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二课时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二课时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6 19: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习 作
让真情自然流露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2课时
(一)知作者
2、完成课后第3题。
1.学习作者对梅雨亭、瀑、潭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3、注意开发课程资源,作好内容的延伸。
1、齐读题目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②指名读,点明是送别诗,
1、以识字为重点,突出识字的兴趣。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前导入
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如果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
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
3、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大自然)
装:时装装扮不懂装懂
教学目标:
五、回读课文,再次感受品味。
荷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现,可能是那些原因?这是作者的——联想,那么请同学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猜一猜还有哪些可能?
考试得了100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师板书完课题,生齐读。
教学重点:
必三百人 用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3、抓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道理。
丧:下面没有一撇。
4、指导学生边读边议,教师板书。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鸟,为什么?
4、说说你在预习中知道了什么?
四、理清课文条理
3、理解:“我原来讨厌的四条腿,跑起来那样有力,可以救我的性命,而我赞美的角却如此不争气,今天是丧命在它手上了!”
3——2 梅雨潭
通过第一段我们了解了很多内容,但文章的重点却是第二段,现在请你快速地读一遍第二段,看看第二段有什么特别之处。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犯了错,被妈妈批评
(1)写荷塘景色的美丽非常有条理。
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激起同情心,愿意为伙伴献出一份爱心。
1—1小蓝裙的故事
孟浩然
5、师:板书:不解、告诉、诚恳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和好朋友吵架
四、深入体会,感悟母爱
教学准备:有关写母爱的诗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略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艺术创编:想象他们在生活中还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5、小结:表现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气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习作。本次习作的主题是“让真情自然流露”,让我们试着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下来吧。
新知探究
1、读生字并组词:殿、廊、漆、栏、昆、爽、阁、辉、煌、葱、朱、痕、堤。(颐、舫)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教师在“舍身”二字下面画上“·”符号。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口语交际
2.学生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感受文章的幽默,体会人物的语言所表达的聪明与机智。
教学目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
读读下面的两组词语,并给它们分类。
畅快
感动
归心似箭
欣喜若狂
激动
盼望
欣慰
惧怕
愤怒
难过
沮丧
忐忑不安
愧疚
追悔莫及
积极的情感
消极的情感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教学过程:
二、读文,学习生字。
一、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诤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⑵ 长廊还有什么特点?(长廊美,长廊周围的环境也美)
教学难点:
3、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大家还能再说出一些表达积极情感体验的词语吗?
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喜出望外……
读后你有什么感想?(生说)
贺知章
1.做开火车游戏,第一列火车说一个带鸟的字,第二列火车说出这个字的词语或诗句。
(3)“嘿,我的角枝枝杈杈的,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若是像猴子那样顶一个毛绒绒的秃瓢儿,真是羞死人了。”
一一听之 逃
二、解题。
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炸掉暗堡
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大家还能再说出一些表达消极情感体验的词语吗?
四、全班解决疑难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精彩段落。
1.明确表达要求:内容要真实、有趣;表达有条理、有重点;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二、创编课本剧(20分)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你有过上面的情感体验吗?是什么事情让你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
先小组交流,再选代表发言。注意把事情的经过、细节和当时的心情说清楚。
一、激趣导入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做人要真诚,不要说谎话。
学习目标:
七、总结全文。
7.读一读这些句子。可以试着拍手读。
怕什么
4、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独立完成了一项小实验,心里乐开了花。
在书法比赛上,我获得了一等奖,我兴高采烈地回家向妈妈报喜。
本来想帮妈妈炒个菜,可是却把菜给炒糊了,我垂头丧气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一)讲读第一节。
三、想象画面,体验美
1、抓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道理。
战战兢兢 一本正经
教学过程:
四、赏诗。(师指板书书作全文总结:)
1、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同学们讲的事情都是真实的、自己熟悉的;而且在具体内容、细节的讲述中,把情感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2、同桌检查背诵。
三、实践活动
三、讲读第三节。
4——1回乡偶书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的语句感受故事中人与人之间可贵的真情。
二、初读感知
逃命 丧命
三、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1)选定关键词,自拟题目。
教材中提供了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表达的是积极的情感;
第二组词语表达的是消极的情感。
写法培优
板书设计:宿建德江
联系生活实际,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
1、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3、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
第二课时
理解: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母亲是不是一定要孩子打中呢?再读读后半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要让孩子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他懂得凡事都要尽力去做,总有成功的一天;做任何事情都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
黄鹤楼————————→广陵
