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新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4(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级新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4(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06 10: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级新高一开学摸底考试——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集合,则( )
A. B.
C. D.
2.用表示非空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定义,已知集合,,且,设实数a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集合S,则( )
A.0 B.1 C.2 D.3
3.“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对“新四大发明”的使用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使用过共享单车或扫码支付的学生共有80位,使用过扫码支付的学生共有65位,使用过共享单车且使用过扫码支付的学生共有30位,则使用过共享单车的学生人数为( )
A.65 B.55 C.45 D.35
4.对于任意集合,设,已知集合,则对任意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5.已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几何学中把变换前后两点间距离保持不变的变换称为刚体变换,在平面中作图形变换,易知平移变换是一种刚体变换,以下两个函数与,其中可以由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
7.已知a,,那么“”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对于集合,给出如下三个结论:①如果,那么;②如果,那么;③如果,,那么.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二、多选题
9.设集合,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有4个元素,则 B.若,则有4个元素
C.若,则 D.若,则
10.已知集合,若集合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的值是( )
A. B. C. D.
11.对任意实数a、b,给出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
A.“”是“”的充要条件
B.“”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是无理数”是“b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
12.定义集合运算:,设,,则( )
A.当,时,
B.x可取两个值,y可取两个值,有4个式子
C.中有3个元素
D.中所有元素之和为3
三、双空题
13.已知全集,集合,,则______;______.
14.设A,B是R中两个子集,对于x∈R,定义:,
①若A B.则对任意x∈R,m(1-n)=______;
②若对任意x∈R,m+n=1,则A,B的关系为______.
四、填空题
15.设命题;命题,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
16.设全集是实数集,,为函数的定义域,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17.已知集合,若,求的值.
18.已知集合______,集合.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横线中.①;②;③.
(1)当时,求;
(2)若,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数集M满足条件:若,则.
(1)若,求集合M中一定存在的元素;
(2)集合M内的元素能否只有一个?请说明理由;
(3)请写出集合M中的元素个数的所有可能值,并说明理由.
20.命题;命题
(1)若时,在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出实数a,b的值
21.已为分别为三内角的对边,且
(1)求;
(2)若,角的平分线,求的面积.
22.对的所有实数,函数满足,求的解析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根据交集的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根据条件可得集合要么是单元素集,要么是三元素集,再分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计算求解.
【详解】
由,可得
因为等价于或,
且,所以集合要么是单元素集,要么是三元素集.
(1)若是单元素集,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方程无实数根,故;
(2)若是三元素集,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方程有两个相等且异于方程的实数根,即且.
综上所求或,即,故,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以这一新定义为背景,考查集合中元素个数问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新定义分析得出集合要么是单元素集,要么是三元素集,即方程方程与方程的实根的个数情况,属于中档题.
3.C
【解析】
用集合表示使用过共享单车的人,集合表示使用过扫码支付的人,根据集合运算确定结果.
【详解】
参数调查的所有人组成全集,使用过共享单车的人组成集合,使用过扫码支付的人组成集合,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由题意,,,
∴,∴.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特征函数的定义,利用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运算法则,对、、、各项中的运算加以验证,可得、、都可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而项可通过反例说明它不正确.由此得到本题答案.
【详解】
对于,因为,可得则,
所以当时,,当时,
即对于任意的,都有,故正确;
对于B,当时,,
当时,,故B正确;
对于C,当时,,
当且时,,
当且时,,
当且时,,故C正确;
对于,当且时,,故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给出特征函数的定义,判断几个命题的真假性,着重考查了集合的运算性质和函数对应法则的理解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5.A
【解析】
【分析】
先解不等式,再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对于不等式,可解得或.
所以可以推出,而不可以推出.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6.A
【解析】
【分析】
利用平移变换判断.
【详解】
A.因为,
,所以是由向左平移得到,故正确;
B.因为,所以无法由平移得到,故错误;
C.因为,所以无法由平移得到,故错误;
D. 因为,所以无法由平移得到,故错误;
故选:A
7.A
【解析】
【分析】
根据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解:若,因为,所以,即充分性成立;
由推不出,如,,满足,
此时,故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8.D
【解析】
【分析】
①根据,得出,即;
②根据,证明,即;
③根据,,证明.
【详解】
解:集合,,,
对于①,,,
则恒有,
,即,,则,①正确;
对于②,,,
若,则存在,使得,

又和同奇或同偶,
若和都是奇数,则为奇数,而是偶数;
若和都是偶数,则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4整除,
,即,②正确;
对于③,,,
可设,,、;

