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11: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理睬、肠胃、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有关词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想法,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4.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体会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和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南辕北辙)什么是“寓言”?理解“寓”的意思。
出示“寓”在字典中的三种义项让学生选择:居住;住的地方;寄托,含蓄在内。(选“寄托,含蓄在内”)板书: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纪昌学射》,齐写课题,读课题(指名读),你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板书:
谁 做什么事;
再板:知人 知事。
3.仅仅知道谁干什么?够不够?你还想了解什么?
预设:向谁学?为什么学?怎样学?后来怎样?
分别板书:
知人:谁 向谁
起因:为什么做(学、做)
知事:做什么事
经过:怎样做(学、治)
结果:后来怎样
二、初读课文。
1.接下来读课文《纪昌学射》,把课文读正确,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用横线画出答案,想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交流反馈答案。
(1)出示生字词:
妻 (qī)子、虱 (shī)子、蔡 (cài)恒 (héng)公、理睬 (cǎi)、敷 (fū)、烫 (tang)、剂 (jì)、骨髓 (suǐ)、昌、刺、绑、扁鹊、肠胃、汤。
(2)读课文指导。轮读。
(3)说故事梗概。
知人:谁,向飞卫请教
起因:为什么学(想学习射箭)
知事:做什么事
经过:怎么学(练眼力、盯住了目标不眨眼、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开弓拉箭)
结果:后来怎样(成了射箭能手)
3.连答案,说主要内容。
4.小结方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会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的?
读课题,提问题。
读课文,找答案。
连答案,成文意。
这就叫:提问题,连答案。
三、熟读课文,练习复述。
根据板书,自读课文,复述课文。
四、交流讨论,在读中悟理。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跟大家讨论。
2.导学目标: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发?纪昌是如何苦练基本功的?请画出句子。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了你?圈出这个词语。
3.反馈。体会交流阅读后的感受。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纪昌虚心听从老师的教导,立刻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点也不耽搁。第一次已经练得即使用针去刺眼皮也不会不眨一下的程度,应该已经很好了,但听了老师的话,马上二话没说又去练了。)
(2)“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你知道织布机是怎样织布的吗?注视是怎样地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为了练本领,纪昌很有决心,肯吃苦,躺在织布机下,睁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不断快速来回的梭子,这多累呀!可他这样整整练习了两年。多么不容易呀!)
抓住关键词,朗读指导。
(3)“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抓住“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体会纪昌的认真、专心、持之以恒。)朗读指导。
(4)纪昌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练习眼力,这对学习开弓射箭有用吗?讨论疑问,交流看法,从而懂得寓意。
①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②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看来,想要练好本领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自己努力认真地把基本功练得扎实,还要有好老师的指导。
五、课外延伸,懂得生活中的真理。
1.世界伟大的画家达·芬奇学画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出示故事《达·芬奇画鸡蛋》,老师为什么一直要让达·芬奇画鸡蛋?
2.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这个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导入新课。
你说人能起死回生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你知道扁鹊是什么时候的名医吗?把你课外查阅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听。
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受到的启示与大家交流。
4.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并理解这些词语。读正确第5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讨论自读时产生的疑问。
1.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1)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2)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3)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2.扁鹊几次对蔡桓公提出他的病情?出示句子:
(1)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2)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指名读句子,扁鹊对蔡桓公说话的态度是怎样的?尽管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但扁鹊这位神医还是为病人着想,诚恳耐心。
3.既然扁鹊是当时有名的神医,还几次三番向他提出其病情,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他?出示填空:(重组语言,体会蔡桓公心理的变化,从而感受他的后悔。)
当蔡桓公第一次听扁鹊说( ),他( ),他想( )。
当蔡桓公第二次听扁鹊说( ),他( ),他想( )。
当蔡桓公第三次听扁鹊说( ),他( ),他想( )。
当蔡桓公看到扁鹊老远就掉头跑了,他想( )。(穿插)我们来听听扁鹊的解释吧——“皮肤病……”听了扁鹊的话,他想( )。
当蔡桓公浑身疼痛时,他又想( )。
4.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交流自己的看法,谈谈受到的启示。)(蔡桓公太固执己见了,没有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毛病还很轻微的时候就把它治好,制止它,使它不往坏处发展,我们叫——防微杜渐。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是不行的。(防微杜渐和讳疾忌医估计学生不能理解,可由教师讲解。)
四、拓展写话交流。
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