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案 2022-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案 2022-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06 10:0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重点)
2.能简单解释有关声现象的实例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知道空气中的声速
知识滚动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特点的图象是(  )
请你写出以下公式:v=______________;t=_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_
3.一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6m,在后10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整个20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4.武汉东湖绿道是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在一段长24km的绿道上某位游客前半程骑行的平均速度是6m/s。后半程骑行的平均速度是4m/s,这位游客通过这段绿道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二、新课导入
悠悠琴声,草丛间蝈蝈的叫声,早期的机械唱片发出的美妙乐声……世界因为声音而美妙,那么声音又是怎么产生的的?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实验1.体验声音的产生条件
如图2.1-1所示,亲身体验:
(1)图甲:拨动拉紧的橡皮筋,可听到咚咚咚的声音,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2)图乙:人说话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喉头,体会手的感觉。停止说话,再体会手的感觉。
2.感受:①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时,橡皮筋在________;当橡皮筋不再________时,也听不到声音;②说话时,手感觉到振动,说明喉咙的声带在________;当停止说话时,声带停止________。
3.结论:①像这样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②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发声也________ ;③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
例1.在“元旦”文艺演出上,那悦耳动听的古筝是由于古筝琴弦的_________产生的,拉小提琴时,_______在振动;打鼓时,_______在振动发声;吹笛子时,笛子里的_______ 振动发声;往玻璃瓶里吹气时,主要是瓶子里的_______振动发声;敲打玻璃瓶时,主要是_______振动发声。
变式训练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变式训练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是东林书院名联,其中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
A.气体、液体、固体 B.气体、气体、固体
C.气体、液体、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演示实验2.声音的产生
如图2.1-2所示,敲打音叉,音叉发出声音,把系着细线的乒乓球靠近音叉,你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正在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用手抓住音叉,乒乓球_______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
例2.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变式训练2.如图2.1-3所示的三个实验中,可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法。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结合实际情况和实验,完成以下填空:
(1)将一只耳朵用棉花塞住,另一只耳朵贴在桌子一端,用手轻轻敲桌子另一端,贴在桌面的耳朵______(选填“能”、“不能”)听到声音,这说明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玻璃缸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_______(选填“会”、“不会”)待在原地不动,这说明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3)老师上课时,我们能够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_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4)结论: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做________;声音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
例3.学校里上下课的铃声是靠_________传到我们耳朵里的;人潜入水中时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这说明_________也能传声;医生用听诊器能听到病人的心跳声,这说明 _________同样能传声。
变式训练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 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播放视频:真空中不能传声
1.现象:如图2.1-4,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小闹钟,接通电源,此时_______听到电铃声;用抽气机抽取罩内的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_,如果钟罩中的空气完全抽出,_____听到铃声。如果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中,铃声会逐渐_________。
2.结论:____________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知识点三:声速与回声
1.阅读书本第30页的文字和小资料,完成下面的填空:
(1)声传播的快慢用_________来描述;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
(2)声速大小跟介质的________有关,一般情况下, __________中的声速最大(填“固体” “液体”或“气体”)。
(3)声速大小还跟介质的________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变 ______(填“大”或“小”);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_ 被_________回来而形成的。
(5)人耳能区分出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在_______s以上。当离障碍物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此时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分辨不出原声与回声,但会觉得声音更响亮,所以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嘹亮。
例4.(回归课本)人耳能区分出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在0.1s以上,那么人距离障碍物距离至少要多少m?(声速按340m/s计算,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特别注意解题格式)
变式训练4-1.(回归课本)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离山崖大概多少米?(声速按340m/s来计算)
变式训练4-2.阅读课本第30、P31页的“科学世界”,填写以下空格: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 ,_________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_________。
课堂提升
1.(回归课本)将耳朵贴在一个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___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如果在铁管里灌满水,你会听到______次敲打的声音。
2.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声音在5℃、15℃、20℃的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②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种类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声,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m。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D
2.
3. 1.8
4.5000;4.8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学生实验1.
振动;振动;振动;振动
声源;振动;停止;振动
例1. 振动;琴弦;鼓面;空气柱;空气柱;瓶身
变式训练1-1.B
变式训练1-2.A
演示实验2.乒乓球被弹开;振动;不会;振动
例2.A
变式训练2.振动;转换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能;固体;不会;液体;空气;固体、液体、气体;介质;波
例3.空气;液体;固体
变式训练3.C
能;变小;不能;变大
真空;介质
知识点三:声速与回声
1.声速 ;340m/s;种类;固体;温度;大;障碍物;反射;0.1;原声
例4.解:,,
答:人距离障碍物至少要17m。
变式训练4-1.解:,,
答:该同学距离山崖大概340m。
变式训练4-2.鼓膜;听觉神经;听觉神经;骨传导
1.2;3
2.介质的温度;声音在水、冰、软木、铁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531
B. C. D.
甲 乙
图2.1-1
知识归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说成“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几种常见物体的发声原理:①人:声带②蚊子:翅膀②管乐器(长笛,洞箫):空气柱③弦乐器(吉他、古筝):弦④打击乐器(鼓、锣):鼓面、锣面
图2.1-2
知识归纳:
转换法:把不易观察到的细微现象转换为较容易观察的方法。例如:在桌面撒些细沙,敲击桌面发声时,可以看到细沙在桌面上跳动;音叉振动发声时,可以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等。
图2.1-3
方法归纳:
1.振动发声的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声音的介质也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判断声源还是介质。
图2.1-4
图2.1-4
知识归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不能传声。
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知识归纳:
声音的传播快慢用声速表示。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回声。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人与障碍物距离至少要17m,当回声与原声相差低于0.1s时,回声就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