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扩展提升(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扩展提升(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15:0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我的作品发表了,现抄寄给您,请雅正。
D. 早到早学是十一中的优良传统,校长每天早晨在门口恭候我们到校,就是非常好的榜样。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去掉“之一”)
B. 朱婷虽然在排球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将“虽然”改为“不但”)
C. 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删掉“不断”)
D.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在句尾加上“任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列题目。
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漂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 lìnsè 了。它 不倾盆瓢泼, 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莅临( ) (lìnsè)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段中画线处应填写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
(4)所选文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的自然、平静。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构成排比句式。
青春,不要暗夜的凄苦迷茫,而要晴日的温暖坚定;
青春, , ;
青春, , 。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享受春雨
厉彦林
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微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叽叽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 每个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1)散文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的。那么,这篇散文是以 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
示例:第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段让我们感受到

第段让我们感受到

(3)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段画横线句子“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的理解。
答:



(4)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 请说明理由。
答:

(5)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运用排比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60字左右。
答:

隐忍的痛,肆意的爱 医院里。医生瞅了X光片半天,让母亲走两圈。
母亲走得很慢,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 。医生问,这样瘸着多久了 我有些不高兴,一直都这样,哪是瘸呀
母亲忙说,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就这样了。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 不疼
父亲说,一直都疼,前两年活重,下地拾棉花,她弯不下腰,就跪着一步一步地挪。
我和弟弟都瞪直了眼睛。医生摇着头,不可能啊。腿骨脱白了,怎么走呢 他指着片子说,你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即使手术把骨巢刮平,要让骨头重回原位也是不可能了。
一股深秋的风从窗外吹过,吹动了母亲额前那一绺枯黄的头发,母亲似乎瑟缩了一下。
医生感叹道,真是奇迹!你看她全身都变形了,怎么不觉得整个身体都疼呢
在我们的目光下,母亲两手扭着衣角,低头掩饰着不自在。我鼻子一酸,急忙转开脸。
记忆中,家中光景很是贫窘,父亲的腿不能干重活,矮小的母亲就扛起了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竟然搜索不到静坐的记忆。近几年,我师范毕业,弟弟弃学打工,父亲的腿也渐渐康复。谁知弟弟又早早有了孩子,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
回去的时候,离车站不过200米,我们却用了很长时间。父亲扶着母亲走在前面,母亲不愿被弟弟背着。她说,以后的路还长呢,都要你们背着
每次出门,我们总是走在前面,嫌母亲走得慢,现在,我们的目光终于落到这个世界上离我们最近,却最少注意的那两个人身上。一直以来,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灼热地投向神秘的前方,从来没有回过头看一看,始终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他们的目光里有没有隐忍的痛、化不开的渴望
深秋的阳光静静洒下来,落到因萧索的风吹得有些苍凉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背影一如二十来年的老样子,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一次,我却仿佛听到骨肉厮打、血肉模糊的呻吟,每一步都像尖锐的刀深深刺到我的心里,我的心里也是一片血肉模糊。
我任凭汹涌的泪水肆意流淌在秋风中。母亲,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 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
泪眼蒙眬中,我听到弟弟重重地说,明天我们就去省城大医院里看。真不行,我和姐就是您的双腿。
不知是不是泪眼闪动的关系,我看到,母亲单薄的肩膀在颤抖着。她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像极了舞蹈着的美人鱼。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1)细读全文,说说母亲的“隐忍”和“肆意”分别指什么。
答:



(2)文中画横线处三次写到母亲“左脚抬起,落下,右脚抬起,更深地落下,就像右边的地板随着脚的落下陷下去一截”,这样写有何目的
答:



(3)联系文章语境,品味下列句子。
①医生眼镜后的眼珠凸出来,就这样“走”了30年 不疼
答:

②那是喂养我们、给我们无穷力量的姿势,那是生命华美的律动,那是为爱在刀尖上舞蹈着的奇迹!
答:



