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6 16:0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
唐诗三首之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在语文书125页,请大家打开语文书,准备好笔记本、学案,调整好学习状态!

公元208年:东南风——历史
公元761年:秋风——文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古体诗
古体诗是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的总称:例如《诗经》中的、《古诗十九首》中的、汉乐府、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而有的歌、行、曲、辞等皆为古体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以格律分类 格律自由 受到格律限制
以字数分类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以句数分类 长短不限,从两句到百句都有 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以格律分类 不受格律限制 受到格律限制
以字数分类 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以句数分类 从两句到百句都有 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一、秋风中的歌
1.请标注字音,参看注释,明了大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shāo),下者飘转( zhuǎn)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qǐng)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 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读准字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飞得高的)挂罥(挂结)长(高)林梢,下者(飞得低的)飘转沉塘坳(水势低的地方)。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狠心)能(如此,这样)对面(当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喝止不住),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接近)昏黑。布衾(被子)多年冷似铁,娇儿(是对儿女的爱称)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到天亮的意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庇护)天下寒士(贫寒的士人)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高耸的样子)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2.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流畅的诵读一遍诗歌。慢慢读,感受其古体诗的特点,关注你读诗的感受。
古体诗之特点:
以七言为主,也有一些九言的长句;
富有韵律感,例如第一节的ɑo韵,第三节的e韵。
所以古体诗在节奏和韵律上虽然比较自由,但也不是毫无讲究的
二、秋风中的故事
分别用八个字,来概括第一到第三小节的内容(3分钟)
例:
第二节:群童盗茅,倚仗自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一节:狂风破屋,茅草四散
第二节:群童盗茅,无力自叹
第三节:雨倾陋室,长夜无眠
用词精炼、特征鲜明
回顾思考过程:
第一节的概括中选用这几个词呢,文中的哪些地方给了你提示?
第一节:狂风破屋,茅草狼藉
为何用狂风?
“怒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风势很大,风力很猛,风的一种无情
“卷”:风之急,威力之大,不可抗拒
狂风之下,茅屋如何呢?茅草怎样呢?
“三重”可见受灾之重——这是破屋
“飞”——“洒”——“挂”——“飘转”——“沉”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茅草在天地间翻腾的惨景;
“长林梢”“塘坳”“江郊”这些高低远的方位词中也表明茅草已不可挽回。——这是狼藉
第二节:群童盗茅,无力自叹
“公然”“呼不得”“倚仗”:
群童在眼下公然盗茅的顽劣与老无力的杜甫苦苦呼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节:雨倾陋室,长夜无眠(“占尽,占领”)
生活场景:“无干处”;“多年”“似铁”“里裂”——被子陈旧、破烂、冰冷、屋漏湿冷,寒意阵阵,令人悲悯;“何由彻”这一问里有多少坐立难安。
环境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不言大雨,而给人以大雨将至的压抑之感。
“雨脚如麻”—不间断、密;
三、秋风中的悲情
给大家一分钟事件来浏览前三小节,每一小节的所“悲”相同吗?
所“悲”不同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前三小节不同的“悲”。并分别用“悲”字来组词,简单陈述理由。(2分钟)
第一节:悲伤
天灾难料,更无力抵抗,文中,“我”这一字中尽是无可奈何。
面对灾难又什么都做不了,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何况这浣花溪的茅屋对杜甫而言实属来之不易、苦心经营。
背景资料:
杜甫流离辗转十多年才最终在友人接济下有了这间茅草屋,安定下来。
第二节:“悲愤”
细细领会叹息的意味深长。杜甫在叹什么?
一叹秋风无情
二叹自己衰老
联系那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禹,再使风俗淳”的青年杜甫,再看看如今的杜甫
——三叹空有抱负,却命途弄人
联系他自己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再想到李清照“学诗谩有惊人句”
——四叹空有一腔才情,却毫无用途
第三节:悲凄
布衾多年已“冷似铁” ,不能保暖。又大窟小眼,“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现在又少了茅草避风御寒。这个秋夜秋雨不断秋风凄寒,很难想见杜甫一家是如何挨过的。这一生活场景的描写使诗人一家境遇的窘困更细致具体了。
在前面解读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诗歌一到三节,读出故事感读出情味,之前加点的词语,我们可以适当强调。
秋风外的情怀
诗人之悲随秋风而起,随大雨而倾盆。此情此景下会诗人表达怎样的心声呢?齐读第四小节。
诗人的愿景:广厦千万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了实现这个愿景,可视死如归。
读到这儿,你有怎样的感想呢?
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的痛苦时,心中所念的不是个人而是推己及人的想到了与自己同样处境中的人民。有太多的百姓同他一样在安史之乱中挣扎。一想起他们“老无力”的杜甫突然从疲于应付风雨中焕发出新的激情,有了美好的愿景,有了顽强的意志。甚至觉得眼前的的不易假若是能换来广厦千万,百姓欢颜,那要了他的性命也是义不容辞的,甚至是令他心满意足的。其境界之高、胸襟之广令人感叹,那想要尽己之力济天下之心意,也让我们对他的“忧国忧民”有了更深的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一节:狂风破屋,茅草四散 悲伤
第二节:群童盗茅,无力自叹 悲愤
第三节:雨倾陋室,长夜无眠 悲凄
第四节:大庇寒士,视死如归 悲悯
回头去看第二节的叹息中,也应该有“忧国忧民”之叹。
杜甫有何时忘忧国吗?
陆游曾有诗“位卑未敢忘忧国”,杜甫亦然。杜甫还有的是“安定未敢忘忧国”。看他好不容易结束数十年流浪在浣花溪安定下来,享受着“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伦之乐,也依然写着“故国犹兵马 ,他乡亦鼓鼙(pí 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在公元761年,杜甫一边写着“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也一边写着“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可见其对国家对百姓的忧是不曾放下的
杜甫的忧国忧民是高于个人的悲喜,然则何时而乐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场秋风中,我们记住了风中的诗歌,风中的故事,风中的景物,风中的生活,风中的感慨。全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结合。
这场秋风应该被我们记住,它让我们看到原来杜甫也有急躁有率真,知道诗人的忧国忧民不是无病呻吟,他本人的境地已数不易,却并未停留在对自身境遇不幸的描述,而是能够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际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从而体现出一种广济苍生的博大胸怀,使得诗歌具有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历史意义;诗人也借助“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样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样真挚而感人的呼告。更让我们深刻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是真切而动人的。
总结回顾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你还知道哪些忧国忧民的句子?
拓展延伸
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徐锡麟《出塞》中“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了解“歌行体”体裁特点,背诵并默写全诗。
2.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重点)
3.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难点)
4.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