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B. 2019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C. 王刚和李铁是乒乓球队的男双主力队员,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在一起玩耍,所以二人在场上配合得十分默契。
D. 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 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月球“玉兔”其实是一个小型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C. 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 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D. 她那活泼可爱的形象,清脆悦耳的嗓音,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 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 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 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芦花荡》两篇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 讲述了冀中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抗日军民坚毅不屈的精神。
D. 《湘行散记》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一部散文集,是他构建的“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我对他很(gōng jìng) 。
(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hé ǎi) 地在一旁答礼。
(3)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rán bù tóng) 的生活, 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胜收。
三、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按要求默写。
(1)《狼》中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是:
(2)《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诗句是: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近日,七年级某班开展了“动物,我们的朋友”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 宣传】(1)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校宣传部要在校园里悬挂一些条幅,请你帮忙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答:
【活动二:参与】(2)在“成语与动物”的环节,请你写出有关狼的两个成语和一条谚语。
答 :
【活动三: 建议】(3)现在,自然环境的破坏,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很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请提出三条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的建议。
答: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螳螂
布丰
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 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 接着, 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 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相, 我敢肯定, 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 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 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 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 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 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一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 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 一动也不动, 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 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 完全把“三十六计, 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 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 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 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 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不超过25字)
答:
(2)螳螂是怎样战胜蝗虫的 请简要概括。
答:
(3)“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答:
(4)从文中你得到哪些启迪
答:
十一号楼的猫 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 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 眼睛微微透着绿, 洗过澡也梳过毛, 毛色油亮有色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 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 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 还有几个小玩具。
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 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
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 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 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 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
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 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 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 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
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 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 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 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 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 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
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 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 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 它就住在三层 它几岁了
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 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 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 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 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 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 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
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
(1)通览全文,最能体现十一号楼猫的特点的一个短语是(用原文回答) 。第~段中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只举一例) 。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 :
(3)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对此你怎么理解
