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
1.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 运输二氧化碳 B. 运输氧气 C. 运输养料 D. 运输废物
2.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3.血液的组成包括( )
A. 血细胞和血浆 B. 红细胞和血细胞
C. 血小板和血浆 D. 血浆和红细胞
4. 小明同学到医院里做了血常规化验,医生诊断为扁桃体炎,请问判断依据是血液里哪一
种血细胞增多(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红蛋白 D. 血小板
5.王源不小心把手指划破了,过了一段时间伤口就止血结疤了。与上述现象有直接关系的
是( )
A. 血红蛋白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血小板
6.某人血常规报告单显示其白细胞数值偏高,可以判断此人很可能患有( )
A. 炎症 B. 血栓 C. 贫血 D. 营养过剩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由血红蛋白的特性而决定的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故选B。
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察血涂片。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比红细胞大,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数目最少,故不符合题意。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数目最多,故符合题意。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形状不规则且无细胞核,数目较多,但比红细胞要少,不符合题意。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的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但是在显微镜下却看不到血浆,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 解析:血液分层后: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因此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故选A。
4.B 解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患扁桃体炎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故选B。
5.D 解析:血小板的作用是凝血和加速止血,所以偶尔手或腿等不小心被蹭伤出血,一段时间后,伤口就不再流血,这是血液中血小板成分起到止血作用。故选D。
6.A 解析: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多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红细胞过少或其中的血红蛋白过少时会患贫血;白细胞过多说明有炎症;血小板过少会止血困难。此人白细胞高于正常值,所以可以判断此人可能患有炎症。故选:A。
1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
1.每个健康公民,都应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通常一次献血量为( )
A.20~30 mL B.200~400 mL
C.1000 mL D.2000~3000ml
2.医院妇产科产房内有一产妇急需输血,她本人的血型为AB型,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何
种血型的血液(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3.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我国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只要有意愿,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4.抢救大量失血病人要输血,输血要输同型血,否则会导致( )
A.受血者的血浆凝集成团
B.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成团
C.受血者的血细胞凝集成团
D.献血者的血小板释放一种物质,使血液凝集成团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故选B。
2.D 解析: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万不得已才实行异型血之间输血,且要少而慢,大量输血实行同型输血。可见D符合题意。
3.D 解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半世纪以来,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
10.B 解析: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堵塞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可见B正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