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练习卷(word 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练习卷(word 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06 19: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A 振动 B 震动 C 振动频率 D 跳动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发声方式,一些昆虫通过( )发声。
翅膀摩擦 B. 鸣管振动 C. 声带振动 D. 舌头与嘴唇摩擦
不同方位的小朋友都能听到上课铃声,这说明声音朝( )传播。
A.七上八下 B.四面八方 C.前后 D.左右
弹拨钢尺,( )发出声音。
A.空气振动 B. 钢尺振动 C. 骨膜振动 D.桌子振动
在耳朵的构造和功能中,耳廓主要负责( )。
传递声波 B.收集声音
C. 传递声音信号 D. 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音乐会 B.摇滚乐 C. 汽车喇叭声 D.建筑工地施工的声音
( )是描述声音的强弱。
音调 B.音量 C.音色 D.音频
以下哪个是保护我们听力的正确做法( )
不长时间佩戴耳机 B.经常在嘈杂的地方读书
频繁的掏耳朵 D. 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乐
调节电视机里面的声音,是改变声音的( )
音调 B.音色 C.音频 D.音量
敲鼓时,用力大时,音量就( ),用力小时,音量( )。
A.大,小 B.小,大 C.高,低 D. 低,高
距离越( )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比较强。
远 B.近 C.高 D.低
当我们说男高音和男低音时,是说他的( )。
音色 B.音调 C.音量 D.音频
( )的物体,发出声音时的音调就越高。
长、细、紧、薄 B.短、薄、紧、细
C.长、粗、松、薄 D.短、厚、松、细
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A.空气 B. 真空 C.固体 D.液体
( )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噪声 B.废气 C.废水 D.废音
声音的音量与( )与( )有关。
用力的大小;距离的远近 B.用力的强弱;距离的高低
C.振动的幅度;距离的远近 D.用力的大小;振动的幅度
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尺子,会观察到尺子做( )的运动。
A.不规则 B.左右方向 C.一个方向 D. 上下方向的往复
18、一名同学轻敲桌子,另一名同学这样( )的效果最好。
A.站着听 B.坐直着听 C.都一样 D.耳朵贴着桌面听
19、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鼓膜的作用是( )。
传递声波 B.产生振动 C.产生神经信号 D.报告大脑
敲鼓时,鼓发出声音是因为( )。
A.鼓槌振动 B.鼓面振动 C.空气振动 D.骨膜振动
唱歌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频率( )。
变慢 B.变快 C.变大 D.不变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停止振动,就不会发声了
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
使用“土电话”时,要将棉线( ),听到的声音效果最好。
缠绕 B.放松 C.拉直 D.没有影响
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一无二的,即每个人说话的( )不同。
音量 B.音色 C.音调 D.音频
声音有强有弱,这跟声音的( )有关。
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 B.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
C.发声物体的运动快慢 D.发声物体的音调高低
拍手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 )。
音量越低 B.音调越高 C.音量越高 D.音调越低
敲击( )的管子时,发出的音调会比较低。
短 B.长 C.大 D.都一样
我们可以( )保护我们的听力。
噪声大时,佩戴防噪耳塞 B.长时间戴耳机听歌
C.听到噪声时捂住眼睛 D.随便挖耳朵
29、下雨天,我们通常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 B.声音的传播速度都很慢
C.声音的传播时间很长 D.声音对于发出者和接收者来说是同时发生
人在水里,( )岸上人的声音。
可以听到 B.不能听到 C.可以看到 D.不能看到
简答题
请说出至少三种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
32、我们是如何发出声音,并最终传播到人的耳朵的呢?请试着解释。
33、在古代的战场,没有现代设备,你有办法听到前方敌军来临吗?你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男生和女生的声音音调不一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举例说明。
实验探究题
(1)当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时,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按音调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画出合适的水量。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释,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声音不全是旋律优美好听的,还有一种 的声音叫做噪声,噪声的来源有

(4)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噪声和保护我们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