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细菌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城,却没有成形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链球菌可导致扁桃体发炎,关于链球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成形的细胞核 B. 体内无叶绿体
C. 分裂生殖 D. 单细胞生物
3.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它的身体是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的( )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
4.假如小明手上有8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分裂一次,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160个 B.320个 C.640个 D.1280个
5.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这是因为( )
①细菌生活不需要氧气
②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
③细菌在条件不良时可形成芽孢
④细菌不能分解有机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在测定三类细菌对氧的需要时,让它们分别在3支相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显示了细菌的生长情况。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的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的培养基中繁殖以及在有氧和无氧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Ⅲ、I、Ⅱ B.Ⅲ、Ⅱ、I C.I、Ⅱ、Ⅲ D.I、Ⅲ、Ⅱ
7.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其余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经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质时释放出来的。以上所述的甲烷细菌的呼吸方式和营养方式分别为( )
A.有氧呼吸、异养型 B.无氧呼吸、异养型
C.有氧呼吸、自养型 D.无氧呼吸、自养型
8.如图甲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图甲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肉汤仍然澄清,另一瓶肉汤混浊变质;接着,将澄清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乙),数日后,该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肉汤仍澄清的是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填序号)。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温度的高低
(3)图乙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图甲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_(填“是”
或“否”)。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__(填序号)。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D.真空包装法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异养生活,B正确;
C、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C正确;
D、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D正确。
故选:A。
3.答案:D
解析: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选:D。
4.答案:D
解析:根据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即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因此,1个细菌分裂n次,即为2n。80个细菌分裂2小时,即细菌分裂了4次,故为80×24=1280(个)。
5.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可以从细菌的形态、繁殖、芽孢特点等方面来解答。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到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个体小,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6.答案:A
解析:细菌如果需要氧,只能生活在培养液的上层;如果不需要氧,只能生活在培养液的下层;如果细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以生活,那么它就会均匀分布于培养液中。
7.答案:B
解析: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其余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经研究可知,沼气是甲烷细菌在分解腐烂物质时释放出来的,说明甲烷细菌能进行无氧呼吸,而甲烷细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异养型生物。
8.答案:(1)A;细菌
(2)B
(3)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
(4)是
(5)A
解析:(1)图甲中的A瓶煮沸,即A瓶中的肉汤经过了高温灭菌处理,所以A瓶中的肉汤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瓶颈的弯曲处,所以一段时间后该瓶中肉汤仍然澄清;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2)图甲中A瓶煮沸,即A瓶中的肉汤经过了高温灭菌处理,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做处理,因此B瓶内有细菌,所以甲组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细菌的有无;图甲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瓶颈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组实验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的有无。
(3)图甲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
(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要经过多次重复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