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 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褐海燕的速度可达300km/h,是当之无愧的运动冠军。它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
A.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B.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客机飞行的速度
2. 一辆新概念汽车Pivo正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程6km,所用时间是10min,则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 )
A.60m/s B.60km/h C.10m/s D.10km/h
3. 单位换算常采用“等量代换”,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25cm=25cm×0.01=0.25m B.25cm=25cm×0.01m=0.25m
C.25cm=25×0.01m=0.25m D.25cm=25×0.01=0.25m
4. 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25m/s B.8m/s C.6m/s D.7m/s
5. 一列队伍长50m,行进的速度为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的第一个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个人离开桥,总共需要的时间为( )
A.40s B.50s C.60s D.80s
6. 周末,小明和妈妈在公园匀速骑双人自行车游玩,如图所示。以公园里的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必须以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C.不能选取地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为参照物来说明物体是静止的
D.匀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7. 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10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6s和1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11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
A.关卡4 B.关卡3 C.关卡2 D.关卡1
8.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乙运动时间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 )
A.3∶1 B.5∶3 C.5∶9 D.9∶5
9. 小杜同学坐在行驶的火车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他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
C.他相对于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D.他相对于火车内走动的乘务员是静止的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也越长
B.运动时间越长的物体,它的路程也越大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D.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11.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12. 甲、乙两辆玩具小车运动的s t图象如图。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8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0.6m处 B.甲车速度是0.1m/s
C.甲乙路程相同 D.甲车速度是乙车的2倍
二、填空题
13.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木块的长度,精确程度更高的尺子是______(填错“A”或“B”),用A来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14. 如图是小球从空中落入水中的频闪照片,每块瓷砖高为6cm,每隔0.1s拍摄一次,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为参照物,瓷砖是______(选填”静止““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小球从B到D位置速度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过C点的速度为______m/s。
1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由图可知1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m;若乙和丙运动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
16. 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做图与实验题
17. 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原理:根据___________公式进行测量;
(2)选用的器材除小车、木板、垫块和金属挡板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_;
(3)测得小车通过AB段时间,通过AC段时间,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___;(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
18.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主要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符合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___
A. B. C. D.
(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
19. 小华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C、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D、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______和______;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_____;
(3)小华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多选)
①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②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③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④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四、计算题
20.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合多少千米每时?
(2)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若司机酒后仍按原速行驶,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写出解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