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学习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难点:核外的电子的运动特点及表示方法。最外层电子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那么原子是实心的吗?他是否可以再分?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原子的结构。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3页完成第1、2题。阅读P54完成第3、4 题
1.原子由居原子中心的------------与-------------构成,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电子带----------------,中子----带电。
2.在原子里:质子数=___________ 数=__________数.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由____ 向___ 分层排布,最小的 _____ 层,最多_____ 层。第一层最多排______ 个,第二层最多_______ 个,最外层最多_______ 个。
4.相对稳定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 原子的构成 展示原子构成示意图。提问: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整个原子是否显电性?为什么?原子核由什么构成?2.在原子里,质子、中子、核电荷数、中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4.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5. 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6.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核外电子的排布 阅读 课本P54~55图文,思考下列问题:1.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 、②圆圈内+表示 、③数字表示 、④弧线表示 、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 )。
四、拓展提升 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 数关系密切,而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 数决定的。
五、当堂检测
1.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
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
(1) 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A、(1)(3)(5) B、(2)(4)(6)(8) C、(2)(5) D、(1)(5)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57页1(1)、(3)、(4)、(5)
八、课后反思
课 题2:原子的结构(第二课时)
班 级:------------- ; 姓 名:-------------------------- ;类 别:-------------
学习目标:1.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难点:离子的形成及表示方法
一、情境导入: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事实上,离子也是。那什么是离子呢?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离子的形成。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5页,完成以下内容。1.离子是指带电的----------(或原子团),是由原子通过------------电子形成的。其中,带正电的原子叫-------------,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离子及形成
展示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
提问:在反应中钠原子是易得电子还是易失去电子?氯原子呢?当他们得失电子后,还呈电中性吗?这样的粒子叫什么?其符号怎么写?意义是什么? 交流讨论:
合作探究二 :相对原子质量
1.展示氢原子的结构和质量,结合教材表3-2。提问:氢原子的质量大小如何 在书写和使用时方便吗?可以怎么办?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交流讨论:
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表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
碳 6 6 6 12
氧 8 8 8 16
钠 11 12 11 23
氯 17 18 17 35
铁 26 30 26 56
小结:1.概念:以 为标准,其它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2.表达式 Ar= ————
3.与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 ,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
四、拓展提升★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的关系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得出与性质 测定出来的,绝对的 比较得出的,相对的
数值与单位 非常小,有单位“千克” 大于1,有单位“1”
单位符号 kg “1”(一般不写)
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一个标准碳原子质量(kg)的十二分之一
五、当堂检测 1.查表列式计算碳、氢、氧、铁等的相对原子质量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书本58页第2题 八、课后反思
课题 3元素 第1学时
班 级:------------- ; 姓 名:-------------------------- ;类 别:-------------
学习目标: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情境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各种元素,如加碘盐、含铁酱油等这里的碘、铁等都是元素,二氧化碳的氧和碳,水中的氢和氧也是元素,那么什么是元素呢?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59页到60页,完成1---4题 1.元素是------------(即-----------------)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和--------------的种类都不变。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密切相关。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 表格一
原子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 6 6 6 12
碳原子 6 7 6 13
碳原子 6 8 6 14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
碳 原 子 结论
异
同
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这样的原子都是 。2.原子中的 都是6,而 、 不同,是不同的 。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阅读:P60图3-17资料,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 、 、 。
【探究质疑】1.根据P59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四、拓展提升: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元素
区别 原子是---------概念,既讲---------又讲----------- 元素是---------概念,既讲---------又讲-----------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
五、当堂检测1.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2.元素的种类决定于(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