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说课稿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因为本课教材讲述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这段历史太过久远学生想要准确把握,就需要视频、图片、史实加强知识外延。故此,我用多媒体课件对本段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争取全方位把这段历史真实的展示给学生,期待良好的课堂效果。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首先我来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下的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它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并列关系,先介绍北京人,讲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再介绍山顶洞人,呈现山顶洞人的状况及其相对北京人的进步之处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人遗址。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说学情
过渡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对学情有所把握。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知道山顶洞人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识读《中国境内主要人类遗址分布图》等,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教学难点:
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学方法:
1.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歌曲、地图等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的参与。
2.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讨论法: 针对“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等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过渡语: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部分。
环节一:导入新课
历史故事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传说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了解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知道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认识回答)
2.问题: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才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图示女娲造人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学习《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传说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切入主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然后提示学生学习本课第一个子目。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情境对话,纠错改错
学生甲:我非常想知道远古人类的情况,你能告诉我我国境内有哪些古人类吗?
学生乙:当然可以!我国境内早期人类主要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学生甲:你知道哪个是最早的吗?
学生乙:北京人。
学生甲:那你能告诉我一些北京人的事情吗?
学生乙:当然可以!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了,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学生甲:噢?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乙:猜的。我这么聪明,一猜就对。
根据这段情境对话,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你认为乙同学的回答怎么样?你能诊断出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吗?请你找出错误并简单说明理由。 (2)对乙同学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评说和建议?
接着教师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展开,让学生明确三者的地理位置。通过读图,让学生知道元谋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在海河流域。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设计意图:用图片更加形象可感,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结构与线索,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用时间轴的方式,总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帮助学生建立时空。
接着我讲述北京人
(二)、 北京人
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从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发现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叙述。 结合教材中的《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进行讲解和分析。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师要学生掌握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使学生明白北京人的生活时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两点:一是北京人发现的具体地点;二是北京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探讨地理环境与北京人产生的关系。 可指导学生从时间、人物、贡献三个方面,按时间顺序制作表格,看起来一目了然。
时间 人物 贡献
1921年 瑞典的安特生 发现北京人遗址
加拿大的步达生 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1929年 中国的裴文中 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
1936年 中国的贾兰坡 发现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
教师:北京人的特征教材是从北京人的外形特征、使用工具、社会组织、火的使用等四个方面叙述的。教材中的《北京人复原头像》图片引导学生从北京人的头骨、眉脊、额骨、鼻骨、嘴部、脑容量、身高、上下肢等方面进行分析。
4、生活情况:
教师:读课本的《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使用投影、幻灯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北京人使用的石器与天然石块的区别在于它是经人工打制的工具。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北京地区环境的叙述,使学生明白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决定的。 可让学生想一想为计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可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议论。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
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师: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我们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帮助学生了解北京人,记住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引导学生看图片讲有关北京地区环境,使学生明白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决定的
(三)、山顶洞人
投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山顶洞人的生活”图片,要求学生结合图片自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1.结合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指出,山顶洞人在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模样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2.识“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说明山顶洞人在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并举例说明(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例骨针)
3.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获取火种的方法同北京人有什么不同?(会人工取火)
4.识“山顶洞人的生活”图,说明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怎样形成的?(按血缘关系结合的氏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方式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感受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进步。体质特征方面有什么变化,制造工具方面掌握了哪些先进技术,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合作探究】
1、结合下列有关材料和图片,思考北京人为何要过群居生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2、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什么意义?想像一下,北京人是怎么样取得天然火的?
大家的想象很丰富,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那么,我们再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明显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应该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人工取火、社会组织等方面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小结提升】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依据板书图表提问、巩固强化。
远古人类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和小结巩固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山顶洞人及其特征。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云南元谋人
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1)发现地点 (2)距今时间 (3)发现过程
2.北京人的特征
(1)直立行走 (2)制作石器 (3)学会用火
3,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对研究古代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山顶洞人
1.发现 (1)发现地点 (2)距今时间
2.特征 (1)外形特征 (2)使用工具 (3)爱美意识 (4)社会组织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体现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知识点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