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运动的完成—2022-2023学年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1.2运动的完成—2022-2023学年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07 09:4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2运动的完成
1.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可能处于的姿势是( )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2.每年的端午节可热闹了,常有“挂艾草”“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人在“划龙舟”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
A.骨 B.骨骼 C.骨骼肌 D.关节
3.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4.2022年北京冬奥会惊艳了世界。中国短道速滑队在2月5日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荣获北京冬奥会中国队第一枚金牌。从运动系统来看,运动健儿们出色完成比赛的动力来自( )
A.肌肉 B.骨 C.骨骼 D.关节
5.在篮球运动员的每一个投篮动作中,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支撑、枢纽、动力 B.支撑、连结、动力
C.保护、支点、动力 D.动力、枢纽、支撑
6.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是运动的支点
B.一个动作可以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
C.骨骼肌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
D.用力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7.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骨骼肌收缩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8.如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松紧带(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1]、[2]相当于____________,[3]、[4]相当于____________,[5]相当于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的收缩过程,此时[3]应该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3)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_______________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躯体运动的形成,是在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使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__________活动。
(5)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_____________为支点,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时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支撑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枢纽作用。因此,从运动系统的组成来看,运动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3.答案:B
解析: A.两组肌肉没有跨越关节,A错误。
B.两组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
CD.两块肌肉都没有跨越关节,CD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故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人体运动中,骨起支撑作用,关节起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6.答案:C
解析:A.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在运动时,骨骼肌都是由两组或多组相互配合进行活动,故不符合题意;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只有肌腱和肌腹都收缩,才能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可见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故符合题意;D.用力推门时是一个伸肘动作,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C
解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所以划桨的步骤发生的顺序是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故选C。
8.答案:(1)骨;骨骼肌;关节
(2)舒张
(3)肌腱
(4)神经;关节
(5)关节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1、2相当于骨,3、4相当于骨骼肌,5相当于关节。
(2)骨骼肌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屈肘动作)。图中虚线箭头表示4的收缩过程,此时3应当处于舒张状态。
(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块木板上,这表示骨骼肌两端的肌腱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5)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