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15: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杀身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大意: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应该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
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大意: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
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舍生取义
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
又号浮休道人。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南宋末年,全力抗敌,兵败
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
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
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
感人至深。
代表作《正气歌》、《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我遭遇辛苦的原因是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所致;
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首联交代了什么?表露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只写了通过科举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来进行高度概括。
感情:有个人坎坷不幸的悲痛,但更多的是国破家亡的悲愤,也有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己的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无所依托,时起时沉。
※颔联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
比喻:国家如风中柳絮,破败飘摇;
自己如雨中浮萍,身世浮沉。
这两句承上继续抒写国家的苦难的个人的坎坷,透露出诗人凄酸苦楚的内心世界。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当年撤退,在惶恐滩头诉说国运的惶恐,
如今被俘,在零丁洋上慨叹朝廷的零丁。
  
※颈联在写法有什么特点?
用地名和感情巧妙相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心光照史册。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什么手法?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直抒胸臆的手法。
元灭南宋后,文天祥宁死不降。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了一首遗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成仁和取义的思想分别出自孔子和孟子,两种思想一脉相承。文天祥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写进了自己的遗诗中,充分体现了他为国家和民族而不怕牺牲的浩然气节。文天祥用自己的一生高度诠释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真谛!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余。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惶恐滩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1、解释下列词。
汗青:_____________ 
干戈:______________  
寥落: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高度概括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
个人命运的一句是( )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从忧愤悲苦到慷慨激昂的转变,这体现在哪一联?( )
A.第①联    B.第②联   
C.第③联    D.第④联
4、在第②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夸张




5、第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作者文天祥怎样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