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07 00:1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练习题
( 考试时间:80 分钟,试卷满分11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kuò dà qì shì chà nà guān shǎnɡ jù jí
( ) ( ) ( ) ( ) ( )
二、辨字组词。(5分)
鹃( ) 浙( ) 臀( ) 范( ) 荷 hè( )
绢( ) 逝( ) 殿( ) 犯( ) hé(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9分)
五( )( )纷 突兀森( ) 变化( )( ) 绵( )不断
金( )辉( ) ( )曲而上 神( )气( ) 颜色各( )
1.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 ),很有气势。
2.夏天是一个( )的时节,你看,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立即变得乌云满天。
3.巍峨高山耸入云端,( )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仿照句子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转述句)
4.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加点字仿写)
五、判断题。(5分)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这是个比喻句。( )
2.《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
3.《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
4.“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中的“负”是担任的意思。( )
5.《记金华的双龙洞》中作者的游览顺序为:去双龙洞的路上——洞口——外洞——内洞——空隙——出洞。(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文章是按照 、 、
的顺序来描写的,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作家 写的一篇游记,按照 顺序来记
记叙自己的游览见闻。
七.综合展示厅。(3分)
阅读《颐和园》,填空。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个词语来形容颐和园,这个词语
是__________,这种写法是______________。
(2)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  )。(填序号)
①长廊②万寿山③昆明湖
八.课内阅读(28分)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孔隙”的特点是 。表现在: 。  
2.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3.船的进出方式是
4.乘船必须 。  
5.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 
(二)课外阅读。(20分)
游龙岩
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座座山峰就像大海中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盘旋……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过了好一阵子,我们才进入江山风景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 (有改动)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惊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怪石嶙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理解短文,判断对错。
(1)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龙岩美景的赞美之情。 (  )
(2)文章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述了龙岩的美景。(  )
(3)作者看到龙岩山峰险峻,心里感到非常害怕。这说明作者不喜欢龙岩的景色。(  )
4.作者分别在龙岩的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细细观赏了龙岩美丽的景色。
九、习作。(30分)
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请你把这个地方介绍给大家,作文要求有条理,不混乱。 习作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20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