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 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有 ,其作用是 。
16.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的 、 、 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 、 的过量施用。
17.(2015九上·永州期中)淡水资源很宝贵,现在我们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 .
三、简答题
18.(2018九上·铜仁月考)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9.(2020九上·郑州期末)金刚石、氧气、硫酸铜、二氧化碳、铜、氯化钠是我们学习过的重要物质。
(1)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写出物质类别,并用化学式作答,下同)。
(2)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不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组。
20.(2020九上·唐河期中)请从微粒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水沸腾时可以冲起壶盖。
(2)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分子构成有什么不同。
21.(2018九上·广东月考)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我国芦山发生7.0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由全国各地捐赠的纯净水、矿泉水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其中 (填“纯净水”或“矿泉水”)更有利于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2)地震中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饮用。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才能成为饮用水:
①感官指标;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可以向水中加入 作絮凝剂,使杂质快速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含有水的pH和硬度两项。甲同学取少量震区的水样品,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水中产生大量浮渣。则该水样品属于 (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③病理学指标: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通过 操作,既能杀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乙同学欲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净化水,但由于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将A,B,C,D四种物质重新排序: (填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
22.(2021九上·前进期末)如图是初中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红磷稍过量,其作用是 。
(2)图B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实验过程中热水的作用是 。
(3)图C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图D是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验证的化学规律是 定律。
23.(2021九上·江油期末)某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实验记录)接通电源后,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玻璃管B、A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查阅资料)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
甲:A管内收集到气体的是氢气,B管内收集到气体是氧气;
乙:A管内收集到气体的是氧气,B管内收集到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
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在检验气体时观察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管气体。
(3)(实验结论)水是由 。
(4)(交流与讨论)在此实验中还会观察到C中液面上升,如图所示,此时A、B管内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A管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内气压。(提示:A、B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加上A、B管内液面到C管内液面高度的液体压强)
24.(2021九上·建安期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探究水的组成,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与A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
(2)要想知道清潠河中的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 检测;生活中经常使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分子的大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可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可吸附地下水中泥沙,故不符合题意;
B. 利用高压泵把废水打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故不符合题意;
C. 大力开采地下水,不利于水资源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化学技术,加强地下水监测,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过滤、吸附、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煮沸能够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杂质,属于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分子都有原子构成,所以由化学式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观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略倾斜与试剂瓶口紧靠,故符合题意。
B. 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故不符合题意。
C. 闻气体气味需要使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中,故不符合题意。
D. 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硬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较高,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故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
B、易拉罐应放入可回收垃圾垃圾桶,符合题意;
C、洗手涂肥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来净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区分硬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垃圾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进行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硫酸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增大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强了导电能力,则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和正极连接的试管内生成氧气,和负极连接的试管内生成氢气,则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的关系式为,则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6.【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C.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 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氯化钙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一个青蒿素分子多两个氢原子,故符合题意;
B、由二者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由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化学式可知,二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故不符合题意;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可见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B、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确定原子个数比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色氨酸的化学式为C11H12N2O2,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色氨酸由色氨酸分子构成,不含氮分子和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色氨酸的化学式为C11H12N2O2,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由四种元素组成,故C符合题意;
D、色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9.【答案】21;9:1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共含有6+8+7=21个原子;柠檬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 =9:1,故填:21;9:1;
【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0.【答案】1:1;10.2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C6H8O6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6:6=1:1;
含5.4g铝元素的氧化铝的质量为:
【分析】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1.【答案】①④⑨;⑥⑧;②⑤⑥⑧;③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④⑨,属于氧化物的有⑥⑧,属于化合物的有②⑤⑥⑧,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③。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12.【答案】①⑤⑥;②④⑧;③⑦;④⑧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①硬水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物质和水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②锰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③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④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⑤过氧化氢的水溶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
⑥液态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⑦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⑧冰水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所以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⑥: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⑧:属于单质的是③⑦;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⑧。
