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7 08: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步练习
一、我来选
1.真菌、细菌对自然界最重要的作用是( )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2.枯草杆菌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它能分解上述水果中的某物质产生能量,这种物质是(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3.肺炎双球菌侵入人体气管及支气管上皮黏膜,引起咳嗽,肺炎双球菌营养方式为( )
A.寄生 B.腐生 C.自养 D.三者均不是
4.地衣被称为“拓荒先锋”,它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斑块,是由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构成,这两种生物是( )
A.细菌和藻类 B.真菌和藻类
C.细菌与苔藓 D.真菌与苔藓
5.人体与大肠内的细菌可以“和平相处”,人体为细菌提供营养,细菌也可以制造一些物质被人利用,这些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6.海底中有一种生物叫寄居蟹,它能躲进空螺壳安家,另一种生物叫海葵,也会附着空螺壳表面,海葵为寄居蟹提供保护,寄居蟹带着海葵移动,以便获取更多食物,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理由是( )
A.是共生,因为它们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
B.是共栖,因为它们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不相互依赖,一旦分开都能独立生活
C.是寄生,因为海葵寄生寄居蟹表面,获得现成有机物
D.是腐生,因为二者都以海螺遗体为生
7.玉米得玉米瘤黑粉病时,玉米蕊上充满黑粉而无籽粒,这种病形成是由于( )
A.细菌 B.真菌 C.藻类 D.寄生虫
8.细菌、真菌在分解自然界的有机物时,产生的物质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三者均是
9.细菌、真菌分解自然界中的有机物时,利用了其中的能量,这些能量最初的源头是( )
A.化学能 B.光能 C.热能 D.电能
10.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但利用细菌处理时,需向水中大量通气,原因是( )
A.说明污水中有机物必须先经过通气形成均匀混淆液体才能被细菌分解
B.说明水中细菌是需氧细菌
C.通入空气是杀死除细菌外其他的微生物
D.因为氧气本身就能分解有机物
11.细菌、真菌在物质环境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分解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真菌分解有机物时得到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食物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C.由于细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可以被生产者利用,所以能量又从生产者流向了分解者
D.细菌和真菌可以非常容易地分解一切有机物,获取其中的能量
12.经常不刷牙或刷牙不认真的人的口腔里常有细菌滋生,有的附着在牙齿上的细菌造成人患龋齿,有的感染口腔,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
A.自养 B.寄生
C.腐生 D.有的寄生,有的腐生
二、我能判断
13.由于细菌、真菌以现成的有机物为生,所以是消费者。( )
14.细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所以细菌、真菌对人一定是有利的。( )
15.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于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
16.种植豆科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
17.“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虫草菌”的真菌侵入到某些蛾的幼体中生长发育的结果,营养方式是寄生。( )
18.脚癣也叫脚湿气,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
19.地衣是一种藻类与一种真菌的共生体,而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则是寄生关系。( )
三、我会做
20.农药的化学性质一般比较稳定,能够在土壤中残留较长时间,农药能不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 解呢?科学家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土壤,并混匀分别装入一些相同容器,并分两组:甲组进行高压灭菌,乙组不灭菌,然后向两组容器内的土壤喷施等量的“敌草隆”,然后把两组容器放入温箱培养,请回答:
(1)你预测甲容器内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容器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和乙两组容器,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
21.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者,在自然界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它们分解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前者被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制造成_____________,后者则是植物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22.根瘤菌是一类单细胞、无成形细胞核的微生物。当豆科植物幼苗长出后,土壤中与该种豆科植 物相适应的根瘤菌就侵入根内。根瘤菌在根内不断繁殖,并且刺激根内的一些薄壁细胞分裂,进而组织膨大,形成根瘤,豆科植物制造有机物,一部分供给根瘤菌,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作用供给豆科植物氮,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1)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瘤菌是_______________菌,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养。
(3)植物通过根瘤菌得到肥料与大量施用化肥相比,优越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3.有一些细菌、真菌能侵入人体,导致人体多种疾病。如一类真菌侵入人的指甲形成灰指甲。但也有一些细菌、真菌能够与人和平相处,如人体肠道内的一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益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前一类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后一类与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上事例说明细菌与人类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事例都说明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靠从人体内获取现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维持生活。
24.在农村,给土壤施肥时常施农家肥,即人类的粪便,虽然与化肥相比,肥效慢,但持续时间长。与大量施化肥相比,农家肥更加环保。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家肥内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是细菌、真菌这些分解者所必需的。
(2)细菌、真菌分解结果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前两者是植物必须从土壤中获取的
(3)为什么施农家肥肥效持续时间长?
(4)松土对发挥肥效有好处还是有坏处?为什么?
答案
一、1.D 2.A 3.A 4.A 5.D 6.B 7.B 8.D 9.B 10.B 11.A 12.D
二、13.× 14.× 15.× 16.√ 17.√ 18.√ 19.×
三、20.(1)不能分解“敌草隆”能分解“敌草隆” (2)土壤中微生物能分解农药 (3)乙 甲 21.分解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光合有机物
22.(1)共生 (2)细 异 (3)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
23.(1)寄生共生 (2)有的对人有益,有的有害 (3)异养 有机物
24.(1)有机物 (2)水 无机盐 二氧化碳 (3)细菌、真菌分解农家肥中的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是逐步释放出来的。(4)有益,为土壤中的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也提高了根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