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04 08:19:27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铁西期末)该文件试图明确地.水久地调整一 切社会关系.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文件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在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A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及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A 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对罗马法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的利益。它打破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
《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
《拿破仑法典》是法国著名的法典,是资产阶级的榜首部民法典,它对后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2.(2018九上·韶关期末)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放着一根黑色的石柱,石柱上刻有楔形文字的法典规定: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这部成文法典源自(  )
A.法国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本题难度适中。
3.(2021九上·澄海期末)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下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B.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非常浪漫
C.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D.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时间很早,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C 符合题意;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表述语史实不符, A 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 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 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巴比伦发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4.(2021九上·高州期末)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
【答案】C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是亚洲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甲骨文是亚洲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文明成就,因而据上述图片可以判断该专题是古代亚非文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代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
5.(2021九上·江油期末)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主要是(  )
A.发明楔形文字 B.把佛教定位为国教
C.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D.修建规模宏大的神庙建筑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主要是制定《汉谟拉比法典》,选项 C 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6.(2018·甘肃)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印度河流域,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巴比伦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
7.(2021九上·柳州月考)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选项 B 符合题意;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这部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步法典,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树立了典范,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8.(2021九上·无为月考)"它坐落于两条大河之间的一个河谷,在《旧约全书》中被称为乐土。这块充满神秘感的仙境被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下列文明成就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产生了辉煌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其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里的C选项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两河流域,再结合所学知识识记其文明成果回答。
9.(2019九上·伊川月考)局势动荡的伊拉克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的所在地。要研究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应该能释读的古老文字是(  )
A.希腊文字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希腊文字产生于希腊,象形文字产生于古埃及,甲骨文产生于中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几乎没有什么技巧。
10.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天方夜谭》 ③楔形文字 ④《荷马史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家荷马的代表作,均与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无关,故选A。
【点评】关于《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关于楔形文字,学生还要知道,创造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由于这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秆印在泥版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属于最早的文字。
11.(2021九上·吉林月考)公元前18世纪,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的是(  )
A.伯里克利 B.法老 C.汉谟拉比 D.亚历山大
【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为“新月沃地”。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的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的小国,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2.(2021九上·兰西月考)《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诞生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答案】A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选项 A 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地区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13.(2021九上·紫金期中)美国文学大师房龙在《人类的故事》里写道:“苏美尔人用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给我们讲述了闪米特民族的大熔炉——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故事。”古巴比伦王国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答案】B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王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为了维护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14.(2021九上·凤县期中)历史地图更能直观地显示历史地理要素,有助于通过空间因素来认识和理解历史。观察下边地图,这个地区曾经孕育了哪个古代文明(  )
A.古代中国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巴比伦文明
【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地图关键信息是“尼罗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四大文明,其中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5.(2021九上·凤县期中)汉谟拉比在位期间自称“众神之王”,他严密控制和监督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他还可以任意逮捕政府官员。这说明汉谟拉比在位时期的古巴比伦(  )
A.产生了最早的文明 B.具有较完整的法律
C.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D.不同等级贵贱分明
【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由材料“他严密控制和监督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他甚至可以任意逮捕政府官员”可知,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拥有绝对的权力,这说明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政治体制,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6.(2021九上·凤县期中)不论是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在早期古代文明形成过程开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是(  )
A.风俗习惯 B.地理环境 C.民族心理 D.神话传说
【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时,一开始直接起制约作用的是地理环境。东方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位于南亚)和中国(位于东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而西方文明的代表希腊和罗马都发源于海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条件,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7.(2021九上·乐昌期中)《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由此可知该《民法典》(  )
A.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禁止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真正维护奴隶的利益
【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本题考察的就是对这一法典某个条文的理解,从法典的内容和实质看,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选项C正确;
选项中, A , B , D 明显和法典内容及实质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关键是对法律条文的解读。
二、材料分析题
18.(2017九上·彭水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典明确规定: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
材料二: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现代民主无疑较古典民主优越得多。但现代民主来之不易,它的创建花费了人类大约2400多年的光阴。许多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或以其卓越的智慧、或以毕生的精力,甚或以宝贵的生命。但说到最初的突破之功,那还得归于古希腊的先哲们。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法律文献是由古代哪一国王颁布的?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部法典的意义?
【答案】(1)汉谟拉比;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2)《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他在位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⑵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2)《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本题难度适中。
19.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正文共282条,它刻在黑色石柱上(下图)。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何历史功绩?
(2)材料二是刻有以上法典的石柱,该石柱上的浮雕有何象征含义?它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法典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1)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浮雕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3)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的“法典”指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第三十年颁布的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战争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将古巴比伦王国带入全盛时期。在统一过程中他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自称“众神之王”;同时通过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严密控制和监督中央及地方政府、组建常备军和极力控制地方经济等手段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强化专制王权。在位第三十年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建立的统一国家并不稳固,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在他死后国家逐渐衰落。
(2)《汉谟拉比法典》 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象征;石柱的上面部分是浮雕,刻着坐着的太阳神和站在太阳神面前的汉谟拉比;寓意汉谟拉比的权利是太阳神给予的,这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这是其历史价值之一,它的流传有利于我们研究和发现古巴比伦文明。同时这部法典的颁布,是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重大活动之一,它反映了该地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汉穆拉比法典》在古巴比伦王国长期有效,对两河流域后来的一些成文法有很大影响。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故答案为:(1)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浮雕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3)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20.(2017九下·南京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1)这两则材料分别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或制度)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它们反映了什么实质?
