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16: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13 精卫填海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也保存了不少的神话。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共工撞天、羿射九日等。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īn )于东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
少女:小女儿
译文:她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做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于:介词,在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故:因此
译文:女娃在东海游泳,淹死在里面回不来了,最后变成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衔:叼着,衔着
之:的
以:表示目的,用来
堙:掩埋
译文:嘴里常常衔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头,用来掩埋东海。
异义词
 
少女:1.文中指小女儿。  
 
2.现代汉语中指年轻未婚女子。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小故事。
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投到海里,一心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
第二课时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你是一只小小鸟,
本为炎帝女娇娇,
立志填海不动摇,
恒心惊天地,意志冲九霄,
感化多少人,激励几代朝,
我唱只歌儿献给你,
你的精神常在永不老。
精卫
  原文    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阅读链接:
鲧禹治水——《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①窃帝②之息壤③以堙④洪水,不待帝命⑤。帝令祝融⑥杀鲧于羽郊⑦。鲧复⑧生禹,帝乃命禹卒⑨布⑩土以定九州 。"
1.鲧(gǔn):人名,禹的父亲。
2.帝:指天帝。
3.息壤:一种神土,传说这种土能够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故名。息,生长。
4.堙(yīn):堵塞。
5.不待帝命: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
6.祝融:火神的名字。
7.羽郊:羽山的近郊。
8.复:通"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鲧腹三年后自动裂开,禹乃降生。
9.卒:率领部下。
10.布:同"敷",铺陈,即陈设,布置。
11.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西汉以前认为禹治水后划定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