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习题
一、单选题(共30分)
1.(2分)下面获取电能的途径会加剧雾霾发生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火力发电
C. 风力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2.(2分)雾霾的形成和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就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B. 多部门齐抓共管,减少扬尘污染
C. 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D. 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3.(2分)目前国家提倡“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下列说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上学时能骑单车就尽量不坐汽车
B. 为了卫生而使用一次性碗筷
C. 教材用旧了就不要再循环使用
D. 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4.(2分)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
B. 风能
C. 太阳能
D. 水能
5.(2分)关于信息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B. 微波同其他频率的电磁波一样,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
C. 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目前人类已建立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
6.(2分)下列关于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B.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C. 煤是新型能源
D. 电能是一次能源
7.(2分)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能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
B.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
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时是有方向性的
D.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它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
8.(2分)我国城乡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环保,以下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B. 减少城市绿地和湖泊的面积
C.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D. 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9.(2分)为了减少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B.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开发使用电能驱动的电动汽车
10.(2分)某市举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宣传活动。下列做法与活动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短距离出行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
B. 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
C. 禁放烟花爆竹
D. 回收废旧电池
11.(2分)下列关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自然界中不是所有能量都能利用
B. 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C. 不同温度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时,热传递的方向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不会相反
D. 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可以收集起来,再作为车行驶的动力
12.(2分)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B. 用煤做燃料供热
C. 用太阳能供热
D. 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13.(2分)最近,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政策,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各组能源中,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
B. 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C. 电能、地热能、风能
D. 核能、水能、生物质能
14.(2分)“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下解决危机问题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A. 人人都要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能源和人为毁坏物品
B. 关闭全部现有的火力发电站
C. 停止使用石油、煤炭资源,而改用核能和太阳能
D. 各地都要大力兴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
15.(2分)下列关于物质、能源、信息和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中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B. 太阳能和柴薪都是可再生能源
C. 同步卫星用的是光纤通信
D. 电压表用的是发电机原理转动的
二、填空题(共12分)
16.(2分)冬天烤火的时候,人们燃烧煤等燃料获得内能,火炉把这些能量自动传给周围空气,但这些能量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聚集起来再次利用。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________。
17.(2分)植物的生长是将太阳能转化成自身的_________能,但不能还原成太阳能。热传递是内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逆向进行.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_________的。
18.(2分)大量研究表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而自然界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______,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节约能源。
19.(3分)
海浪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它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海浪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当海浪带动浮子上下运动时,绳索带动发电机转动,它将海浪具有的____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
20.(3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靠各种能源提供能量,目前核电站是利用铀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核能是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电能属于_________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用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具有________且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
资料 湘潭电机厂研制的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1.(5分)直驱型风力发电机是将风的________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它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使发电机的转子(永磁体)在定子线圈中运动,从而在定子线圈中产生________。
22.(5分)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蕴量巨大,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大10倍。我国仅陆地上一天的风能就有大约1.8×1016 J,这相当于多少吨热值为3×107 J/kg 的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共30分)
1.答案:B
解析:
水力、风力发电利用的是水和风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属于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会加剧雾霾;火力发电一般用煤做燃料,消耗的是化石能源,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微小颗粒物,因此容易产生雾霾的是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利用了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也不会加剧雾霾。故选B。
2.答案:C
解析: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可减少燃料燃烧废物的产生,A不符合题意;减少扬尘污染,可减少PM2.5污染,B不符合题意;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不能减少PM2.5污染,C符合题意;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PM2.5污染,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A
解析:
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学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A正确;少用一次性木筷能减少森林的砍伐,防止废旧筷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B错误;教材是用木材加工制作的,教材用旧了就不再循环使用,会浪费木材,C错误;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间接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污染物,D错误。故选A。
4.答案:A
解析:
A.根据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可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短时间内是不能得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BCD.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在短时间内可以再次产生或可以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故BCD不合题意。故选A。
5.答案:D
解析:
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要靠电磁波传递,我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故A正确;微波同其他频率的电磁波一样,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故B正确;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像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故C正确;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释放能量的,不是利用核聚变,故D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
太阳能安全、清洁,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叫做清洁能源,故A正确;核能属于新能源,但核材料的储量是一定的,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煤是传统能源,也叫做常规能源,故C错误;电能是由其他能源转化来的,属于二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
A.电能需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获得,叫做二次能源,故A正确;B.化石能源是指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在地壳中经过几亿年转化而来的燃料,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故B正确;C.内能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不能自动地用来再次开动汽车,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总是具有方向性,故C错误;D.能量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在能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C。
8.答案:D
解析: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随意丢弃会对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故A错误;减少城市绿地和湖泊的面积,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空气温度等,故B错误;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严重污染水资源,且工业用水处理后重复利用可以节约用水,故C错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大大减少能源使用带来的污染,同时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能源危机带来的影响,故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清洁、无污染。可以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A正确;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或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发电工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会加重环境污染。故B不正确;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助于减小环境污染。故C正确;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噪音小,无尾气排放,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故D正确。故选B。
10.答案:B
解析:
自行车代替机动车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属于绿色出行,故A正确;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故B错误;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禁放烟花爆竹,故C正确;废旧电池不做专门的处理,对环境危害很大,所以要对废旧电池进行专门的回收,故D正确。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在自然界中不是所有能量都能利用,例如雷电带来的能量,还不能被人类所利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例如利用核能来发电,一旦核泄漏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却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不可以自动地、不引起其他变化地完全转化为机械能,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C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时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太阳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故选C。
13.答案:A
解析:
自然界中不可能短期得到补充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由此可知选项A中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选A。
14.答案:A
解析:
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能源和人为毁坏物品是可行的,可以缓解能源危机,A符合题意;关闭全部现有的火力发电站虽然可以节省能源,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可行,B不符合题意;停止使用石油、煤炭资源,虽然可以节省能源,但很多地方没有条件改用核能和太阳能,不可行,C不符合题意;很多地区没有条件大力兴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答案:B
解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所以A不正确;太阳能和柴薪都是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B正确;地球同步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所以C不正确;电压表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原理制成的,与电动机的原理相同,所以D不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共12分)
16.答案:
不能;方向性
17.答案:
化学;方向性
18.答案:
方向性
解析: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上,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具有方向性的,不能反过来转化或转移,因而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仍然要注意节约能源。
19.答案:
可再生;机械;电磁感应
20.答案:
不可再生;二次;热值高
三、实验探究题(共10分)
21.答案:
机械 电流
22.答案:
解:可再生
若一天的风能大约有1.8×1016 J,则完全燃烧煤需要的量为:m===6×108 kg=6×105 t。
试卷第8页,总8页
试卷第9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