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 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 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5 13: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压强》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选用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课题】:《压强》单元复习
【课时安排】:本章计划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授课类型】:章节复习课
【教学方法】 启发式、引导、回忆、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复习内容分析】
《压强》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内容,它是初中物理课程中一个重要概念,是体现压力作用效果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它会成为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要求只有四条,压强是其中一条,可见压强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多数学生学习本章时会感到困难,原因是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即要有实验探究的思路,又要有理性思维,而学生又缺少压强方面的生活体验,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压强的概念应该包含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液体压强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它是在学习了密度、力、平衡力和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些知识为后面浮力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人类生活在大气层中,依赖大气生存,因此有必要学习大气压强,了解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对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特点的拓展,体现了很多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应用实例。
【学情分析】
本章复习是针对八年级学习完压强的知识设计的,由于本章知识综合性较强,部分学生明显吃力,在复习时特别注意了知识的提炼与归纳。学生对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压强公式的计算、液体压强中的深度出错,应该动手加强练习。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但要注意对学困生和学优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以达到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压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3.通过课堂训练,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2.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
本章的重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压强计算公式和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本章的难点:压力的正确理解、液体压强中深度的理解,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思路】
压强知识其内容大多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灵活性、创新性的特点,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方法的迁移和创新应用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重、难点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以下四个阶段性板块流程:
【复习流程】
本章知识梳理→利用知识点解题方法→重难点例题详解→典型习题练习
一、知识梳理
1. 压力
(1)定义: 垂直 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2)方向:总是 垂直 于被压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物体内部。
(3)作用点: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4)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只受水平外力时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的大小,方向才与重力方向相同。
学生活动: 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压力示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压力与重力)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改变了海绵的 形状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实验中通过观察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中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 甲、乙 两图的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越大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 的大小, 受力面积 的大小。
2. 压强
(1)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
(2)公式:
3.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
a. 减小受力面积 。例:图钉尖端较尖。
b. 增大压力 。例:打桩机、利用重锤钉钉子等。
(2)减小压强
a. 增大受力面积 。例:书包背带较宽、滑雪板面积较大等。
b. 减小压力 。例:卡车限重等。
播放压强计实验视频:
(设计意图:回顾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 相平 ,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差 (选填“好”或“差”),调节的方法是C (选填字母)。
A. 从U形管中倒出适量 B. 向U形管中加入适量水
C.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实验时用U形管两侧液面 高度差 来反映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 大 。实验中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有转换法和 控制变量 法。
(3)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深度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4)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不能 ,理由是:没有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
4. 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受 重力 的作用,且具有 流动性 ,液体内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 。
(2)特点:
a.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相等 。
b.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压强越 大 。
c.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3)公式:。h表示液体深度(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5. 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 相平 的。
(3)应用: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船闸、地漏等。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记忆,进而帮助他们整理基础知识点,以适应中考在本章的考点要求。再通过身边问题实例的探究,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利用知识点解题方法
例: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天水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车。小明的质量为50kg,车的重力为100N,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1㎡,求: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强 (g=10N/kg)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先算压力再算压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三、重难点例题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0.8k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0.3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 kg/m3,g=10 N/kg)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巩固提高,让学生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用中考热点命题方向,让学生更熟悉 2021年中考中本章知识的考试方向)
四、随堂训练,巩固内化
这是本堂课第四板块的教学流程,具体内容包括:
1. 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A、B 是容器内等高的两点。阀门K打开前,A、B 两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 ;打开阀门K,水面静止后,A、B 两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 D )
A. PA=PB PA′=PB′ B. PA=PB PA′>PB′
C. PA<PB PA′<PB′ D. PA>PB PA′=PB′
2. 如图所示,小倩同学用水桶提了11kg的水给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的质量为1kg,桶的底面积是 5×10-2 m2 (桶的厚度不计),桶中水深h为20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0.8×10-3m2 .
(ρ水=1.0×103kg/m3, g =10 N/kg) 求:
(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大?
(2)提水时,手受到的压强多大?
(设计意图: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复习内容,教师掌握复习效果)
五、小结收获,体验成功
学生自主小结,从计算方法、解题技巧等几方面交流在本课复习中的体会和收获,同时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
六、课后作业,安排任务
1、以课本为基础,以物理中考复习指导和试卷为阵地,掌握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
2、完成《压强》第 2 课时的预习任务。
七、板书设计
专题复习 压强(一)
压力:方向
压强:
液体压强:
P=ρgh
液体压强:
先根据p=ρgh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
再根据公式F=PS求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
固体压强: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水,
再根据 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