(4)结合文意,说说文章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形象。
答: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左迁”的意思是 。
(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 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 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答: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答: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答: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 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
解析: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笑纳”是敬称,是赠予人时的自谦之辞;同时也暗示受赠人放心接受,不要有受之不恭等心理负担的意思。此处用来指自己不得体。B.“绵薄之力”是谦辞,常用在说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此处用来指别人不得体。C.“雅正”是一个敬辞,只能用于别人,是本人对别人说的话,意思是:请别人帮助改正。用在此处指请别人帮助修改,符合语境。D.“恭候”是一个敬辞,意思是:恭敬地等候。此处用来指校长不得体。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拉帮结派: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既与语境不合,适用对象也错误。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语句使用拟人修辞,词语使用正确。D.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A。
3.【答案】A
【解析】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4.【答案】(1)lì 吝啬 (2)漂然 飘然 (3)既 又 (4)拟人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拼读和汉字书写的能力。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对常见的字音、字形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尤其对教材中重点字词要加以辨别识记。
(4)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能力。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等。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应掌握。阅读句子可以看出文中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拟人。
5.【答案】不要秋天的冷风瑟瑟 而要春天的生意盎然
不要天空的虚无缥缈 而要大地的踏实稳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总体为“不要……,而要……”,所以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如:不要秋天的冷风瑟瑟,而要春天的生意盎然;不要天空的虚无缥缈,而要大地的踏实稳健。
6.【答案】(1)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
(2)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3)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内涵;春雨滋润了万物,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4)示例一: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密,还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
示例二:我更喜欢《春》中的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5)示例一: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示例二:在瑟瑟的秋雨中,我回味着春雨的轻盈,夏雨的激越,冬雨的冷冽。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的理解能力。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物、事情、地点、时间、感情等,一般题目或是在文中出现较多的字眼便是文章的线索。当然,具体文章要具体分析,最主要的还是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结构。本题中,阅读选文,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本文是在写“享受春雨”,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因此,文章的行文的线索是:“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
(2)此题考查学生根据示例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中“物”的特点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物”的形象的方法:如描写方法,作者对“物”的评价,文中“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以及所给示例的句式(第几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什么特点)答题。本题中,从各段中提取词语即可,如③段中的“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滋润,清雅,恬淡,宁静”等。第④段中的“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可见春雨的珍贵,对万物有滋润的作用等。根据分析即可概括出答案。如: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3)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个性化理解句子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情感,具体语言环境等,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个性化的解答。本题中,理解这个句子关键理解出“会说会笑”“律动生命”两个短语的意思。根据⑤段内容可知,“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这恰恰解释了“会说会笑的精灵”,而根据全文内容,“生命律动”自然指滋润了万物,让万物充满生机了。因此,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春雨随着气候变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的心情,演绎不同内涵;它滋润了万物,点燃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
(4)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赏析句子的能力。此题为开放性题,回答喜欢哪一个亦可。但理由要从赏析的角度来写。所以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示例一: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密,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歌般的意趣;示例二:我更喜欢《春》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5)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用排比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夏雨”的感受。作答时可抓住夏雨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排比句的特点和语意的自然流畅。示例: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7.【答案】(1)“隐忍”指母亲17岁时上地干活,跨一个沟坎闪了一下,腿骨脱出骨巢,走路只能靠着臀部的肉支撑,这样忍痛了30年;“肆意”指母亲在“我”记忆中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老来还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为了这个家,她把整个生命都投注在儿女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心血,而毫无怨言。