那么,③正确.
综上,正确的命题是①②③.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以及运算求解能力和化归思想,是难题.
9.ABC
【解析】
【分析】
首先解方程得到:或,针对a分类讨论即可.
【详解】
(1)当时,,;
(2)当时,,;
(3)当时,,;
(4)当时,,;
故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ABC
【点睛】
本题考查了集合的交、并运算,考查了学生分类讨论,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ABC
【解析】
【分析】
分析可知,集合为单元素集合,分与两种情况讨论,结合方程只有一根可求得实数的值.
【详解】
由于集合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集合为单元素集合,即方程只有一根.
①当时,方程为,解得,合乎题意;
②当时,对于方程,,解得.
综上所述,或.
故选:ABC.
11.BD
【解析】
根据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判断A;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与特殊值判断BC;根据根据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D;
【详解】
推不出,(a,b有可能小于零),,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为假命题;
,充分性成立,是推不出(如),必要性不成立,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是真命题;
可以推出,但推不出的(如),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为假命题;
是无理数,可以直接推出b就是无理数,b是无理数也可以推出是无理数,是无理数是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D是真命题.
故选:BD
【点睛】
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应注意:首先弄清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然后直接依据定义、定理、性质尝试.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除借助集合思想化抽象为直观外,还可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断它的等价命题;对于范围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包含关系来处理.
12.BCD
【解析】
【分析】
根据给定定义,对每一组x,y值代入求出集合的z值,即可判断作答.
【详解】
,,,
当,时,;当,时,;
当,时,;当,时,,
A不正确;B正确;而,C,D都正确.
故选:BCD
13.
【解析】
【分析】
根据集合,,直接可以求出,由集合中除去集合的元素,可得出.
【详解】
全集,集合,
则.
故答案为:(1). (2).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两集合的交集和求集合的补集,属于基础题.
14. 0 A= RB
【解析】
【分析】
①由A B.分x A和x∈A两种情况讨论; ②对任意x∈R,m+n=1,则m,n的值一个为0,另一个为1,分类讨论即可得出A,B的关系.
【详解】
解:①∵A B.则x A时,m=0,m(1-n)=0.
x∈A时,必有x∈B,∴m=n=1,m(1-n)=0.
综上可得:m(1-n)=0.
②对任意x∈R,m+n=1,则m,n的值一个为0,另一个为1,
即x∈A时,必有x B,或x∈B时,必有x A,
∴A,B的关系为A= RB.
故答案为0,A= R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集合之间的关系、分类讨论方法、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命题表示的范围是图中内部(含边界),命题表示的范围是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及圆内部分,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说明在圆内,实际上只须三点都在圆内(或圆上)即可.
考点:充分必要条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6.
【解析】
【分析】
求出集合、,分析可知阴影部分区域所表示的集合为,由此可求得结果.
【详解】
或,则,
对于函数,,即,解得,
所以,.
由图象可知阴影部分对应的集合为.
故答案为:.
17.-1.
【解析】
【分析】
由集合相等,分析两集合中元素,列出方程组,解得后可求值.
【详解】
∵集合,
∴解得,
则.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相等,解题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特别是互异性.
18.(1)
(2)
【解析】
【分析】
(1)首先分别求两个集合,再求集合的运算;
(2)由条件可知,分和两种情况,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
若选①,则,所以,
若选②,得,
若选③,得,
时,,

(2)
由题意
当,,得
当,得
∴.
19.(1);(2)不能,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令,代入已知关系式,循环代入直到再次出现为止,即可得到集合M中的元素.
(2)假设M中只有一个元素a,则,方程无解,即不可能只有一个.
(3)由(1)的方法可得集合M中可能出现4个元素分别为:,然后分别检验四个元素是否相等,从而得到元素个数的所有可能值.
【详解】
(1)由,令,则由题意关系式可得:,,,而,所以集合M中一定存在的元素有:.
(2)不,理由如下:
假设M中只有一个元素a,则由,化简得,无解,所以M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元素.
(3)M中的元素个数为,理由如下:
由已知条件,则,以此类推可得集合M中可能出现4个元素分别为:,由(2)得,
若,化简得,无解,故;
若,化简得,无解,故;
若,化简得,无解,故;
若,化简得,无解,故;
若,化简得,无解,故;
综上可得:,所以集合M一定存在的元素有,当取不同的值时,集合M中将出现不同组别的4个元素,所以可得出集合M中元素的个数为.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考查集合中元素个数的问题,考查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0.(1);(2),.
【解析】
【分析】
(1)若在上恒成立,则;
(2)由题意可知的解集是
【详解】
(1)若在上恒成立,
则,
所以有,
所以实数的范围为;
(2)或,
根据条件的解集是,
即方程的二根为2和3,
根据韦达定理有,
所以,.
【点睛】
(1)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二次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同一个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2)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与二次不等式统称“三个二次”,它们常结合在一起,而二次函数又是“三个二次”的核心,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贯穿为一体.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求解,密切联系图象是探求解题思路的有效方法.
21.(1);
(2).
【解析】
【分析】
(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再结合和角的正弦及辅助角公式求解作答.
(2)在中,用余弦定理求出,由角平分线及面积定理可得,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即可计算作答.
(1)
在中,由正弦定理及得:,
整理得,而,则,即,
又,有,解得,所以.
(2)
如图,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解得,
因平分,,
即,在中,,
又,则,
即,而,解得:,有,
所以的面积.
22.
【解析】
【分析】
中用代换,将所得函数方程与原函数方程联立,求得后,再作换元设,得到的表达式,进而得解.
【详解】
解析:由已知①
中用代换得到②
由①②得到③
设,则,则代入③得到,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已知函数方程求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代换思想和换元思想,属中档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