答: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 举烛而索, 中有死鼠。……覆而出之, 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 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 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 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 “……不一于汝, 而二于物, 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
(选自苏轼《黠鼠赋》)
[注]拊(fǔ):拍。橐(tuó):袋子。嘐(jiāo)嘐聱(áo) 聱: 象声词, 形容鼠咬物的声音。虿(chái):蝎子一类的毒虫。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其一犬坐于前
橐坚而不可穴也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
(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结局截然不同,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请以《有一种爱让我陶醉》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使用有误,“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C.使用有误,“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D.“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 能说会道, 不符合语境。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A项前后不一致,应去掉“不能”;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经过”或“使”;D项搭配不当,去掉“清脆悦耳的嗓音”。只有B项正确,故选B。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为无语境排序题,题型为选择题。作答此题先考虑提供的语境,再采用“依词分组”的方法进行排序。
【解答】
根据提供的语境“山水”,排序的四个句子应先讲“山”后讲“水”,根据这个提示②应该排在最前面,③中的“仁者”呼应②中的“仁者”,④和②句式一致,构成并列关系,①中的“智者”呼应④中的“智者”。
故选C。
4.【答案】A
【解析】《朝花夕拾》反映的不是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 而是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5.【答案】(1)恭敬 (2)和蔼 (3)截然不同 (4)花团锦簇
【解析】略
6.【答案】(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2)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解析】略
7.【答案】(1)示例一: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 示例二:同在蓝天下, 共享大自然。
(2)[示例]成语: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谚语: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3)示例:加强野生动物相关方面的法律和规定,做到有法可依; 相关部门加强监督;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略
8.【答案】(1)本文细致地描绘了螳螂利用心理战术捕食的过程。
(2)螳螂主要利用心理战术战胜蝗虫: 先以“惊奇的姿势”、可怕的声音威胁对方, 再用“死死盯人的战术”震慑对方, 最后用它的“武器”制服对方。
(3)螳螂做出奇特的动作,发出可怕的声音,是为了虚张声势,利用对方的恐惧心理而战胜它,而小蝗虫正好中计,在螳螂面前不知所措而命丧黄泉。
(4)要做生活的强者;危险时不惧怕,不慌乱;不要被别人的虚张声势所迷惑而吓倒等。
【解析】略
9.【答案】(1)有灵性 句子示例:(我)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 它盯着我。
(2)这些加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这只猫被收养之前的惨状,与被收养后的可爱模样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十一号楼的人对这只猫的关爱, 从而突出十一号楼的人的善良。
(3)“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指人们喂饱猫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心灵世界收获更多。
【解析】略
10.【答案】(1)像狗一样 咬洞 被 对,在
(2)因而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 用声音招引人; 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 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
(3)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 并识破狼的狡诈, 善抓时机,行动果敢; 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 懈怠疏忽, 反被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 陷入对方圈套。
【解析】[乙文参考译文]
苏子在晚上坐着, 有一只鼠正在咬东西。(他) 拍床制止老鼠咬东西, 声音已经停止了, 又发出老鼠咬物的声音。(他) 让童子用烛火照床下, 有一个空的袋子。鼠咬物的声音从袋子里发出。(童子) 说: “啊! 这只老鼠被关在里面因而不能够离开。”(童子) 打开袋子看里面, 寂静得好像什么都没有, 拿起蜡烛寻找, 袋子里有一只死老鼠。……(童子)把袋子翻过来倒出老鼠, 老鼠一落地就逃跑了, 即使有敏捷的人, 也措手不及。
苏子感叹说: “这只老鼠真狡猾, 让人奇怪! (老鼠) 被关闭在袋子里, 袋子坚韧因而老鼠不能够咬出洞。因而在咬不穿的情况下装作咬袋子,用声音招引人;在没有死的时候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没有比人智慧的了。人能驯服神龙, 刺杀蛟龙, 捉取乌龟, 狩猎麒麟,役使万物, 统治他们, 最后被一只老鼠利时。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 我对老鼠从如安静的处女到逃跑的突变感到惊讶。这里面人的智慧又体现在哪里呢 ”
……好像有人对他说: “……你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 却将两者区分开而游于万物之外, 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令你惊醒。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 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 人能够与猛虎搏斗, 可见到蜜蜂和蝎子时不免变色:这是不将自身与自然万物合一的结果, 这是你早说过的话, 忘记了吗 ”……
11.【答案】有一种爱让我陶醉
即使地球不再转动;即使明日太阳变得黯淡;即使雾霭笼罩双眼; 即使远方的地平线已消逝当心灵真的已疲惫,悄然回首,我还有我的归宿,在那条爱的长河里,我陶醉陶醉于爱, 陶醉于亲情, 陶醉于外婆最无私的奉献。
永远忘不了外婆那布满皱纹的双手, 那是辛勤劳作的印迹.那是汹涌于心中最令人陶醉的暖流。婴儿时, 是这双手轻轻地抱着我, 让我看见外面这精彩的世界, 让我感知空气中充斥着的浓浓的情意, 交织于我的周围, 始终难以散去。稚童时, 是这双手缓缓地扇着扇子, 使我安然入睡, 让我享受着这世上最凉爽的风, 让我沉浸于这世上最甜蜜的梦乡, 久久不愿醒来, 只因那份依靠。而如今, 那双手所凝聚的爱始终未曾消退, 尽管不再是轻轻地抚摸, 不再是缓缓地摇扇, 却能在每一个瞬间使我感动, 让我陶醉。
还记得那个令人难熬的夏日, 炽热的空气仿佛正在燃烧, 顽皮的水汽也不知躲到哪儿去乘凉了。闷热、干燥, 令人难以忍耐。而此时父母因为工作需要只留我一人在家,正当我不停地抱怨时, 是外婆犹如天使般来到了我身边。每天下午, 她都不辞劳苦地赶几公里路到我家, 为我洗衣,做饭, 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到了晚上, 当我在房间里做作业时, 她总是在外头安静地看看电视, 而那电视的声音, 更别说我, 连她自己都不知是否能听清。无论再怎么困倦, 无论再怎么劳累, 她总是默默地等着我, 陪着我, 生怕我随时有什么需要似的,一直待到我睡下了,她才去睡。而第二天早上, 她又得匆忙地赶回去照顾年幼的表妹。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天天如此。在这个难熬的、近乎窒息的夏日。
前不久, 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出远门, 回来时买了一些礼物,其中必定少不了外婆的那份。当外婆拿着那精美的礼盒时,眼睛里泛着无比喜悦的光彩,那双手却一直舍不得放下。还不住地表扬我乖, 说我长大了, 懂事了这些情形都是妈妈向我描述的。她说着说着, 我的心中不免泛起丝丝涟漪, 有一丝的喜悦, 有一丝的感动, 还有一丝的愧疚。是啊, 当外婆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时, 我似乎总是觉得理所应当地接受了, 从未多想过些什么, 仿佛地球就是绕着我转, 花儿就得为我而盛开。可此时, 我小小的礼物就能换取外婆极大的快乐。或许, 只因为那份深沉的爱, 那份令人陶醉的爱。
沐浴在爱的长河里, 幸福、温暖、甜蜜当我勇敢地走向远方, 仅留下个淡淡的背影时, 我似乎听到了来自心灵的天籁, 那是爱的呼唤。外婆的爱, 爱到深沉, 爱到忘我, 爱到沸腾,爱到令我陶醉
【解析】 作文题目《有一种爱让我陶醉》提示的信息很多。首先, 指出要写一种“爱”; 其次, 点明对象是“我”; 再次,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陶醉”。因此我们要写出“我”是怎样被“一种爱”陶醉的,这“一种爱”为什么会令“我”陶醉。
我们写作时首先要选定一种文体。本题宜选用记叙文等易抒情文体。写作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人和事的记叙、描写要具体, 取材时可以以小见大, 尽量选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
同时,注意写出新意。作文,贵在创新。例如内容新颖、结构精巧、语言鲜活等创新写法都能引人入胜。
第10页,共11页
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