(3)材料所反映的文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什么地位?
(4)你能判断出材料二属于哪一等级?
【答案】(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2)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世界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首陀罗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2)由“文件(或制度)反映的实质”,因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这些统治者制定的文件(或制度),都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的工具。(3)由文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因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由材料二属于的等级,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4)本题主要考查首陀罗的知识。
21.近年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前有西方势力兴风作浪,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后有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这些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和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3)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
(4)18世纪,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与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5)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答案】(1)建筑:金字塔或狮身人面像。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创立者:穆罕默德。
(3)因素: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石油问题、民主问题、大国争夺等。(答出其中2点即可)
(4)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盟国)。
(5)政治:杜鲁门主义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的创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中东地区的史实。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是金字塔或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二战以 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石油问题、民主问题、大国争夺等。美国在一战期间参加的是协约国一方, 二战期间加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中东地区的史实。
22.(2018九上·高要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
【答案】(1)汉谟拉比。
史实:①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3)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依据材料二“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3)根据材料三“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的是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
1 / 1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铁西期末)该文件试图明确地.水久地调整一 切社会关系.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照亮了当时的社会。该文件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在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2.(2018九上·韶关期末)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放着一根黑色的石柱,石柱上刻有楔形文字的法典规定: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这部成文法典源自(  )
A.法国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3.(2021九上·澄海期末)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下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B.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非常浪漫
C.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D.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4.(2021九上·高州期末)为有助于开展线上教学,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如图专题资源包。请判断该专题是(  )
A.古代欧洲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
C.古代亚非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
5.(2021九上·江油期末)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主要是(  )
A.发明楔形文字 B.把佛教定位为国教
C.制定《汉谟拉比法典》 D.修建规模宏大的神庙建筑
6.(2018·甘肃)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2021九上·柳州月考)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8.(2021九上·无为月考)"它坐落于两条大河之间的一个河谷,在《旧约全书》中被称为乐土。这块充满神秘感的仙境被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下列文明成就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是(  )
A. B.
C. D.
9.(2019九上·伊川月考)局势动荡的伊拉克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河流域的所在地。要研究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应该能释读的古老文字是(  )
A.希腊文字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10.研究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是(  )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天方夜谭》 ③楔形文字 ④《荷马史诗》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21九上·吉林月考)公元前18世纪,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的是(  )
A.伯里克利 B.法老 C.汉谟拉比 D.亚历山大
12.(2021九上·兰西月考)《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诞生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3.(2021九上·紫金期中)美国文学大师房龙在《人类的故事》里写道:“苏美尔人用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给我们讲述了闪米特民族的大熔炉——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故事。”古巴比伦王国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14.(2021九上·凤县期中)历史地图更能直观地显示历史地理要素,有助于通过空间因素来认识和理解历史。观察下边地图,这个地区曾经孕育了哪个古代文明(  )
A.古代中国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巴比伦文明
15.(2021九上·凤县期中)汉谟拉比在位期间自称“众神之王”,他严密控制和监督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他还可以任意逮捕政府官员。这说明汉谟拉比在位时期的古巴比伦(  )
A.产生了最早的文明 B.具有较完整的法律
C.实行君主专制统治 D.不同等级贵贱分明
16.(2021九上·凤县期中)不论是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在早期古代文明形成过程开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是(  )
A.风俗习惯 B.地理环境 C.民族心理 D.神话传说
17.(2021九上·乐昌期中)《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自己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由此可知该《民法典》(  )
A.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禁止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真正维护奴隶的利益
二、材料分析题
18.(2017九上·彭水月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典明确规定: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一个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头牛)。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
材料二:现代工业文明在政治上以“民主”作为自己的旗帜。但这时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希腊时代的那种幼稚的“古典民主”了,现代民主无疑较古典民主优越得多。但现代民主来之不易,它的创建花费了人类大约2400多年的光阴。许多民族的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或以其卓越的智慧、或以毕生的精力,甚或以宝贵的生命。但说到最初的突破之功,那还得归于古希腊的先哲们。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法律文献是由古代哪一国王颁布的?这部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部法典的意义?
19.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正文共282条,它刻在黑色石柱上(下图)。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如图。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何历史功绩?
(2)材料二是刻有以上法典的石柱,该石柱上的浮雕有何象征含义?它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法典有何积极意义。
20.(2017九下·南京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二: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1)这两则材料分别与我们学过的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或制度)有关?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它们反映了什么实质?
(3)材料所反映的文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有什么地位?
