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复习
易错辨析
知识点一:透镜
1.学完透镜后,叶子同学对本节知识点作了如下记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C.若使凸透镜产生平行光,应将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D.经过凸透镜射出的光线传播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2.如图5-1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________(写字母).图5-2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图5- 1 图5- 2
3.如图5-3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走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对光线起到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________透镜;由此说明,光线经过某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该透镜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图5- 3
如图5-4所示,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
图5- 4
如图5-5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如图5-6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图5- 5 图5- 6
两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5-7所示:
(1)该透镜是________(填“凹”或“凸”)透镜.
(2)光线a射向水面.在图中:①画出a的反射光线;②大致画出a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③标示出反射角r1和折射角r2.
(3)逐渐往容器中加水,光线a在容器底形成的光斑会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图5- 7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透镜
用凸透镜观察邮票上的图案,看到如图5-8所示的情景,则他看到的图案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图案之所以被放大,原因是图案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____.
图5- 8 图5- 9
9.如图5-9所示,找到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铅笔的形状________(填“不变”或“变化”);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________.
全班的同学外出旅游要照集体照,在照相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没有进入镜头,则应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和同学们的距离,同时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暗箱的距离,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________像.
有一种药瓶的瓶盖为凸透镜,可以用来观察说明书,调整瓶盖与说明书的距离,看到的情形如图5-10甲、乙、丙所示,下列关于瓶盖与说明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丙最小,图甲最大 B.图丙最小,图乙最大
C.图甲最小,图丙最大 D.图乙最小,图丙最大
图5- 10
知识点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12.如图5-11,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 (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 (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 (凸透镜/凹透镜)。
图5- 11
1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图5- 12
(1)如图5-12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14.(2018·中山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5- 13
(1)如图5-13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2)如图5-13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5-13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5 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5-13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知识点四:眼睛和眼镜
15.小明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近视了.他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如图5-14中的________图所示,矫正方法如________图所示.
图5- 14
甲 乙 丙 丁
16.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地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小张戴的眼镜是________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的轿车的像将逐渐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7.如图5-15所示,请你根据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完成光路图.
图5- 15
知识点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8.如图5-16所示,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与下列哪一仪器的成像原理相同(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图5- 16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 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
C. 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是虚像 D.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20.图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5-17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A.站在20 m远处1.6 m高的人; B.18 m远处一棵1.7 m高的小树;
C.20 m远处1.7 m高的栏杆; D.40 m远处1.8 m的竹竿.
图5- 17
21. 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恒星 B.卫星 C. 行星 D. 彗星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章末复习
知识梳理
不变 平行 会聚 反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投影仪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厚 长 凹 薄 短 凸 放大镜 投影仪 放大镜 照相机 物体的大小 物体与眼睛的距离
易错辨析
C 2.ac bd 13.2 3.发散 凹 不一定 4.如图5-4所示 5.如图5-5所示 6.如图5-6所示
7.(1)凹(2)如图5-7所示 (3)右移 8.虚 1倍焦距以内 放大镜 9.变化 边长 改变 10.增大 减小 实 11.C 11.虚 照相机 凹透镜 13.较小 靠近 完整 下移(3)D 14.(1)10.0 (2)倒立 放大 40 (3)B(4)远视 15.甲 丁 16.凹 凸 变小 17.如图5-15所示 18.B 19.A 20.B 21.C
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
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
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
显微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透镜及其应用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_
透镜的
相关概念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俏面书生)
焦点(F):与光主轴_______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透镜的
种类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对心线有_______作用
应用: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老花镜等
凹透镜
中间薄边沿厚,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应用:近视镜、防盗门上的“猫眼”
凸透镜
成像规律
2F是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1)几个特殊点
F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物体越靠近F点,像越大,像距越大
当f2f 应用有:______;
:
(2)成像规律
当u>2f时,成_____、_____的实像,像距为f<ν<2f ,应用有:_______;
当u眼睛和
眼镜
眼睛的结构
矫正:戴_____透镜
近视眼
起因:晶状体太____或眼球的前后距过____
矫正:戴_____透镜
远视眼
起因:晶状体太____或眼球的前后距过____
眼睛的焦度 眼镜的度数=
望远镜
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
视角:眼睛对物体所成的视角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