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基础巩固(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基础巩固(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15: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基础巩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侍弄(sì) 讷讷(nè) 脚踝(huái)
B. 拆散(chāi) 熬过(áo) 并蒂(tí)
C. 攲斜(qī) 菡萏(dān) 步履(lǚ)
D. 分歧(qí) 徘徊(pái) 搁下(gē)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祷告 霎时 花瓣 猜得出
B. 遮拦 絮叨 绝别 翻来覆去
C. 瘫痪 谯悴 温馨 罗摩衍那
D. 豌豆 仿膳 匿笑 暴努无常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 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选择简单、宁静生活的人,无意追逐物质层面的 ,只在精神的高地兀自风雅。他们选择简单、宁静,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 。他们不愿在众人面前 ,只愿低调平和行事。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但单调得干净、纯粹。
A. 奢华 喧闹 发扬 B. 繁华 喧嚣 发扬
C. 繁华 喧闹 张扬 D. 奢华 喧器 张扬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或成语。
(1)偷偷地笑。
( )
(2)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 )
(3)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 )
(4)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 )
(5)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你选择:第 幅
书体:
理由: (限4个字)
(2)下面是利用汉字结构创作的一幅窗花,这幅窗花中有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请你将这四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组成一个表达人生态度的四字短语。
答:
(3)下列几个选项最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 )( )
A.与福同圆中国梦
B.花开并蒂姻缘美
C.邀春共住小康家
D.福如东海水长流
E.鸟飞比翼恩爱长
F.寿比南山松不老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90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年过90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 ”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
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 这叫人咋活呀 ”
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
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子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
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7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不严。
奶奶说完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1)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
答:
(2)根据第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
答:
(3)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答: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年过90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答: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
答:
(5)选文题材平凡,人物平凡,但非常耐读,给人无尽的回味和遐想,请你说说选文有哪些特点值得你在写作上学习。
答: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九岁,甚聪惠
孔指以示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
(3)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 请举出一例。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 “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 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师:学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行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弱者抚之以仁。
译文:
(3)乙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答:
(4)揣摩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分析两文中陈元方答语的异同。
答: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根据要求作文。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逝,比如:有家真好,那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带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
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和班级名等,否则会被扣分;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侍”应读shì;B.“蒂”应读dì;C.“萏”应读 dàn。
2.【答案】A
【解析】B.“绝”应为“诀”;C.“谯”应为“憔”;D.“努”应为“怒”。
3.【答案】B
【解析】“吹毛求疵”使用错误,此处不能贬义褒用。
4.【答案】A
【解析】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该删“是否”;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者“使得”;
D语序不当,“学校很多”应为“很多学校”。
故选A。
5.【答案】D
【解析】(1)“奢华”意为奢侈浮华,多用来形容有钱人的生活,也用来形容爱慕虚荣的人所渴望的生活,经常用作贬义;“繁华”意为繁荣热闹,多用来形容某种场面。这里强调物质层面的对象,故选“奢华”。
(2)“喧闹”意为喧哗、热闹、声音非常大,“喧嚣”意为吵闹、不清静,与“尘世”相对,故这里选“喧嚣”。
(3)“发扬”意为发展、提倡,后面须搭配表示积极含义的词语,如发扬风格、发扬民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张扬”意为宣扬、声张,含有宣传或夸张的意思,多指宣扬个人性格,有时含有贬义。这里的文意是说这类人不愿在人前过于高调,故选“张扬”