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过这些感受,再回忆是什么事情引发了这样的感受。然后从教材提供的关键词中选择一个,拟定一个合适的写作题目。
1、范读《回乡偶书》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2、全班交流
第一课时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大自然)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2)选择合适的内容。
在选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尽量选择只在自己或少数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别了,语文课》中,作者选择了老师和同学留言、送书的事,这些事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能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第一课时
蹿上——脊背——跑了——水线
二、初读课文
教学反思:
1.掌握本课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第四至第八自然段(不作为重点,以读为主)
教学重点: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不理——落满彩霞的河水——衬衣——书包
②可以选择普通、平凡的小事,不必刻意求新。比如《阳光的两种用法》中,作者选择写“母亲晒被子”和“毕大妈晒热水”两件平凡的小事,来赞颂普通劳动者,赞美平淡的生活,能引起读者共鸣。
安详是怎样的面部表情?(慈祥、充满着爱意)既然孩子看不见母亲的神态,那么他是怎么感觉到母亲的慈爱?(轻轻,因为孩子看不见,只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中感受爱。)你能读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意吗?(朗读指导)
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湖的“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滥竽充数
教学重点
一、说荷花,引课题
2.引入竞赛机制,比一比哪个同学课文读得最流利。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做流程图。
有时候,一件事或一段经历中会蕴含着情感的变化,做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事情发展的过程,以便把情感变化写出来。
3、《红岩》的作者是谁?
1、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⑶ 写远处的城楼和白塔,突出它的古老。
2、略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通过概括段意,学生们更进一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用归并几段段意的方法,用简练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掌握本课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事情发展
暴风雨突袭,着急回家
看到教学楼的窗户开着,想去关上却又觉得麻烦
看到老爷爷行动不便,冒雨关窗
我返回教
学楼关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本课生字,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马克 吐温宽阔的胸怀和聪明的智慧。
“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的是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阻挡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教学过程:
3.借助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
三、读通诗句
情感变化
归心似箭
纠结
羞愧难当
安心
教学重点:抓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没有真才实学,蒙混凑数是不行的”道理。
这一段是文章的高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存瑞手举炸药包,导火索还在冒着火花。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炸药包一爆炸结果会怎样?
教学难点;感受爱因斯坦幽默、机智与简朴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识记字音、字形。
步行18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4)开始写作。
①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②在事情发展过程中,如果情感有变化,把情感变化写清楚。
教学准备:搜集艾滋病人生活状况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教学,学生说到西湖的“绿”则重点抓住西湖的“绿”来讲。)
四、课外延伸 师:地震过去了,阿曼达父子团聚了,这爱的故事将长久地流传下去。在很多书中同学们也会读到这样的故事,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更多的文章,感受亲情与友情的可贵。
1.讨论: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看到此景都会怎么想?怎么做?最想说些什么?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内容,教师适时引导)
离楚国越远
习作方法
表达真情实感
合理安排结构
把内容写具体
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
直接抒情
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
内心独白
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背诵喜欢的语句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到祖国北方遥远的边境,观赏了一塘美丽的荷花,这节课,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再次走进荷花的世界吧!
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预言、忠言、直言、真言、赠言、格言、诤言、诺言”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廊(  ) 提(  ) 烂(  ) 困(  )
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董存瑞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和危险,他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危险?他又是怎样做的?
(1)写荷塘景色的美丽非常有条理。
1. 写自己喜欢的字或词语。
读两遍,两个“人”有什么区别?在谁面前低头?低下头说明什么?那么“高贵的头”指的是什么?(革命气节)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这句诗。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叙述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二、赏读课文,发现美
(4)交流评价,修改完善。
自己先读一遍,看看有没有错字和语病;然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说说哪些地方较好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这种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吗?(大自然)
一、导入
2、评析小说中所描绘的故事形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① 结合板画,理解“西辞”。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与支持,母爱的伟大。
2、你对真诚是怎样理解的?揭示课题:步行18里。
(1)划分角色:根据故事他们在生活中还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可通过口头语言、形体语言等表现故事情节。
8——3 地震中的父与子
1、想象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具体表现。
课外拓展
衬托法——写人物,不正面或直接描写,而通过他人的语言或行为表现出人物形象。
写作宝典
运用心理描写——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这是在文章中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讲授法
2.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鸟,为什么?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谁来解释一下课题?
