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复习
思维导图
产生:物体的________
条件:要有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形式:________
传播 速度:v固____v液____v气(一般情况下);v空气=_________(15℃)
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比原声晚______s以上
应用:测距
定义:声音的______
决定因素:________(即振动的______),单位:_______
音调 人耳可听范围:_________~_________
超声波:超过_________Hz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_________Hz的声音
定义:声音的_______
响度 决定因素:①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
音色 定义:声音的_______
决定因素:________和_________
可以传递_______ 超声波: 回声测距、声呐、________
次声波:预测台风、_______等灾害
可以传递_______ :超声波清洗机、___________
定义:(物理学角度)做无规则______产生的声音
(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分界线:>___dB,会破坏听力;>___dB,会影响____和工作
>____dB,会影响______和睡眠
减弱噪声的途径: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易错题集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2.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闹钟放入钟罩,从钟罩向外抽气 B.把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3.教师演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教师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二、音调、响度和音色
4.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 ( file: / / / G:\\2018中考解析\\中考数学(解析版)\\分类汇编\\cm ) 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
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6.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关于二人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生”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生”音调高,响度小
7.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嘴巴吹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 )
A. B. C. D.
9.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明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11.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________不同,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
1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
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F 钢 80 0.76
B 铜 60 0.89 G 钢 100 0.76
C 铜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铜 80 1.02 I 尼龙 100 0.76
E 铜 100 1.02 J 钢
(1)小华选用了F、G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用A、D、E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 _______(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________(填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mm2。
(4)这种科学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3.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1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超声波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大
B.医生利用超声波可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
C.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髙
D.往暖瓶里灌水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
15.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m;此方法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____,但是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四、噪声的控制
16.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17.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18.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改变吉他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19.如图甲是手机工具箱中的一款工具,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测量的是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而教学楼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乙的标志,倡导同学们课间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0.如图所示为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图和__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_____图和______图。其中_____是噪声的图像。
能力提高
21.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于1843年首先提出了“多普勒效应”,这一原理应用于声学中可概括为:声源靠近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声波的频率会变快,反之则会变慢。国庆节期间晓峰同学在外出游玩时,听到驶向自己的车辆在鸣笛时与平时听到的声音相比,音调会__________(选填“变高”或“变低”)。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70 1100
乙 110 700
22.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
23.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甲 乙 丙
(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甲,由图可知被敲击时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个实验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这个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章末复习
振动;介质;真空;波;>;>340m/s;0.1;高低;频率;快慢;Hz;20Hz;20000Hz;20000;20;强弱;振幅;与发声体距离;dB;特性;材料;结构;信息;B超;地震;能量;超声波碎石;振动;休息;学习;工作;90;70;学习;50;休息;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A;
A
乒乓球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转换法
C
A
D
D
B
A
C
蚊子;水牛;音色;音调
(1)琴弦长短;不能;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2)A、B、C(3)80;1.02(4)控制变量法
B
B
音调;能量;1531;信息;真空不能传声
B
C
音调;空气;噪声
响度;声源
甲、乙;乙、丙;丁
变高
D
23.(1)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高;(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3)固体可以传声;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好;(4)真空不能传声;(5)玻璃钟罩内还有空气;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性
声现象
声的利用
噪声
B. C. D.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