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 》课件(第二课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 》课件(第二课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18: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12.古诗三首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课 第二课时
明诗意
题目 社会现实 诗人心情 诗人行为
《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九州不同


把杭州作汴州


万马齐喑


复诗境
这三首诗是如何具体描述国家现实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己亥杂诗》
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说说看,当时“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具体是怎样的?(百姓、官员......)
复诗境
复诗境
清朝有一个著名的文字狱,起因听上去令人啼笑皆非。一位叫徐骏的读书人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结果被人告发,说徐骏思念明朝,诋毁清朝,结果作者被雍正处斩,还牵连了一大批读书人。这就是清朝文字狱中具有代表性的“清风明月案”。
复诗境
满清十大酷刑包括但不限于剥皮、腰斩、车裂、凌迟、缢首、宫刑、插针、烹煮、活埋、灌铅、抽肠、骑木驴。
它们并不一定都是满清所发明,却是满清所用最为频繁,主要用于满清大屠杀,尤其是对汉、蒙及其他南方民族。“十大酷刑”也只是一个名目,其涉及的酷刑数量远不止十个。
很多刑罚的产生不是针对罪犯的,而是统治者用来巩固执政地位或是纯粹玩乐的,体现出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复诗境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有一种征服者普遍的自大感,但是他们面对汉族几千年的汉文化,又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他们最怕汉人看不起满人,也绝不允许被他们武力征服的汉人在文化上歧视满人,所以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特别容易草木皆兵,敏感猜疑。这种军事上的自满和文化上的不自信综合在一起,导致了清朝统治者将汉人中的读书人视为洪水猛兽,严加提防,甚至不惜用血腥的手段和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清除,这就是文字狱频发的根本原因。
复诗境
想象一下:
1.辞官前龚自珍会怎么想?
2.辞官时龚自珍会怎么说?
l--ll-- ll---l-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ll---ll l-l-l--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示儿》
《题临安邸》
“九州不同”
“把杭州作汴州”
小组合作:
①小组交流:“九州不同”的情况下祖国山河、百姓和抗金官兵等会面临怎样的情况;皇帝和达官显贵们在“九州不同”的现实中又有什么反应,他们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
②小组每位成员任选一个方面整理“九州不同”的资料。
③做好小组全班交流的准备。
复诗境
复诗境
靖康元年,金国发兵入侵北宋。在求和派的主张下,北宋朝廷不断让步,而金军则步步紧逼。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被金军所破。皇帝宋徽宗、宋钦宗、后妃等400余人被俘虏、侮辱,城内的金银财宝、布帛、骡马,均被洗劫一空,人民遭金军摧残的更是不计其数。北宋两位末代皇帝后来在金人的囚禁下死于北方。自此之后,南宋主战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一轮波澜壮阔的抗金战争。
金兵入关
复诗境
南宋初年的宰相秦桧于公元1141年,解除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下狱,并于当年除夕前夜(公元1142年1月28日)杀害了岳飞父子。其余所有曾支持过岳飞,坚决抗金的文官武将,也都被纷纷贬斥。
抗金官兵
祖国山河
复诗境
复诗境
一万四千多名北宋遗民被押北上,他们长途鞍马,风雨饥寒,死亡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妇女儿童不能骑者,沿途丢弃,到四月抵达燕山时,死亡人数过半。从此,北宋的遗民背着亡国奴的身份在金朝的统治下苟且偷生。他们被抓去当奴隶,用铁索锁住,与牲畜一般,标价出售。金国的奴隶主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不仅没有任何平等权利,就连生命也掌握在奴隶主的手中。他们搜刮民财,人民本来就在战火中难以生存,被逼无奈,卖儿卖女,甚至还被收取“卖儿税”,百姓苦不堪言……
复诗境
统治者
复诗境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悟诗情
-l---l-
---ll--
-l--ll-
l-----l
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长期过着逃难生活,在家里又受到很多的爱国教育,早就树立了抗金复国的思想。公元1163年,陆游替张浚(南宋的抗金名将)策划北伐,不幸北伐失败,被罢免了官职。公元1170年,陆游到四川去参加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军队,因为他始终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招致了当权派的忌恨,最后连地方官也丢了。在陆游85岁时,听闻朝廷北伐彻底失败的消息后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一病不起。
悟诗情
悟诗情
示儿(宋)陆游
ll--ll-
死去元知万事空,
l--ll--
但悲不见九州同。
--ll--l
王师北定中原日,
-l-lll-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陆游虽悲愤遗恨,但又有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期待,悲中有壮。如此深沉的思想和情感却以朴素、平淡的语调说出,更显动人的力量。
概诗艺
《题临安邸》全诗不用典故,篇幅极短却内容丰富,语言平易却忧愤深沉。构思巧妙,措辞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
《己亥杂诗》全诗感情激越,想象奇特,兼用比喻手法。诗人借题发挥,有力地抨击了昏庸的统治,反映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满腔爱国热情跃然纸上。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示儿(宋)陆游
ll--ll-
死去元知万事空,
l--ll--
但悲不见九州同。 --ll--l
王师北定中原日,
-l-lll-
家祭无忘告乃翁。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l---l-
山外青山楼外楼,
---ll--
西湖歌舞几时休? l-----l
暖风熏得游人醉,
-l--ll-
直把杭州作汴州。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l--ll--
九州生气恃风雷,
ll---l-
万马齐喑究可哀。 ll---ll
我劝天公重抖擞,
l-l-l--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课有尽,学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