3、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是她为我们造就了这么美丽的画卷。请你们把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试着把这一段背诵下来。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2、重点赏析7、8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师: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
范读、指名读、齐读
俗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杭州的湖光山色之美堪称国内之最。这(指图),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有谁到过那个地方?能谈谈感受吗?老师也去过杭州西湖,想不想听听我对西湖的独特感受?(板书课题)
教学重点: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南辕北辙”。
3、用“千真万确”说一句话。
习作分享
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请同桌相互交换,互相说说哪些地方较好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这种情感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分享习作,相互评价
一、学生汇报语文学习的基本情况。
感受家乡
再次读课文,想想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课前板书课题)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步:
人都能要求自己与美的事物协调一致的话,我们就能创造美,我们
妈妈的爱
1 哥哥去外地当兵了,我和妈妈都十分担心。妈妈送哥哥走时,千叮咛万嘱咐,妈妈对哥哥说:“等到这两棵树再次长出绿叶的时候,你就要回来啊。”哥哥答应了。
佳作展示
直接表达情感
文章线索
1、范读《回乡偶书》
三、巩固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教学方法:讲授法
2、感受地震灾难,体验地震带给人心灵的巨大冲击。
2 自从哥哥走后,妈妈每天都去看那棵树,盼望那棵树长出新叶子。我和妈妈多希望哥哥能早点回来呀,当叶子枯萎掉落下来,我把一片叶子收起来,放进了我的“保险箱”里。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大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妈妈的思念
“我”的思念
二、读文,学习生字。
(1)艾迪告诉德诺,把这些野菊花熬成汤喝,能减轻他的病痛。(想办法治病,给德诺治疗的帮助)
一、谈话导入 :
1、在高科技社会中,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很多,你知道有哪些么?
如果我是医生,我会();
(1)投影出示句子“孩子两眼睁得溜圆……滑进了河里”。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学习第8~9段。
请同学们默读第六自然段,画出描写董存瑞动作的词语,体会董存瑞是怎样一步步冲向暗堡的,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法
3 一天,哥哥发来一条短信说,我明天就回来啦,现在在火车上。
 4 我和妈妈都十分开心,当哥哥回到家,妈妈和哥哥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还说:“你没有说谎,你真的回来啦!”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直接表达情感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能复述课文。
最重的飞鸟:大鸨,雄性的体重18千克。
教学方法:讲读法
教学方法:朗读讲授法
2.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这是一首献给水乡的歌,想听吗?
教学重点:
1.理解字词。
5 挺拔的大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它是多么具有生机与活力啊!
把快乐的心情融入对树的描写中
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
三、学生自由读诗:要求
1、请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董存瑞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董存瑞为什么坚决要求去炸暗堡。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一段是文章的高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董存瑞手举炸药包,导火索还在冒着火花。同学们想一想,这个炸药包一爆炸结果会怎样?
其他父母都走了,也劝他离开,他问——
第一课时
四、朗读课文,关注感情
把思念装进心里
1 因为爸爸工作调动,所以我们全家准备搬到郑州定居。今天就是我们一家人离开家乡的日子。在车上,爸妈显得格外高兴,他们一路上都在兴致勃勃地聊天。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我的眼眶里充满了泪水。
对比,直接抒发出“我”的伤感。
1、成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谁能随口说出几个?
1、示:“连、飘、荡、装、船”五个生字。
板书设计:
试着背诵。
体会课文内容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都看见了一份看不见的爱,练习打弹弓只是这对母子生活中的一件极小的事,可却让我们感受到一份不寻常的母爱。母亲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她时刻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这种爱是一种无处不在而又“看不见的”。如果用一个词来赞美母爱,你认为哪个词最恰当?(无私、圣洁、伟大、真挚、深沉……)
荡:荡秋千
2.把这些格言抄写在积累本上并能说出它的含义。
2 尽管爸妈说郑州距离家乡并不算远,坐车半天就可以到,可是我觉得这段距离很远很远。我不愿意离开我的家乡,我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家乡。虽然家乡没有大型游乐场,没有繁华的街道,没有穿梭往来的人群,但是它祥和、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年轻差役的聪明机智,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3、师:虽然他是不幸的,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但他又是幸运的。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品读“只有大他4岁的艾迪依 旧像以前一样跟他玩耍,并决心要为他找到治疗艾滋病的药方”,抓住“依旧”“决心”等词,感受艾迪带给他的唯一希望和安慰!
