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同步测试(共5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同步测试(共5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6 21:58:5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1课时)
1.海蜇和珊瑚虫排出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肛门 B.口
C.胞肛 D.体壁
2.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无脊椎动物类群。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
A.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身体有无分节 D.体表有无外骨骼
3.具有“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些特征的动物类群是(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软体动物
4.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和猪肉绦虫相同的结构特点都是______器官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蛔虫中,雌虫和雄虫的大小形态都略有不同, ______(雌虫或雄虫)的形态较小,而且尾部是 ______。
(2)涡虫身体的胚层数是_____层(数字),其中_____发育成肌肉层,属于 ______ 动物。
(3)水螅身体的胚层数是 ______ 层(数字)。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海蜇和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
2.A 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呈两侧对称,A正确。水螅和涡虫都是多细胞的动物,B错误。水螅和涡虫的身体都不分节,体表都无外骨骼,C、D错误。
3.A 解析:具有“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这些主要特征的动物类群是腔肠动物,A正确。
4.(1)生殖 雄虫 弯曲 (2)3 中胚层 扁形 (3)2
解析:(1)猪肉绦虫是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猪肉绦虫的每个妊娠节片中含有5万多个受精卵;蛔虫是线形动物,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大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可见蛔虫和猪肉绦虫的生殖器官都很发达,与寄生生活相适应。雌蛔虫略粗,尾部不翘曲,雄蛔虫形态较小,尾部相对要细一些且带卷曲状。(2)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扁形动物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可以分化形成肌肉层。(3)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1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2课时)
1.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很多各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 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C. 软体动物的身段比较柔软,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 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2.河蚌的贝壳是由何种结构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
A. 河蚌的外套膜 B. 河蚌的足
C. 河蚌的内脏 D. 河蚌的出水管
3.下列选项中全是软体动物的是(  )
A. 河蚌、蚯蚓、蜗牛    B. 田螺、河蚌、乌贼
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蚯蚓、田螺
4.环节动物不同于线形动物是因为其(  )
A. 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B. 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
C. 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柱形
D. 环节动物的身体细长
5.软体动物中有很多成为人工养殖的对象,______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总量名列世界第一。软体动物有很多种类对人类有益,不过,有些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例如,_____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6.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______大类群,总数超过______种。柔软的身体表面有______,大多具有______,其运动器官是______,运动器官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大多软体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A.软体动物有很多种类可食用,如河蚌、钉螺等,A不合题意;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水生的有河蚌、章鱼等,陆生的有蜗牛,B不合题意;有些软体动物的贝壳已退化,如章鱼、乌贼,C符合题意;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除蜗牛外,其它的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D不合题意。
2.A 解析:河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背缘绞合,腹部分离,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当我们掰开一个河蚌的壳后就可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珍珠层是由外套膜全部表面分泌的珍珠质而构成的,从以上可看出贝壳形成与外套膜有关。故A符合题意。
3.B 解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贝壳,以足为运动器官。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水螅是腔肠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田螺、河蚌、乌贼、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故B符合题意。
4.A 解析: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而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使身体运动更灵活,故A正确。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都有口有肛门,故B错误。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细长,都是线形动物的特征,故CD错误。
5.中国 钉螺
6.二 10万 外套膜 贝壳 足 斧足 腹足 腕足 鳃
1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4课时)
1.下列不属于我国著名“四大家鱼”的中(  )
A.青鱼     B.草鱼     C.鲫鱼    D.鲢鱼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属于鱼类的是(  )
A.娃娃鱼    B.鱿鱼     C.鳄鱼     D.草鱼
3.下列不属于南海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
A.有效控制幼鱼的捕捞
B.保护海洋动物的多样性
C.有利于鱼类等水生动物在春、夏季节的繁殖
D.渔船、渔民可得到休整,为继续捕捞做好准备
4.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5.小华的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在许多已死的鱼中,她迅速判断出鱼是否新鲜的依据是(  )
A.体表湿润   B.鳃丝颜色鲜红   C.鳞片完整   D.体表无伤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更好地说明鱼儿为什么不能离开水,制作了模型鳃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模型来做实验的方法叫做______实验。
(2)甲图是模型鳃在水中,鳃丝呈展开状态,所有的鳃丝都能与水进行_____。而乙图是模型鳃离开水后,由于______粘结在一起,大量的鳃丝不能进行气体交换,鱼会因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
(3)此实验通过对比模型鳃在水中与离开水这两种状态下对气体交换的影响,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此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2.D 解析: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鱿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鳄鱼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草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
3.D 解析: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每年的夏季,南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渔作业。采取休渔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4.B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进入鱼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流出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5.B 解析: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
6.( 1)模拟 (2)气体交换 鳃丝 (3)能 (4)水
1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5课时)
1.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心脏四腔 ⑤体温恒定 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鸟类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气囊     B.气管    C.肺    D.肺和气囊
3.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青蛙    B.老鹰    C.猫   D.乌龟
4.观察下图,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观察图中所示,鸟的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中所示,鸟的前肢变成 ,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 。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 产生飞行的动力。
答案和解析
1.A  解析:①体表有羽毛,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②前肢变为翼,适于飞行生活,这一点也与其它动物不同,如哺乳动物是体表被毛,但不是羽毛;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适于飞行,这点也是其它动物所不具有的;而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等不属于鸟类所特有的特征。
2.C  解析:鸟类除具有肺外,还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主要的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和骨的空腔中。鸟在休息时,主要靠肋间肌及腹部肌肉的运动,在肺部进行呼吸。当飞翔时,则主要靠胸肌的运动进行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一种特殊呼吸方式。所以,鸟类无论在飞行时还是静止时都是用肺呼吸。
3.B  解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如鸟的骨骼的特点就利于飞行,鸟类的骨有的很薄,有的骨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腔内充满空气,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可见老鹰的骨骼特点适合做骨笛。
4.(1)流线  (2)翼  (3)体重 龙骨突 胸肌
1第二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6课时)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体表被毛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C.胎生,哺乳    
D.以上都是
2.家兔与食草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A.体表被毛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D.有发达的犬齿
3.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建立假设: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Ⅱ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③获取证据:
村民甲的证据:Ⅰ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民乙的证据:Ⅰ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________(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故选D。  
2.C 解析:家兔的体表被毛和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等与其食性无关,AB错误;家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C正确,D错误。
3. ①该“动物”到底属于哪类动物?
③Ⅰ身体呈鱼形;Ⅱ生活在长江口
Ⅰ有肺等器官;Ⅱ怀有已死亡的幼体
④村民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