故填:①⑤⑥;②④⑧;③⑦;④⑧。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13.【答案】煮沸;吸附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因为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能分解生成沉淀,所以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煮沸。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水净化过程中,加入炭包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分析】根据硬软水的区分方法及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14.【答案】滤纸;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引流;不是;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常用滤纸作过滤层,通过过滤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开,故填滤纸;
净化水时,明矾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即加快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沉降,故填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河水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不是纯水,故填不是;
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即河水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不是纯水,故填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
【分析】根据过滤原理及“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15.【答案】过滤;玻璃棒;引流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用过滤的方法,所以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有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分析】过滤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注意理解过滤的原理,理解所用仪器的作用。
16.【答案】废渣;废气;废水;农药;化肥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气、废液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分析】根据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17.【答案】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解:淡水资源很宝贵,现在我们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故答案为: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分析】保护水资源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解: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9.【答案】(1)单质: C、O2、Cu ;化合物: CuSO4、 CO2、NaCl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Cu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O2、CO2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uSO4、NaCl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按组成元素种类不同可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有 C、O2、Cu ;化合物有 CuSO4、 CO2、NaCl ;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C、Cu;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O2、CO2;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CuSO4、NaCl。
【分析】(1)根据所给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析。
20.【答案】(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分子之间有间隔;水沸腾时可以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从微观上,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分析】根据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单质的分子中含有同种原子,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原子分析。
21.【答案】(1)矿泉水
(2)明矾;过滤;硬水;煮沸;蒸馏
(3)BAD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要的矿物质,故矿泉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2)①在静置沉降的过程中,加入絮凝剂明矾可以加速沉降。而后通过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②区别软硬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水是硬水。煮沸可以使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
③蒸馏既能杀菌,又可以获得几乎纯净的水。(3)该净水装置中,应该先用小卵石过滤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然后用石英砂过滤除去较细颗粒的固体不溶物,然后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用纱布过滤,故正确的顺序为BADC;
【分析】(1)根据矿泉水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离子分析
(2)根据过滤的操作及原理分析;
根据硬软水的概念及检验方法分析
根据净水的方法中蒸馏得到的纯净物分析
(3)根据净化水的步骤分析
22.【答案】(1)充分消耗瓶中氧气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隔绝空气(氧气)/提供热量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质量守恒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过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2)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水底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隔绝氧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此时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此时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图D是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测氧气含量时要将氧气全部消耗分析;
(2)根据水中白磷不接触氧气不能燃烧及热水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的作用分析;
(3)根据电解水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3.【答案】(1)1:2
(2)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木条燃烧更旺;B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大于;大于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实验记录:
接通电源后,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是氢气,B是氧气,因此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玻璃管B、A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实验探究:
A是氢气,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是氧气,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木条燃烧更旺;
实验结论: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交流与讨论:
在此实验中还会观察到C中液面上升,此时A、B管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A管内气压大于B管内气压。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结论进行分析
24.【答案】(1);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肥皂水;煮沸(或加热煮沸);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水通电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观察图中试管B中气体与试管A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则与A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B试管中所得气体为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填: ;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要想知道清潠河中的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肥皂水检测,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故填:肥皂水;煮沸(或加热煮沸);C。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进行分析
(2)根据硬软水的检验及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潜山期末)为强化地下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我国《地下水管理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可用活性炭吸附地下水中泥沙
B.利用高压泵把废水打入地下,避免污染河流
C.大力开采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D.利用化学技术,加强地下水监测
【答案】D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可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可吸附地下水中泥沙,故不符合题意;
B. 利用高压泵把废水打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故不符合题意;
C. 大力开采地下水,不利于水资源保护,故不符合题意;
D. 利用化学技术,加强地下水监测,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2.(2021九上·信丰期末)梅江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吸附、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D.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分子
【答案】D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 过滤、吸附、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煮沸能够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杂质,属于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分子都有原子构成,所以由化学式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微观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2021九上·谷城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过滤
C.闻气体气味 D.量水的体积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略倾斜与试剂瓶口紧靠,故符合题意。
B. 过滤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故不符合题意。
C. 闻气体气味需要使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中,故不符合题意。
D. 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持平,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根据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2021九上·海淀期末)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将金属易拉罐放入厨余垃圾桶
C.洗手涂肥皂时关闭水龙头
D.净水时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答案】B