教学准备:搜集艾滋病人生活状况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师:碧玉妆成一树高(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
恬静、亲切。那里有我思念的人: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热情的旋转木马老板,温柔的小超市收银员,慈样的卖金鱼的奶奶,以及亲切的门卫老贺爷爷。
第2段写思念家乡的人
4、教师总结点评
1、和文中的人物对话。
2、学生汇报
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不用文字的书和信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孩子们,我们都是在爱中成长起来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种看不见的爱之中。今后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带着这一颗颗爱心去关爱我们的妈妈,去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相信生活会因你们而更精彩。
董存瑞是怎样想的呢?
1、你还知道哪些与下列字形旁不同,声旁相同的?
5.渡河少年为什么要感谢这位老人?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古诗《枫桥夜泊》
3 小时候我很喜欢坐旋转术马,外公每天都会带我去坐。后来外公说,旋转木马的老板每次见到他,都会问我去哪儿了,为什么不来坐。我真想念那个老板呀!想念她远看到我便大声打招呼的热情。还有门卫老贺爷爷,我总到他那儿玩,门卫室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还有他
有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指名说说,并进行朗读指导。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5、当人们看到马克 吐温还好好地坐在那里写作的时候,才明白什么?(他们被愚弄了。那不过是个愚人节的玩笑。)
2、略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3、自由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读懂了什么?
三、背诵课文第10—12自然段。
四、拓展活动
四、阅读欣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自备的沙发垫,坐着是多么舒坦啊!有一年春节,我画了一幅画送他,上面写着:“新年快乐,天天开心!”他开心地哈哈大笑,连胡子都在抖动。
③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
2、指名读课文,回答问题。
二、引导学生逐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写字
教学难点: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基础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此时此刻,你觉得少年像什么?(说话训练。)
(2)抓住作者两相比较下,总结出的读小说的感受。
第二课时
1、在熟读词语的基础上,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今天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请大家好好练写生字。
旋转木马老板追问“我”去哪儿了
送画给老贺爷爷
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家乡人的热情、纯朴
3、设置情境:老师这里有一个玻璃瓶,如果给你一把弹弓,让你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打这个玻璃瓶,你有把握打中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自由发言)那么如果换作是文中的盲孩子,你认为能打中吗?(不可能)
9、诗人的足迹
(我认为他不是随便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我从“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一句中体会到的,“瞪着”、“迸射”说明了董存瑞看到敌人如此猖狂,暗堡给我军造成这么大的伤亡,对敌人怀有满腔仇恨,因而他下决心,一定要炸掉它。)
六、学习第五段。
4、指名诵读这一段。
可以说我的看法;我对人物的评价;我想提出的建议;我的体会等等。
4 车继续向前开着,出了三门峡市,就看不到我可爱的家乡了,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啊!别了,我的家乡。别了,绿树掩映的房子,还有可爱的小山坡,我仿佛还能闻到那街道上的花香。啊!别了,美丽的涧河,你像一条天蓝色的飘带,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我仿佛听到你那明快、
一、复习课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2.学生借助拼音读名字,读准字音。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1)如果你是小女孩,当你看到这顶假发,你会想什么时候?你想就什么?
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
第二课时
4、品词品句,感悟中心:
教学方法: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动听的流水声。啊!别了,我朝夕相处的小伙伴。每当春天满城苹果花怒放的时候,我会记起那唤醒了山野的山雀般的欢声和笑语,还有那酸甜可口的大枣......
内心独白,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句意思。
4.全班交流:“允”字的读音很容易读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强调。“允”的读音是“yǔn”,而不是“rǔn”。“诤”字的读音是“zhèng”。“戒”是由“诫”拆出来的字,可以组词:戒严、戒烟。古文字的“戒”字,像一个人两手拿着武器——戈。它的本义为持戈的警戒,引申为防备、警告;又引申为禁止、戒除等义,如戒烟、戒酒等。“诫”字是警告,劝人警告,可以组词:告诫。
1、出示梅花鹿的图片。
①说说自己通过读,知道了什么?②指名说说。③想读第1、2自然段的同学读。
三、练习:
1、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会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捕捉研究素材。
5 车在高速路上飞速前进着,耳边的风呼啸着。我手里拿着好朋友送给我的那幅画,这是上车前她送给我的礼物,她让我在离开家乡后再打开看。
告别家乡有很多事情可写,这里选择了好朋友送画这件事,把离别的伤感凸显了出来。
第二课时
1、齐读最后两段。结合具体的语句讲。
第一课时
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和在学习课文时抓住的重点的词句,复述课文。
3、小组学习: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
2、师小结: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1.课件出示四字歌全文。老师先范读。
2、通过找出母亲对孩子不同寻常的爱的有关语句,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母亲执着、坚韧的爱。
师:请同学们都读一读这句话,大家了解到了什么?