(4)你能判断出材料二属于哪一等级?
21.近年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前有西方势力兴风作浪,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后有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在这些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和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3)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
(4)18世纪,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与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5)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
22.(2018九上·高要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材料“阐明了古巴比伦的法律制度,照亮了当时的社会”及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A 项正确;
《十二铜表法》对罗马法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的利益。它打破了罗马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
《查士丁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备的奴隶制成文法,它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自罗马共和时期至查士丁尼为止所有的法律和法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
《拿破仑法典》是法国著名的法典,是资产阶级的榜首部民法典,它对后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自由民藏匿宫廷……所有之逃奴于其家,而不依传令者的命令将其交出者,此家家主应处死”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本题难度适中。
3.【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公元前18世纪左右形成了《汉谟拉比法典》”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形成的时间很早,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C 符合题意;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表述语史实不符, A 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 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 排除。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巴比伦发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4.【答案】C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甲骨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是亚洲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甲骨文是亚洲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亚洲古巴比伦文明成就,因而据上述图片可以判断该专题是古代亚非文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代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代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
5.【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主要是制定《汉谟拉比法典》,选项 C 符合题意;
选项AB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利益受到保护的历史见证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后,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印度在印度河流域,不属于两河流域文明;③基督教是西方海洋文明,不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所以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巴比伦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
7.【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选项 B 符合题意;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这部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步法典,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树立了典范,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
【点评】 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8.【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显示的是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产生了辉煌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其代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里的C选项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两河流域,再结合所学知识识记其文明成果回答。
9.【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产生于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希腊文字产生于希腊,象形文字产生于古埃及,甲骨文产生于中国,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几乎没有什么技巧。
10.【答案】A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家荷马的代表作,均与两河流域的古代历史无关,故选A。
【点评】关于《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宣扬汉谟拉比受命于神,结语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关于楔形文字,学生还要知道,创造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由于这种文字是用一段段芦秆印在泥版上而制成,笔画像楔子。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属于最早的文字。
11.【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称为“新月沃地”。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行的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的小国,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河流域文明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2.【答案】A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选项 A 符合题意。
选项BCD与史实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诞生的地区的相关史实,《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13.【答案】B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个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王国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古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为了维护统治,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14.【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地图关键信息是“尼罗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四大文明,其中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
【解析】【分析】由材料“他严密控制和监督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甚至低级官吏都由他任命,他甚至可以任意逮捕政府官员”可知,这反映了汉谟拉比拥有绝对的权力,这说明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政治体制,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6.【答案】B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形成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时,一开始直接起制约作用的是地理环境。东方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位于南亚)和中国(位于东亚)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而西方文明的代表希腊和罗马都发源于海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条件,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7.【答案】C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本题考察的就是对这一法典某个条文的理解,从法典的内容和实质看,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选项C正确;
选项中, A , B , D 明显和法典内容及实质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关键是对法律条文的解读。
18.【答案】(1)汉谟拉比;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2)《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⑴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他在位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法典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挖出奴隶眼睛或是打断奴隶骨头的人要索赔奴隶价格的一半”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⑵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2)《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本题难度适中。
19.【答案】(1)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浮雕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3)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材料一中的“法典”指的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第三十年颁布的著名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战争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将古巴比伦王国带入全盛时期。在统一过程中他极力宣扬王权神授,自称“众神之王”;同时通过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严密控制和监督中央及地方政府、组建常备军和极力控制地方经济等手段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强化专制王权。在位第三十年颁布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建立的统一国家并不稳固,内部阶级矛盾尖锐,在他死后国家逐渐衰落。
(2)《汉谟拉比法典》 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象征;石柱的上面部分是浮雕,刻着坐着的太阳神和站在太阳神面前的汉谟拉比;寓意汉谟拉比的权利是太阳神给予的,这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这是其历史价值之一,它的流传有利于我们研究和发现古巴比伦文明。同时这部法典的颁布,是汉谟拉比统治时期重大活动之一,它反映了该地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汉穆拉比法典》在古巴比伦王国长期有效,对两河流域后来的一些成文法有很大影响。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故答案为:(1)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他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浮雕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3)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知识。
20.【答案】(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2)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世界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首陀罗
【知识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律。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2)由“文件(或制度)反映的实质”,因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这些统治者制定的文件(或制度),都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秩序的工具。(3)由文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因此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4)由材料二属于的等级,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居民,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4)本题主要考查首陀罗的知识。
21.【答案】(1)建筑:金字塔或狮身人面像。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创立者:穆罕默德。
(3)因素: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石油问题、民主问题、大国争夺等。(答出其中2点即可)
(4)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盟国)。
(5)政治:杜鲁门主义
【知识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的创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及结果;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美国的冷战政策;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中东地区的史实。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是金字塔或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二战以 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石油问题、民主问题、大国争夺等。美国在一战期间参加的是协约国一方, 二战期间加入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中东地区的史实。
22.【答案】(1)汉谟拉比。
史实:①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3)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1)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依据材料二“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3)根据材料三“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的是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地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