故选:D。
本题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成语来分析,我们可以从词意、感彩和习惯用法等,根据语境判断正误。本题要求判断最恰当的,可直接判断。
6.【答案】(1)匿笑 (2)翻来覆去 (3)喜出望外 (4)各得其所 (5)为富不仁
【解析】略
7.【答案】(1)示例:一 隶书 古朴典雅
(2)唯吾知足
(3)A 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理解,第一幅是隶书,气势浑厚。第二幅是楷书,豪放有力。第三幅和第四幅是行书,富有动感。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图案,即可知这个四字短语是唯吾知足。
(3)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认真阅读这几则对联可知,A和C与春节相关,B和E与结婚有关,D和F与祝寿有关。
8.【答案】(1)设置悬念,“第一次”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合影”,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合影”二字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照相”。“第一次合影”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爷爷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和对家的热爱。
(2)迷信、固执。
(3)贯穿主要情节;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形象;升华作品主旨。
(4)这里用了暗喻,含蓄巧妙地写出了奶奶的年迈和衰老,既合乎人生的事实,又符合当时人物的心情。同时也为后文奶奶的离世作铺垫。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阴森恐怖的符”,表现“我”面对拆迁惊慌、无奈的心态。也说明拆迁给“我”的冲击之大,因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
(5)选文题材小中见大,小中显现人性的真情和光辉,充满温馨的感情;作者较多地使用了修辞手法,使语言朴实中耐人寻味,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作者充满感情的笔触,把一个奶奶的形象摹写得活灵活现,又引人深思。
【解析】略
9.【答案】(1)一会儿 比拟 同“慧”,聪明 给看
(2)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才思敏捷、机智善辩。 示例: 曹冲。
【解析】略
10.【答案】(1)拉 约定 称赞,赞许
(2)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比自己弱小的用仁爱去安抚他。
(3)第一次问陈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同:甲文,陈元方直接斥责了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的行为;乙文,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两文均表现出陈元方的才思敏捷和机智善辩。
异:甲文的斥责言辞犀利,直截了当。乙文的回答委婉含蓄,八面玲珑。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这里要注意“引”的解释。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常考题。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这里应注意“去”“抚”等关键词的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问陈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陈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同:甲文,陈元方直接斥责了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的行为;乙文,陈元方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表达了对袁公的尊重,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两文均表现出陈元方的才思敏捷和机智善辩。异:甲文的斥责言辞犀利,直截了当。乙文的回答委婉含蓄,八面玲珑。
11.【答案】有梦想真好
曾经的我高傲而冷艳,如今的我孤独而寂寞,人们称我为“仙人掌”,但他们不知道我曾经的美丽, 也不知道我为此几乎抛弃了一切,除了我的梦想
森林茂密,我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地面,温暖笼罩着我。我享受着这一刻的温暖,纤细的腰肢随风摇曳,一身华裳也翩翩起舞,浓郁的芬芳萦绕身旁,硕大艳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树小草为我鼓掌,飞过的鸟儿驻足歌唱,我陶醉其中,心灵的小溪,在森林里尽情流淌。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直到死去,可我并没有那么幸运。
看到伙伴们一棵棵倒下,我感到惶恐和不安,我努力蜷缩,但还是被猎人发现了,带离了森林。在猎人家里,我无法重现昔日的容颜,挺拔纤细的腰肢无力地低垂下来,我感到自己离死亡已经不远
猎人要搬家了,我被遗弃在沙漠上——我曾经的家。太阳炙烤着我,狂风擦过我的身体,我只得将根深埋地下
沉睡了许久,我感到有了些许温暖,便竭力向上,刺破黑暗,冲出沙层。或许我是幸运的,至少我活了下来。活着就要有梦想——在这片沙漠上,我要屹立,我要开出无与伦比的花,重现我昔日的风采!
适应的过程是痛苦的,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但我无怨无悔。
告别纤细的腰肢,褪去华丽的衣裳,满身芬芳全部消散,只留下一身暗绿和拒人千里的利刺。没有鸟鸣,没有同伴, 我只能拼命从地下深处汲取营养,独自一人在这荒漠之中竭力生存。因为我知道我必须活下去,我不求他人的赞赏,我只为今生的辉煌,我还有梦想!
经过的鸟儿嘲笑我的丑陋:肥硕的身体、光秃秃的枝干、令动物远离的尖刺。我默不作声,冲着天空微笑: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见证奇迹!
点点滴滴的积累胀大了我的身体,突然迸发的花朵让我欣喜若狂。鸟儿飞过,震惊地望着我,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但我知道我还要继续奋力生长,用花儿彰显我生命的辉煌!
花儿在我头顶上绽放,根在我身下延伸,太阳炙烤,狂风怒号,沙土袭来,我坦然面对。你们遮不住我的辉煌,因为有梦想真好!
【解析】 本题是半命题作文,前面有提示。写作前,要仔细阅读提示内容,从中受到思路的启发,比如“有家真好”就是让我们写熟悉的亲情的,“有朋友真好”就是让我们写我们身边的朋友,表现友情的。“有梦真好”就是让我们抒发自我的成长与抱负的。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内容。找到角度之后,首先考虑补题,即可以补什么,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素材和想要表现的主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可以补词语“亲情、母爱、朋友、家”,也可以补短语,如“亲情相伴、朋友相助、音乐相随”等。接着考虑应该怎么写,用什么样的结构,如何写开头、结尾等。要选取自己生活中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烈的事情来写。只有写出具有个性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并从中生发出富有哲理的感悟,升华“真好”这一文旨,才能够成功“出新”。
第6页,共11页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