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说明 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光的反射实验,又要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通过实验现象,发现光反射时的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 本节课设置问题情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再利用自己得出的结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学科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通过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通过演示光的反射及实验探究、光路可逆性、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及相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教具、学具 平面镜、纸板、激光器、铅笔、量角器、毛玻璃、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发光的物体?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平面镜、书等不发光的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讲授新课 一、光的反射现象 1.光的反射 【做一做】在桌上放一块平面镜,让激光笔或手电筒的一束光斜射到镜面上。 【议一议】出现什么现象?这能说明了什么? 【点拨】当激光笔或手电筒的光束斜射到镜面上时,在天花板上或墙壁上会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光反射的结果。这种现象说明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平面镜把光反射到墙壁上而留下了光斑,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小结归纳】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 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 一“点”:入射点 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法线(画虚线) 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二、光的反射规律 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有何关系? 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激光器、铅笔、量角器 思考:1.如何体现三线的位置? 学生思考回答:可用白屏等来显示 2.如何测量两角的大小? 学生思考回答:量角器。 3.实验中进行一次实验可以吗? 学生思考回答:不可以,要多次实验取得普遍规律。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让学生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如图乙所示,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分别为30°、45°、60°时的反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次数130°245°360°
分析和论证: (1)从上述步骤1、2中可看出E和F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 (2)按步骤3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学生将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3)从步骤4中可看出:①若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即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也会靠拢法线,即反射角也会减小;②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即入射角为零,反射光线与法线也重合,即反射角也为零;③当入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位置时,即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逐步偏离法线,即反射角也会增大。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便记忆方法: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注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时,要注意它们的因果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活动: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是不是逆着原入射光线射出? 上面的事实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试一试:当你从平面镜里看见别人的眼睛时,能使对方看不到你的眼睛吗? 练一练: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思考:在暗室中,让手电筒的光正射到白纸和平面镜上,为什么侧面的人觉得白纸更亮而镜面较暗呢? 【演示实验】让激光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现象】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 【师】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如图甲所示。 【演示实验】让激光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现象】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师】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如图乙所示。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说明:(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释:一些常见的光反射现象:皮鞋发亮、桌面发光、黑板反光等。 四、光反射的应用 让学生阅读课文P54,了解光反射的应用实例。 小结:(1)有益的方面:潜望镜、红宝石激光器、电影的幕布、教室里的黑板、光导纤维、卫星遥感等。 (2)有害的方面: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等。 课堂小结 (一)光的反射 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物体对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漫反射使我们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黑板“发光”时看不清字。 当堂达标 1.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时,则入射角是( ) A.90° B.40° C.50° D.80° 答案:C 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也是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3.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 答案:AD 4.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B 5.如图所示,太阳光跟地面成40°角,将平面镜怎样放置才能使太阳光照亮竖直的井底?画图说明。 答案: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