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6 23:1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大青树下的小学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生字词默写复习
穿戴 服装 敬爱 国旗 敬礼
树枝 好奇 粗壮 招引 影子
chuān dài fú zhuānɡ jìnɡ ài ɡuó qí jìnɡ lǐ
shù zhī hào qí cū zhuànɡ zhāo yǐn yǐnɡ zǐ
新知讲解
1、读课文并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新知讲解
读课文并思考:《大青树下的小学》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青树下的小学》主要写了在祖国的边疆,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齐聚在一所大青树下的学校,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美好景象。
新知讲解
试着划分课文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写孩子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
写孩子们上课和下课时的情景。
写学校的美丽可爱,表达“我们”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3):
第三部分(4):
新知讲解
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
排比句
写出了小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新知讲解
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是一所有多民族学生的学校。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新知讲解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话描写了什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描写出了学校生活的美好。
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向……”,表达了孩子们来到学校时的欢快心情,深化了民族小学团结欢乐的特点。
新知讲解
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新知讲解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为下文写上课时、下课时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做铺垫。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新知讲解
上课了,学生们是怎么上课的呢?我们一起来读第三自然段。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试着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新知讲解
教室里没有一丝嘈杂的声音。同学们在自己的座位上埋头苦读,认真的看着自己手中的课本,时而表情严肃,时而疑惑不解。
试着说一说他们是怎样上课学习的?
学生们在课堂上十分认真。大家认真听讲,认真地做着笔记,没有违反纪律的,老师提问时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新知讲解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学生们在认真学习,连树木、鸟儿、蝴蝶都不舍的打扰。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新知讲解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第二段中上课时描写了几种动植物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动植物们都被读书声吸引,衬托出上课时,学生们读书的认真以及校园里的安静。
新知讲解
上课时学生们认真读书,下课时又是什么样子呢?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写出了操场上到底怎样热闹,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也前来看热闹。
新知讲解
孔雀舞,是我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
孔雀舞
新知讲解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拟人的修辞手法。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也从侧面衬托了孩子们在校园里很快乐。
新知讲解
大青树底下真热闹啊!大家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 )。他们的欢声笑语把( )、( )、( )都吸引过来了。
跳孔雀舞
摔跤
做游戏
小鸟
松鼠
山狸
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内容填空。
新知讲解
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新知讲解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新知讲解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思考:以景物描写结尾有什么好处?
“古老的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给这所小学增添了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表现出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美丽、和谐的小学。
课后习题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这是一所边疆的小学,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大家一起学习、生活,过得很快乐。学校里的铃声是用敲铜钟的声音代替的。学校周围有很多的植物和来自山林的小动物。
归纳主旨
《大青树下的小学》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作业布置
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呢?同学们在学校做些什么呢?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
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学校环境——美丽
学校氛围——快乐
自豪、赞美
来处不同
民族不同
穿戴不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