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重点)(俏面书生)
2.弄懂凸透镜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难点)
3.实验数据的分析、认识凸透镜成实像、虚像的条件。
一、滚动复习
1.(回归课本)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在照相机中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通过投影仪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2.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的_____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5.3.1-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用“ ”标示此凸透镜的焦距f。
图5.3.1- 1
新课导入
物体距离相机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距离投影仪的镜头近一些,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距离放大镜更加近,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见,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有关系。 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与物距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三、课堂导学
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实验1.使用如图5.3.1-2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图5.3.1- 2
【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可能跟 有关。
【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
(2)实验步骤:
①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②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目的: 。
③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即u>2f)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的性质大小和倒正;填入下面的表格。
④分别把蜡烛放在2f处(即u=2f处)、2f和f之间(即2f>u>f)、f处、f以内(即u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距v/cm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情况 应用
正立/倒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像 同侧/异侧
u>2f
u=2f
fu =f
u学生实验2. 如图5.3.1-3所示,在实验1的基础上,调节物距使f图5.3.1- 3
学生实验3. 在实验1的基础上,调节物距使f学生实验4. 如图5.3.1-4所示,在实验1的基础上,调节物距使f图5.3.1- 4
学生实验5. 如图5.3.1-5所示,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或者把蜡烛向下移),发现像不在光屏的中央,应如何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将蜡烛向______移动,或者凸透镜向_____移动,或者光屏向______移动 。(均选填“左”“右”“上”或“下”)
图5.3.1- 5
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5.3.1- 6
(1)如图5.3.1-6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按图5.3.1-6乙安装器材时,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_.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_______(填“较暗”或“较亮”)一些;蜡烛烧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__移动.
(4)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生活中应用该成像特点的仪器是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在第(4)题的基础上,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
(6)(回归课本)调节物距使u>2f,调节光屏使其上面成清晰的像,换用焦距f=8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移动;
(7)(回归课本)小明同学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______。
A. 指尖的像 B. 指尖的影子 C. 完整但较暗的像 D. 不完整的清晰的像
变式训练1-1.如图5.3.1-7所示,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图5.3.1- 7 图5.3.1- 8
变式训练1-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当把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 cm时,如图5.3.1-8所示,则从该凸透镜______(填“左”或“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
变式训练1-3 .如图5.3.1-9所示,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倒扣的烧杯中(如图5.3.1-9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 上。
(3)当装置如图5.3.1-9乙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是倒立的、 的实像,那么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6cm B.16cm C.8cm D.6cm
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 (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
(5)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一半,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但较暗”或“一半但清晰”)的像。
图5.3.1- 9
四、课堂提升
1.(回归课本)学生实验5.如图5.3.1-10所示,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你会看到笔透过玻璃瓶所成像的情况会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依次改变。(均选填“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5.3.1- 10
2.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 cm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5.3.1-11所示,此时( )
图5.3.1- 11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5.3.1-12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5.3.1-12乙所示。
图5.3.1- 12
(1)在图5.3.1-12甲中,用“ ”标示此时的物距u,此时物距u=________cm.
(2)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
(3)如图5.3.1-12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用了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根据你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越 。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cm 像距/cm
1 15 8 17
2 10 30
3 12 60
(5)若小明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用焦距
为 cm的凸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1课时)
一、滚动复习
1.倒立 缩小 实;倒立 放大 实;正立 放大 虚; 2.缩小 实 不会;
3.最小 最亮 11.0 如图5.3.1-1所示
三、课堂导学
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实验1. 物距 同一水平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10 表格(略)
学生实验2. 完整 变暗 学生实验3. 不能 学生实验4. 倒立 放大 学生实验5. 上 下 上
例1.(1)10.0 (2)同一水平高度(3)较暗 上 (4)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5)倒立 缩小 实像 (6)左 (7)C
变式训练1-1. B 变式训练1-2.右 虚; 变式训练1-3.(1)会聚(2)同一水平高度(3)缩小 A (4)往上移 下(5)完整但较暗
四、课堂提升
1.正立放大的虚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2.C
3.(1)图略 甲 30.0 cm (2)大于 (3)投影仪 (4)大 大(5)8
方法归纳:判断成像性质的方法
一倍焦距 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 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
实像都是 倒立 的,且物与像在透镜的 异侧 ; 虚像都是正立的,且物与像在透镜的两侧(“同侧”与两侧”);
记忆口诀:同正虚,异倒实;
比较物距和像距
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u=v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u记忆口诀:物近像大像距大;物远像小像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