【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A、硬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较高,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故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
B、易拉罐应放入可回收垃圾垃圾桶,符合题意;
C、洗手涂肥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来净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区分硬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垃圾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进行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
5.(2021九上·期末)厉害了我的祖国!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托举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至近圆低地球轨道,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装置模拟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
B.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C.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答案】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硫酸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增大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强了导电能力,则电解水的时候加入少量硫酸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电解水和正极连接的试管内生成氧气,和负极连接的试管内生成氢气,则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电解水的关系式为,则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6.(2021九上·谷城期末)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生铁、氧化铜、冰水混合物 B.液氧、干冰、石灰石
C.天然气、氯酸钾、石油 D.钙片、氯化钙、海水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C.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 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氯化钙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海水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7.(2021九上·防城期末)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索(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两个氢原子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一个双氢青蒿素分子比一个青蒿素分子多两个氢原子,故符合题意;
B、由二者的化学式可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由青蒿素(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C15H24O5)化学式可知,二者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都为3:1;故不符合题意;
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双氢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可见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分析;
B、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确定原子个数比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8.(2021九上·方城期末)色氨酸(化学式为C11H12N2O2)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牛奶、核桃、黑芝麻等加以改善。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属于氧化物
B.色氨酸分子中含有氮分子和氧分子
C.色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色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色氨酸的化学式为C11H12N2O2,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色氨酸由色氨酸分子构成,不含氮分子和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色氨酸的化学式为C11H12N2O2,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由四种元素组成,故C符合题意;
D、色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二、填空题
9.(2021九上·本溪期末)家用水垢清除剂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酸(C6H8O7),一个柠檬酸分子共由 个原子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21;9:1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一个柠檬酸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共含有6+8+7=21个原子;柠檬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 =9:1,故填:21;9:1;
【分析】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0.(2021九上·兰考期末)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C6H8O6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 。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主要成分是Al2O3, g的Al2O3中铝元素的质量为5.4g。
【答案】1:1;10.2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C6H8O6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6:6=1:1;
含5.4g铝元素的氧化铝的质量为:
【分析】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及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11.(2021九上·泗县期中)有下列物质:①啤酒②高锰酸钾③金属汞④空气⑤氯化钠⑥蒸馏水⑦氧气⑧氧化铝⑨澄清石灰水。请用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 。
【答案】①④⑨;⑥⑧;②⑤⑥⑧;③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④⑨,属于氧化物的有⑥⑧,属于化合物的有②⑤⑥⑧,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③。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12.(2021九上·陈仓期中)(用序号填空)现有①硬水②锰酸钾③氢气④二氧化碳⑤过氧化氢的水溶液⑥液态空气⑦氧气⑧冰水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答案】①⑤⑥;②④⑧;③⑦;④⑧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①硬水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物质和水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②锰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③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④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⑤过氧化氢的水溶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
⑥液态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⑦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⑧冰水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所以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⑥: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④⑧:属于单质的是③⑦;属于氧化物的是④⑧。
故填:①⑤⑥;②④⑧;③⑦;④⑧。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13.(2021九上·汝阳期中)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水净化过程中,加入炭包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答案】煮沸;吸附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因为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能分解生成沉淀,所以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煮沸。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故水净化过程中,加入炭包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分析】根据硬软水的区分方法及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14.(2021九上·滦州期中)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 作过滤层,小明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溶解,明矾的作用是 ;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 (选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 。
【答案】滤纸;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引流;不是;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常用滤纸作过滤层,通过过滤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分离开,故填滤纸;
净化水时,明矾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即加快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沉降,故填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河水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不是纯水,故填不是;
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即河水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不是纯水,故填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而溶于水的杂质不能除去。
【分析】根据过滤原理及“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分析。
15.(2021九上·聊城月考)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 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有 ,其作用是 。
【答案】过滤;玻璃棒;引流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用过滤的方法,所以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漏斗外,还有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分析】过滤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注意理解过滤的原理,理解所用仪器的作用。
16.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的 、 、 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 、 的过量施用。
【答案】废渣;废气;废水;农药;化肥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气、废液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分析】根据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17.(2015九上·永州期中)淡水资源很宝贵,现在我们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治 .
