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3学年人教化学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强基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3学年人教化学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强基习题(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06 10: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3学年人教化学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强基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
A. B.
C. D.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3、打开保温瓶后,在保温瓶上方出现白色水雾,过一会儿水雾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发生了变化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5、U-235和U-236是铀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  )
①原子中的电子数  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④原子的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7、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铁 B.碘 C.硒 D.铅
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②③④表示的都是原子结构
D.从图⑤可以得出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7.87g
9、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烧杯A中溶液变红, 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0、原子核(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11、市售某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尘土飞扬﹣﹣分子不停地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分子发生变化
D.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13、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具有不同的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二、填空题。
15、混合物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组成,纯净物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构成,纯净物由 构成。例如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从宏观角度说,空气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说,空气由 构成。
16、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1)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___。
(2)图中x=________,该原子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3)如图2所示的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易得电子的是________。
图2
17、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
(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
(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18、分子的特征是:① ;② ;③ 。
19、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同,原子也不同。
20、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__;(2)汞HG__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
(4)猛MN___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___
21、在化学反应中:“一变”是指 ;“三不变”是指① ;② ;
③ 。
22、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三、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23、(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和单质混合就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就形成混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4、甲、乙两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的改进。
(1)图甲是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据图所示,他们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燃烧结束后试管内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乙是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①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这说明分子________ 。
②与课本实验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2022—203学年人教化学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强基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
A. B.
C. D.
【答案】C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分子质量变小
C.分子体积变大 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
【答案】A 
3、打开保温瓶后,在保温瓶上方出现白色水雾,过一会儿水雾消失,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发生了变化 D. 分子的体积很小
【答案】C
4、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答案】D
5、U-235和U-236是铀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  )
①原子中的电子数  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④原子的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6、决定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A
7、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 )
A.铁 B.碘 C.硒 D.铅
【答案】D
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
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②③④表示的都是原子结构
D.从图⑤可以得出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7.87g
【答案】B
9、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烧杯A中溶液变红, 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C
10、原子核(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答案】B
11、市售某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 )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答案】A
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尘土飞扬﹣﹣分子不停地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分子发生变化
D.液化石油气被压缩进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13、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B
1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具有不同的 (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二、填空题。
15、混合物与纯净物:从宏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组成,纯净物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区别,混合物由 的 构成,纯净物由 构成。例如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从宏观角度说,空气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说,空气由 构成。
【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同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同种分子;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N2、O2、CO2等
16、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1)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___。
(2)图中x=________,该原子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3)如图2所示的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易得电子的是________。
图2
【答案】(1)35 4 (2)7 非金属 (3)C E
17、用符号表示,或写出符号所具有的意义。
(1)2个钙原子____________;(2)氧气____________;(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4)氮元素____________;(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
(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8)4P____________;
(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答案】(1)2Ca (2)O2  (3)CO2  (4)N  ?(5)3Fe
(6)2Ne (7)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8)4个磷原子 (9)2个氯原子 
(10) 3个氢原子
18、分子的特征是:① ;② ;③ 。
【答案】①分子很小;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隔
19、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同,原子也不同。
【答案】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和中子 质子数
20、下列元素名称或符号有错误,请改正。
(1)纳Ne____________;(2)汞HG____________;(3)绿Cl____________;
(4)猛MN____________;(5)美Mg____________;(6)钙Cd____________
【答案】(1)氖 Ne (2)汞 Hg (3)氯 Cl (4)锰 Mn (5)镁 Mg (6)钙Ca
21、在化学反应中:“一变”是指 ;“三不变”是指① ;② ;
③ 。
【答案】:分子必然改变;
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2、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三、判断以下的叙述是否错误,说明理由。
23、(1)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可以发生化学变化,化合物不能发生化学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和单质混合就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就形成混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于水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固定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洁净的糖水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错误。自然界的物质既有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也有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2)错误。单质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化学变化。(3)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不同的单质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不同的化合物放在一起就属于混合物。(4)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溶于水不是判断纯净物的标准。(5)错误。只含有一种物质的是纯净物。有固定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6)错误。洁净的糖水是糖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四、实验题。
24、甲、乙两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的改进。
(1)图甲是利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据图所示,他们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燃烧结束后试管内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图乙是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入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①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这说明分子________ 。
②与课本实验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答案】18%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N2
滤纸条上酚酞溶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是不断运动的
节约药品(或操作简单或减少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