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艺术之旅”为主题,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艺术之美。所选的课文,都与艺术有关,《书戴嵩画牛》能引发我们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
教材解读:
《书戴嵩画牛》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则文言短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讲述了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错误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以及杜处士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短文说明了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课文有两个自然段,刻画人物神态的语言准确生动。课文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体现了故事中人物的神情状态,有助于烘托学习氛围,便于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题跋”,通过图片资料了解“题跋”。
2.能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写好“曝”。
3.想象补白,丰富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4.熟读课文,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想象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抓住关键的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一、了解“题跋”
1.课前谈话,聊苏轼。
听说咱们班的孩子背诗很厉害,今天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接招?
《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2.了解苏轼.
出示: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3.介绍题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轼写的另一种文体——题跋。
出示:1、 “题跋”即写在字画、书籍、碑贴前后有关品评、鉴赏、记事、考订等的文字。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苏轼的《东坡题跋》的一篇题跋《书戴嵩画牛》。齐读课题,理解“书”的意思。你了解戴嵩吗?
出示:戴嵩简介和《斗牛图》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题跋。
二、通读——知文意
1.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2.根据课本上的注音和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的读法。
3.抽读重点词、易错字的朗读。
4、抽读重点句子的朗读,请其他同学点评。
出示课件:
(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2)有戴嵩《牛》一轴。
(3)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4)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5)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设计意图:将重点字、易读错字和断句的检查放入相关句子中,通过抽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请其他学生点评纠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抽学生朗读课文,根据学生朗读情况随机决定是否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关注句读。
5.出示全文句读课件。先让学生自读,再让全班齐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6.学生试读,齐读、男女生分段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
7.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回忆学习古诗文的学习方法,师相机板书。
预设:1、借助注释理解。2、通过想象来体会。3、联系上下文理解。4、结合生活经验。
要求:用“?”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句话的意思。
8.指派小组代表分句说意思。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文言素养。帮助学生提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方法这些方法词句意思。】
二、品读——入情境
1.文中两个主要人物对《斗牛图》各是怎样的态度?
2.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他们形象的词句。
(1)杜处士对《斗牛图》“尤所爱”表现在哪?展开想象,杜处士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将《牛》“常以自随”?
(2)学生找出关键句,朗读体会,交流。
(3) 牧童为何“拊掌大笑”?我为课文改标点。“此画斗牛矣”
他笑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
(4)试着演一演,边读边表现出牧童的神态和动作。先自由练讲,再指名尝试。
3.师生配合朗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朗读与教师范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的朗读停顿,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语感。】
三、想象——讲故事
1.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出示课件:
讲故事要求
(1)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
(2)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先自己练讲,再流利完整地讲一遍给同桌听。
(3)如果你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加入合理的想象,相信你的故事一定更加精彩!
2.指名讲故事,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讲故事是学生对文本言语再现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学生在品读课文精彩部分后,再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就很容易讲《书戴嵩画斗牛》的故事,“了解文言文大意”的目标就落到了实处。】
四、议论——练思维
1.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
同样是笑,牧童是“拊掌大笑”,处士是“笑而然之”,从这两处“笑”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精妙。
2、戴嵩真的画错了吗?谁有错?引用相关资料对此文进行深度阅读。
3.作者在讲完故事后,引用了一句古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齐读后试补充填空: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画牛当问( )。
( )当问(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通过此环节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提升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四、拓展——
转换角色,分别以牧童、杜处士和苏轼的口吻说说“我”的故事。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杜处士 牧 童
尤所爱 谬 矣
笑而然之 拊掌大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