【答案】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解:淡水资源很宝贵,现在我们爱护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故答案为: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分析】保护水资源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三、简答题
18.(2018九上·铜仁月考)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解: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分析】根据水资源的保护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9.(2020九上·郑州期末)金刚石、氧气、硫酸铜、二氧化碳、铜、氯化钠是我们学习过的重要物质。
(1)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写出物质类别,并用化学式作答,下同)。
(2)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不同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组。
【答案】(1)单质: C、O2、Cu ;化合物: CuSO4、 CO2、NaCl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Cu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O2、CO2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uSO4、NaCl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按组成元素种类不同可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有 C、O2、Cu ;化合物有 CuSO4、 CO2、NaCl ;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C、Cu;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O2、CO2;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CuSO4、NaCl。
【分析】(1)根据所给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析。
20.(2020九上·唐河期中)请从微粒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水沸腾时可以冲起壶盖。
(2)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分子构成有什么不同。
【答案】(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1)分子之间有间隔;水沸腾时可以冲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从微观上,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分析】根据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单质的分子中含有同种原子,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原子分析。
21.(2018九上·广东月考)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我国芦山发生7.0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由全国各地捐赠的纯净水、矿泉水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其中 (填“纯净水”或“矿泉水”)更有利于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2)地震中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饮用。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达标才能成为饮用水:
①感官指标;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可以向水中加入 作絮凝剂,使杂质快速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含有水的pH和硬度两项。甲同学取少量震区的水样品,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水中产生大量浮渣。则该水样品属于 ( 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③病理学指标: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通过 操作,既能杀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乙同学欲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净化水,但由于放置物质的顺序错误,使净水效果不理想。请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将A,B,C,D四种物质重新排序: (填字母)。
【答案】(1)矿泉水
(2)明矾;过滤;硬水;煮沸;蒸馏
(3)BAD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要的矿物质,故矿泉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2)①在静置沉降的过程中,加入絮凝剂明矾可以加速沉降。而后通过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②区别软硬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浮渣多泡沫少的水是硬水。煮沸可以使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降低水的硬度。
③蒸馏既能杀菌,又可以获得几乎纯净的水。(3)该净水装置中,应该先用小卵石过滤除去较大颗粒的固体不溶物,然后用石英砂过滤除去较细颗粒的固体不溶物,然后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最后用纱布过滤,故正确的顺序为BADC;
【分析】(1)根据矿泉水中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离子分析
(2)根据过滤的操作及原理分析;
根据硬软水的概念及检验方法分析
根据净水的方法中蒸馏得到的纯净物分析
(3)根据净化水的步骤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22.(2021九上·前进期末)如图是初中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红磷稍过量,其作用是 。
(2)图B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是 ;实验过程中热水的作用是 。
(3)图C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图D是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验证的化学规律是 定律。
【答案】(1)充分消耗瓶中氧气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隔绝空气(氧气)/提供热量
(3)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质量守恒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红磷过量,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2)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水底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隔绝氧气,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此时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此时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图D是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测氧气含量时要将氧气全部消耗分析;
(2)根据水中白磷不接触氧气不能燃烧及热水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的作用分析;
(3)根据电解水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23.(2021九上·江油期末)某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实验记录)接通电源后,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玻璃管B、A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查阅资料)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
甲:A管内收集到气体的是氢气,B管内收集到气体是氧气;
乙:A管内收集到气体的是氧气,B管内收集到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
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在检验气体时观察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 管气体。
(3)(实验结论)水是由 。
(4)(交流与讨论)在此实验中还会观察到C中液面上升,如图所示,此时A、B管内的压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A管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内气压。(提示:A、B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加上A、B管内液面到C管内液面高度的液体压强)
【答案】(1)1:2
(2)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木条燃烧更旺;B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大于;大于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实验记录:
接通电源后,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是氢气,B是氧气,因此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玻璃管B、A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实验探究:
A是氢气,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是氧气,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木条燃烧更旺;
实验结论: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交流与讨论:
在此实验中还会观察到C中液面上升,此时A、B管内的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A管内气压大于B管内气压。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结论进行分析
24.(2021九上·建安期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探究水的组成,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 ;与A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
(2)要想知道清潠河中的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 检测;生活中经常使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分子的大小B.分子种类C.分子间隔
【答案】(1);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肥皂水;煮沸(或加热煮沸);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水通电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观察图中试管B中气体与试管A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则与A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B试管中所得气体为氧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填: ;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要想知道清潠河中的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肥皂水检测,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变,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发生变化的是分子间隔,故填:肥皂水;煮沸(或加热煮沸);C。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结论进行分析
(2)根据硬软水的检验及转化方法进行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