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5 20:5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教材:《登泰山记》是一篇典型的游记,本文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移步换景,条理清晰,叙述简洁,详略得当,生动形象。因此,把教学目标锁定在鉴赏文中精彩的写景上,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鉴赏文本的同时能领悟到文章蕴含
2.学生: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且本文阅读难度不大,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读懂文章,整理文言知识。因此,该教案重在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趣味性的任务中学习作者写景的手法,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学生能够翻译出“阴、乘、限”等文言字词。
2.创设生活情境,研读课文,学生能够画出作者登泰山的路线图,学习移步换景的游记写法。
3.借助情境写作鉴赏文本,赏析“泰山日出”的景物描写片段,学习借鉴作者多角度描写的技法,能说出作者托物言志中所言之志。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主研读课文,画出登山路线图,学习移步换景的游记写法
2.难点:赏析景物描写片段,学习借鉴作者多角度景物描写的技法,理解作者藏而不露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诵读法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具:ppt、任务卡
七、课前预习:
借助工具书,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疏通字音,把不理解的词圈点勾画,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八、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新课学习
1.引导学生背诵杜甫的《望岳》
2.教师引入:我们因杜甫的《望岳》,欣赏过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壮阔美景,感受过“一览众山小”的自信与豪迈。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姚鼐的脚步再一次登临泰山。
(二)情境创设,任务布置
寒假将至,你和几个同学约好寒假去游览泰山,你作为领队,请完成两个任务:
1.根据文本内容绘制你们本次登泰山的游览图并写好解说词。
2.临行前,天气预报泰安地区将有大雪,有同学以“雪中泰山没什么看头和雪天登山不安全”为由打退堂鼓,请你以领队的身份写一篇文章劝说同学如期前行。
活动一:细读文本,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时标记的生字词,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绘制游览图,教师点拨。
学生小结:
(1)汶水西:西,名作状,向西
(2)其阴:阴,山的北面
(3)自京师乘:乘,冒着
(4)越长城之限:限,界限
活动二:小组合作自主品读“泰山日出”片段,欣赏雪中泰山之美并用语言描绘出来,用“美”来说服想放弃登山的同学。
1.点拨:
(1)学生先自由品读,然后朗读、品味、交流。
(2)结合以往所学知识从炼字、修辞、写景的角度、写景的层次、意境等方面选择角度赏析。
2.教师巡回点拨后,小组讨论,教师梳理,预设学生赏析的主要内容有:
(1)炼字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负”字凝练传神地写出了青山背负积雪的情景,赋予静态的青山
以人的动态 ;“烛”字形象 、生动地描绘出积雪出色地焕发出的光彩。
②“半山居雾”中的“居”是停留的意思.形象地把动态的雾写成了静态。
③“大风扬积雪击面”中的“击”字准确地 写出了风雪之大 、之猛 。
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承”字传神地烘托 出日出的壮丽。
(2)修辞
①拟人:“苍山负雪”、“半山居雾”分别把山与雾拟人化 ,写出山静中的动态 ,雾动中的静态 。
(点拨:此处加引号句既用了拟人的修辞,又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② 比喻:
“半山居雾若带然”把山腰间停留着的雾比喻成飘带,用喻新奇、贴切,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白若樗蒲 ”比喻目观以外诸峰在云海之 中的形态,以其矮小反衬 日观峰 的高峻 ,贴切精当
“皆若偻”这一比喻既写出西南诸峰的特点,又反衬了日观峰的雄峻
(3)多角度写景
“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徕如画”是远望之景,“半山居雾若带然”是俯视之景。作者由远及近 ,由上而下立体地写出夕照图的景象和全貌。
(4)多层次写景且紧抓景物特征
日出前 :“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自若樗蒲 数十立者,山也 。”准确写出 日出前风雪交加、云雾弥漫的特征。
日出时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紧抓“变”的特点,不断变化的色彩描绘出日出时多姿多彩、雄伟壮丽的景观 。
日出后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丰富了画面的色调 。渲染了日出后辽阔的境界。三个层次,以时间为序,层层推进,使日出过程的画面呈现色彩感
(5)意境 (ppt插入图画)
两幅画充满了诗情画意,生动描写出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多姿多彩的景观,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师小结:
凡写景类的文段均可以从炼字、修辞 、写景的角度 、写景的层次 、意境和相关的表达技巧等角度加以鉴赏
3.多样诵读:
(1)品读过程中,组内成员可扮演领队和想放弃登山的同学,“领队”需结合文本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泰山日出”的美描绘出来,说服同学按原计划登山。
要求:先诵读有感情的文段,再组织语言有感情的描绘出来。
(2)在品读文本后,各小组间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先根据所体会到的情感选择配乐,自主练习后进行比赛,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想象自己是作者,读出历尽艰险登上山顶之后,内心的满足、喜悦。教师点评。
(三)组内自主分工合作,汇报成果
1.小组各成员分工负责绘图、撰写解说词、撰写劝说文、讲解等任务。
2.完成后小组成员交流完善成果,整理进行展示汇报。(ppt展示游览图,解说词略)
3.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及学习成果进行点评。
九、拓展延伸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虽无明显的道理出现在文中,但却蕴含了一定的哲理,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吗?
(一)从登山的时间、环境、目标中分析
预设:
1.时间:作者在风雪交加的寒冬腊月千里迢迢,来泰安登泰山,他选择的登山时间是在十二月丁未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八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年终祭祀守岁之时。作者选择了一年中最特殊的时间段登山。
2.登山的道路环境:“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迷雾”,就所见而言,会使游者难辨方向。作者选择了一年中最艰难的环境登山。
3.目标:泰山是五岳中的东岳,山处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也曾在这里“一览众山小”。作者选择攀登的是最具文化意义的泰山。
(二)特殊的时间,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泰山,那么这特殊的登山背后藏着怎样的感情呢?(ppt展示写作背景)
预设:
1.作者辞官之后登泰山,可以说是调节心情;两天一夜,跨越最难攀登的石磴,是意志的磨练,更是为了追寻理想。
2.日出,是一天中的辞旧迎新,姚鼐等待的是新年的第一轮日出,这是一年中的辞旧迎新。当他认识到道不“可济于众”时,选择了辞官,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去“济众”。刚辞官的姚鼐,不远千里,冒着严寒,特意来到泰山看这与众不同的日出,这日出也是姚鼐人生道路上的辞旧迎新。
(三)引进古今活水,感悟人生的哲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获得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结合自己的积累说说古今中外包含这一哲理的名言名句。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
1.高则诚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2.王国维 :苦尽甘来治学三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
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
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干百度 ,蓦然 回首 ,那人却
在 ,灯火阑珊处 。
(四)再次齐读泰山日出片段,感受作者笔下的美景和景中蕴含的深情。
十、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分享学完本课的感受。
2.教师总结:全文五百余字,却描绘出许多壮观的场面,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将泰山的美和文化意蕴呈现给了我们,今天我们阅读此文,仍能感受到作者那颗热爱祖国名山大川之心。
十一、作业布置
《登泰山记》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结合你的阅读体会,思考本文在选材和语言上的特点。
十二、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