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进化的历程》同步练习
1、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的分布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较复杂、高等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2、植物进化的历程是: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它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 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选项都包括
3、在距今越晚近的地层里,什么生物的化石越多( )
A、水生生物B、陆生生物C、单细胞生物D、腔肠动物
4、最晚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
A、环节动物B、节肢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
5、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高等B、越复杂,越低等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植物到动物
7、在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了化石,你判断一下,可能是下列哪一类群的动物形成的( )
A、鸟类B、鱼类C、哺乳类D、爬行类
8、生物化石是指生物的 , (如卵,粪便等)或 (如动物的脚印,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深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逐渐形成的。
9、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经对其化学结构的测定,发现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之间存在差异,下表是以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作为标准,其他若干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相比较的结果。分析回答:
(1)从单细胞的酵母菌到高等的黑猩猩均含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可以从分子水平说明这些生物起源于共同的 。
(2)表中的数据是 的证据,细胞色素C的差别越小,其亲缘关系 ;差别越大,则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可以推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与人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
10、始祖鸟的大小和乌鸦差不多,被覆羽毛,它具有和鸟翅膀一样的前肢,但前肢的末端有爪,它的嘴里有牙齿,但嘴的外形像鸟喙。
(1)始祖鸟与爬行动物相似的特征是 。
(2)始祖鸟与鸟类相似的特征是 。
(3)始祖鸟既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又具有鸟类的特征,这说明 。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C 6、D 7、B
8、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9、(1)原始祖先 (2)生物进化 越近 越近 黑猩猩 酵母菌
10、(1)前肢末端有爪,嘴里有牙齿 (2)被覆羽毛,和鸟翅膀一样的前肢,嘴的外形像鸟喙 (3)始祖鸟是介于鸟类与爬行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1《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练习
一、明辨是非
1.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
2.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的毛虫,容易被发现,这种体色不利于毛虫的生存。( )
3.动物的保护色一经形成,终生不变。( )
4.容易受到攻击的动物才会有保护色。( )
二、思考与练习
家养的动物与同种的野生动物相比(如家猪和野猪),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请解释其原因。
三、资料分析
1.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 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 ,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 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 的。这种说法是按照 学说来解释的。
2.在印度洋的南部有个克格伦岛,岛上经常刮风暴。当年达尔文在这个岛上发现昆虫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多数昆虫翅膀退化不能飞(如图),少数昆虫翅膀异常发达。试分析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
一、明辨是非 1、× 2、× 3、× 4、×
二、思考与练习
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以猪为例,家猪与野猪相比,头部变小,身体中后部变肥,其原因是,原始人驯化野猪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野猪的世代进行了选择,最终使野猪样变成了家猪样。
三、资料分析
1.遗传 生存 后代 淘汰 颈长 自然选择
2.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个海岛经常刮风暴,那些有翅却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所以被保留下来的会呈现两个极端:一类翅膀退化,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另一类是翅膀异常发达,飞行能力很强,也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所以这样的两类昆虫,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