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同步检测卷-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 眼睛 B. 放大镜 C. 望远镜 D. 显微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沿光具座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调节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看到( )
A. 缩小的实像 B. 放大的实像 C. 缩小的虚像 D. 放大的虚像
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那么( )
A.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B. 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C.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 D. 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
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A.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
A. 透镜甲的焦距为 B. 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
C.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D. 光屏移动的距离
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 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则可使用的光学元件( )
A. 一定是平面镜 B. 一定是凸透镜 C. 一定是凹透镜 D. 可能是凹透镜
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以外 B. 恰为 C. 以内 D. 略大于
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此时在刻度线间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 将蜡烛移到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C. 将蜡烛移到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 上述分析均不正确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是凹透镜 B. 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 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 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 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一幅如图甲所示的漫画立在桌面上。小霞把一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小霞观察分析:装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横切面中间厚、边缘薄,起到 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作用,使图片横向放大、颠倒,透过水杯看到的是老鼠的 填“实”或“虚”像,此时老鼠到玻璃杯的距离满足 填“”或“”。
如图所示的是一玩具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则物镜的成像情况与 相同,目镜的成像情况与 相同。均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 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用 透镜片做的眼镜。
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如图所示,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凸透镜的焦点为,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是光源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经过了凸透镜焦点。请作出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请画出图中两条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凸透镜的焦距是,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
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_________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或“完整烛焰的像”。
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把光屏移动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的_________像。
向水凸透镜内___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___填“前”或“后”。
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镜是_________透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略
2.【答案】
【解析】解:
由图可知此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凸透镜焦距,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则,由凸透镜成像的“静态”规律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或由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知,凸透镜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答案】
【解析】解:
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说明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是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4.【答案】
【解析】略
5.【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的,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则,故A错误;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此时的像距减小,则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减小了焦距,所以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故B正确;替换乙后,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由于不知道乙透镜的焦距的大小,所以无法判定光屏移动的距离,故D错误。
6.【答案】
【解析】解:
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
投影仪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故C错误;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故D错误。
7.【答案】
【解析】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平面镜、凹透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题图所示的改变。故选D。
8.【答案】
【解析】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胶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
9.【答案】
【解析】略
10.【答案】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根据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故A错误;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也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C错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D正确。
11.【答案】凸;
发散;
【解析】略
12.【答案】凸透镜;
实;
【解析】略
13.【答案】照相机;
放大镜;
【解析】略
14.【答案】强
凹
【解析】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增强,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延迟会聚,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5.【答案】凸;
缩小;
变大;
【解析】略
16.【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略
17.【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略
18.【答案】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19.【答案】缩小;照相机;完整烛焰的像;等大;没有
【解析】凸透镜的焦距,物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手指遮挡部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变少,其他光线的折射情况不变,像会变暗淡一些,但像是完整的。
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会看到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虚像在光屏上无法呈现,故光屏上没有这个像。
20.【答案】缩小;实;注入;前;凹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对光的偏折程度大,为模拟近视眼,应向水凸透镜内注入适量的水;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后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面了;若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在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可以通过凹透镜矫正。
第8页,共9页
第7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