6 “哦!哦!”一张美丽的图画——涧河、小山坡、苹果树、金水湖......在画的石上角还写着一行字“永远的家乡”。
7 是啊,家乡这一幕幕,像一首首美妙的诗,像一幅幅漂亮的画,将水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8 坐在车上的我,此刻,把思念装进心里。
结尾点题
教学准备:准备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材料。
2.抓住关键词语体会野荷塘的美,能够正确、
3、师:你们还知道道哪些成语故事呢?能不能讲一讲。
2、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愚人节 马克·吐温
教学目标: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通过对往事和家乡美景的回忆,抒发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小作者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情感:一是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二是用内心独白来表达。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选择写普通的小事,情感流露自然,语言真挚感人。
②指名读,点明是送别诗,
师口述出示的句子,板书:混
教学过程:
4——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通过昨天的预习,谁能说说在预习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哪些“怕什么”?(老你怕天子、天怕云、去怕风…)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解西湖“绿”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西湖的独特感受。
我和小白的友情
1 我和好朋友小白,非常要好。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就像院子里,我和她种的那两棵小草一样。那两棵小草,相互依偎着。在烈日下,他们为彼此遮挡阳光;在下雨天,他们抱在一起挡雨……
把感情融入对小草的描写中
那两棵小草,相互依偎着。在烈日下,他们为彼此遮挡阳光;在下雨天,他们抱在一起挡雨……
(3)假设大胡子看到了这个情景,他会想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10、可马克 吐温是怎样做的呢?在文中画出描写马克 吐温的表情语言的句子。并把自己读后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4)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六、小结
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与壮丽。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3、理解:“我原来讨厌的四条腿,跑起来那样有力,可以救我的性命,而我赞美的角却如此不争气,今天是丧命在它手上了!”
郎(  ) 堤(  ) 栏(  ) 昆(  )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谈话引入
一、导入课题:
2 时间渐渐流逝,一转眼就到了放假时期,小白要回老家啦!分开时,她对我说:“小魏,我马上就会回来的,等院子里的那两株小草开花时。”我说:“好的,我等着你回来。”我有些伤感。
她对我说:“小魏,我马上就会回来的,等院子里的那两株小草开花时。”我说:“好的,我等着你回来。”
语言描写
直接抒发情感
4.体会父亲的艰辛。
四、总结谈话
教学方法:朗读讲授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1、试着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1、比较句子:A、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1.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五、想象复述,深化寓意。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3.体会“拥有美好的向往能够使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理。
二、走进文章,研读课本。
2、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合理想象南郭先生逃跑后的情景。
记事 绳子
3 就这样,小白离开了。我经常去看院子里的小草,照顾小草,每天把它的成长记录在日记本上,想着和小白一起分享。渐渐地,小草有了花骨朵,几天后,它居然开花了,我兴奋得又蹦又跳。花骨朵在风中摇曳着,就像在给我跳舞一样。
我经常去看院子里的小草,照顾小草,每天把它的成长记录在日记本上
通过写照顾小草写对小白的思念
花骨朵在风中摇曳着,就像在给我跳舞一样。
喜悦之情
师: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当父亲让阿曼达出来时,他又听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它们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注意 “豕”的读音。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的本身就是美了。
4 果然,没过几天,小白也从老家回来啦,我们一起开心地欣赏小草绽开的美丽花朵。
了解“生命药方”的意义,感受艾迪的友谊超越了生与死的界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教学反思
3.体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用比喻词句具体描绘的方法。
3、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荷花,感悟荷花的美
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生字。
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1.掌握本课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参考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对照评价要求自主修改习作。
修改习作,交流评价
教学重点:
6.全班交流。“黍”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酿酒。《管子》:“黍者,谷之美者也。”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结着累累果实而下垂的样子,有的禾下加水,表示可用黍米酿酒的意思。黍即黄米。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掌握复述课文的方法。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
师:我看到不少同学很感动。刚才这段话,哪儿让你们感动?
1、汇报读文情况。纠正字音:讣告亲戚吊丧(多音字)报道(不要读成“报导”)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活动一:和文中的人物对话:
评价要求
1.事例恰当;
2.内容具体;
3.能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
4.能将情感融入到具体的景物描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