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比较阅读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比较阅读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6 10:4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声声慢》
比较阅读课件
任务二:了解作者生平,结合苏轼对宋词发展的意义,思考苏轼的人生思想。
任务一:了解宋词的基本常识,结合鉴赏写景诗歌的方法,初步感知宋词的艺术特色。
任务三:探究学习,选择适当的角度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进行对比鉴赏。
学习提示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分别属于豪放派和婉约派。
对比流派风格,感受抒情特色。
2、鉴赏角度:语言、构思、形象、主题、情感等。
了解宋词
(一)词的来源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燕乐,又叫宴乐,为隋唐时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诗的演唱是依词谱曲,词的演唱则是依声填词。
(二)词的体制
(1)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越章、琴趣等。
调有定句,句有定音,字有定声。
(2)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来)、中调(59—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240字)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宋词派别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
婉约派
豪放派是中国宋词的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的词作,大都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词语宏博,用典较多,不拘守音律。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词作豪放、大气。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张孝祥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方法
1.写了哪些意象?
2.由意象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3.塑造了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按照上面的方法鉴赏这首诗?
整体感知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作者通过对古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能、气度、功业的追念,婉转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年华逝去的愤懑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全诗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大,给人以震撼的艺术力量。
整体感知
《声声慢》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任务二:了解作者生平,结合苏轼对宋词发展的意义,思考苏轼的人生思想。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官放逐。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方面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2.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任凤翔府签判,后曾任官礼部尚书,翰林学一等职。然因新旧党争,楼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此间,其于抗洪灭蝗、赈贫救孤诸方面颇多政绩。后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任务二:了解作者生平,结合苏轼对宋词发展的意义,思考苏轼的人生思想。
1.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被称为“易安体”。
2.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爱好金石学,且能诗词。婚后夫妻恩爱,在学术上互相切磋,艺术上共同砥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使他俩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爱侣,过着平静的富于诗意的幸福生活。
3.靖康之变后,44岁的她和心心相印的丈夫赵明诚被迫从北方逃难到江南,1129年8月,赵明诚染病身亡,同年9月,金兵又犯南宋,孤苦的她继续辗转流离于江南,只身经历国破家亡夫死的痛苦,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苏 词
一、苏轼的词学主张
1. 提出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2. 苏轼在理论上打破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虽形式有差别,但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是一致。
二、苏轼的艺术贡献
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
2.“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里,主要体现在题序和用典)
一、李清照的词学主张
1.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2.在创作上,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二、词语言独特
1.精妙清亮,风韵天然。
2.善用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
3.语言清新素雅,适合表现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
李词
苏词风格
(一)豪放风格
苏轼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豪迈奔放、恢弘刚健的风格的词,使豪放风格正式成为词中一品。
(二)旷达风格
苏词中的豪放风格表现在其超凡脱俗、豁达潇洒、乐观开朗的旷达词,始终能够力求自我超脱,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李词风格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南渡前:多描写爱情生活 和自然景物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2.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
浓愁、哀愁--沉郁凄凉
苏轼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思想儒释道合一
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思想,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人生一再受挫之后,他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故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保持生活的乐趣和创作活力。
任务三:探究学习,选择适当的角度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声声慢》进行对比鉴赏。
《赤壁怀古》 《声声慢》
意象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壮美 淡酒、秋风、秋燕、雁、梧桐。 凄美
人事 指挥淡定 谈笑退敌 豪迈 寻寻觅觅、以酒御寒、守窗听雨 哀婉
情感 壮志难酬之恨 功业未成之愤 悲愤 国破家亡、亡夫误嫁之恨 凄凉
手法 用典、对比 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对比鉴赏:对比流派风格,感受抒情特色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多用融情于景。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情感豪迈奔放,充满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