(2)运用反复的写作手法(或采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用“抬起、落下、抬起、更深地落下、陷下去”等一系列动词,形象地描绘出母亲走路拐瘸的姿势,表达了母亲的隐忍、坚强与伟大,也传递出孩子们对从没关心过母亲的心酸与愧疚。
(3)①一个“凸”字,写出医生的吃惊与不解,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病重,拖的时间长。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或: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母亲用残疾的身躯支撑起了贫穷的家,表达了母亲对家的责任感和对儿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无限崇敬、热爱与赞美之情。
(4)吃苦耐劳。家里全靠母亲扛起重担,背起沉重的喷雾器给秧苗打药,弯着腰除草,低着头做饭、缝衣,弟弟有了孩子之后,母亲忙前忙后,日夜都抱着孙子,这些都体现了母亲的勤劳与吃苦精神。坚忍顽强。母亲17岁时闪伤了腿,一直都痛,只能靠着臀部的肉支撑走路,坚持了三十年。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我们”的目光只看向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母亲,而母亲却没有怨言,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我们”身上。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时,根据文章的内容、主旨,结合具体句子理解分析。结合题目“隐忍的痛,肆意的爱”读原文内容可知,“隐忍”是指母亲的痛,“肆意”是指母亲对我们的爱。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关语句,如“17岁时上地里干活,跨一个沟坎时闪了一下”“腿骨脱出骨巢,偏向一边,骨巢里已长满了厚厚的细胞,都长平了。现在腿是靠着臀部的肉支撑着,上面的肉都磨死了,成硬硬的结块”这些是写母亲的“痛”的;“30年来,是什么力量竟能支撑一条掉了的腿,挑起我们晴朗蔚蓝的天空,自如行走在天地间”是写30年来母亲对全家人的“爱”的。根据这些语句,便可以清晰地看到“隐忍”“肆意”的所指了。
(4)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8.【答案】(1)降职(贬官)
(2)杨花和子规鸟。 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3)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彩,将月亮人格化,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4)对朋友被贬的愤懑,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不舍。
【解析】略
9.【答案】温暖的记忆
翻开记忆的相簿,拭去些许的灰尘,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映入眼帘
那些温暖的歌
本与同学约好一同去学校,哪知,同学却先走了,不禁愤愤不平,心生不满:“哼,不讲信用,再也不理你了!”无奈,只好独自去学校。路过一家音像店,店里的电视正播着一则公益广告,唱着:“世界那么大,只要你心中有爱”顷刻,时间停滞,驻足侧听,温暖的歌词缓缓流入心中,洗濯心中的不满与怨恨。顿时,豁然开朗,心情像阳光般透明,而阳光,斜洒在我身上
那些温暖的人
学校举办运动会,不善运动的我,只好搬了个板凳坐在一旁,独自享受阳光的沐浴及阳光的陶醉。“喂! 想什么 ”小D打断了我的思绪,抱了一大堆零食坐在我旁边,又递给我一块牛奶巧克力:“我刚买的哦!说实话,味道真不赖——你尝尝! ”缓缓地撕去包装,放入口中,顿时,一种柔柔的东西被味蕾吸收,甜甜的,幸福得让人不知所措。抬头,小D正仰望天空,“谢谢!”轻轻地说出了口。小D 转过头来,笑着:“不用说谢谢啦!”望去,小D被阳光所笼罩,心里又被阳光溢满
那些温暖的回忆
奶奶家身后的那座山亦是童年的我最爱的地方。到山上的“木果儿”成熟的时节,我总爱邀上几个小伙伴,结伴去摘“木果儿”吃。那时的我们从不理会大人们苦口婆心的“山上的果子可能不卫生,别摘了吃”之类的话,我们总是趁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溜到山里,去采未洗的“木果儿”吃,当然,我们不会忘记带一个装木果儿的大口袋。我们总是把采来的木果儿放进大口袋里,再聚集在一块空地上“共同分享”。亦记起那时的我们总习惯放肆地大笑,也老爱在草地上打滚儿,总是在夕阳即将坠落时匆匆赶回家,面对脏兮兮的衣服,只好乖乖地听从长辈们的呵斥仔细想想,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快乐啊!
关上相簿,沉浸在如此甜蜜的回忆里,是不是也很幸福呢
其实,也正是这些幸福的片断, 点缀成了我们快乐的生活。我们应当珍惜所拥有的这些温暖,铭记在心。因为,幸福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种方向、一种心态。
【解析】【写作指导】品读题目,理解“温暖”是指人生中的一种美好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了“爱”;“记忆”限制了所写内容是曾经发生过的或曾经经历过的,也就是说所写内容是自己过去的一段充满了快乐、美好体验的经历。这种感受可以是人或物其至一本书、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给自己带来的。选材范围广,但一定要尽量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体验最美好深刻并具有自己独特体验的材料,写作时除了真情实感还要注意细节描写。
10.【答案】(1)(任选其一)
材料一: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材料二: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
(2)
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 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 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示例:写苍劲有力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答案
示例: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具有休息之意。
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苗,上面是“草”,下面 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注意题干中的“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一句,不要将两则材料提取出的信息进行合并。
阅读材料一,其主要表述了汉字既能表意,又具有书写美,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材料二,主要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的话,突出“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岚;其次针对情况: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并注意紧扣材料阐述理由。
(3)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本次活动是以“书写的力量”为主题,可结合汉字结构具有丰富意思或独特的书写审美来拟写。
(4)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汉字的构造解析汉字的能力。先明确字的构成,然后根据字的意义写一句连贯的话即可。比如按所给的示例,我们选择“从”字,先解读其构成,再分析每一个构成部分的意义,最后得出字义。
第2页,共14页
第1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