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名称 《小书包》 课时数 1课时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还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儿歌类文本可以较清楚感知。但识字方法还比较单一,故而应加强识字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通过翻书自读、翻书教读,合作读,带动作读,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将朗读贯穿整堂课,但同时要有一定的梯度) 通过字理识字、实物对照、联想记忆、游戏认读方式,学生能够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子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3、通过各种情境下的语言表达,学生能够了解学习用品的用处,并懂得爱护和整理文具。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子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
课程资源 内容来源: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其他资源:绘本《大卫上学去》 教具准备:ppt、字卡、小书包、各类学习用品
预习要求 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绘本导入 1.绘本《大卫上学去》导入 提问:像书中这样,还可以提醒大卫在学校应该怎么做? 回答句式:大卫,在学校里......... 达成目标--注视大卫提建议,并能够完整流畅、语序正确地说出在校常规 通过绘本大卫创设一个上学情境以引入小书包儿歌。同时帮助孩子强调在校常规
识标题--“书” 1.识记“书” (1)过渡:大卫今天早上,和小朋友一样,早早起床,背着小书包上学啦--板书小书包) (2)创设评价情境 师:今天,老师也给四个大组送了小书包,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书包能装下最多的宝贝。 (3)提问:怎么记住“书”这个字的呢? 师分享:“书”世界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的“书”字是像楼梯一样的,一个小不点在一层一层往上爬。爬到顶啦,还要拿着一支笔写书法。 2.齐读标题 预设学生分享: 笔画识记 图画识记 生活识记 组词识记 采用字理、组词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读汉字并引入课题
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 初读提示:拼一拼、问一问、猜一猜 2.学生范读、教读 (1)学生范读互评。 (2)学生教读难点语句。 (3)全班齐读。 期间注意评价激励 通过学生自读、评议、教读、齐读形式,学生能够实现字音准确、流畅完整的朗读目标
情境识词、理解文义 1.找儿歌中“宝贝” 提问:你能发现儿歌中写了大卫书包里的哪些小宝贝吗?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贴卡条 2.分辨文具 (1)提问:今天,老师把大卫的书包借来了,看看他的书包里还藏着什么宝贝。 (PPT动画依次出示相应文具: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 总结:“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贴卡条 (2)角色朗读:读出大卫的自信骄傲。 (3)你读我贴游戏 规则:屏幕上出现一样宝贝,全班大声喊出它的名字,一位学生背对屏幕听,然后选出宝贝的名牌贴在黑板上。 (4)口语练习---为文具做自我介绍 3.理解文义 (1)提问: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这些宝贝呢? (2)看图1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贴卡条 看图2“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贴卡条 4.拍手读儿歌 自我介绍句式:大家好,我是....,我能.......。 通过“找、辨、理、读”四个环节熟识课文词语。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后四句的实际意义。
多种形式识字 1.游戏识字--送字宝宝回书包 2.卡片识字 早--字理识字 校--加一加 刀--拓展思维组词 个别字重点讲解 巩固本课生字,再次强化识字方法
写字 书 书---先观察、再描红、最后书写 老师适时评价 课堂解决最容易错的字
教学评价 1.诵读:一级:读准、读通 二级:读出节奏 三级:读出情感的演绎 2.识字:会认本课生字。
课后作业 1.回家分享以后自己会如何对待自己小书包里的文具 2.试着背一背课文
板书设计 小书包 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 课本作业本,铅笔转笔刀。 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 天天起得早,陪我去学校。 橡皮 尺子 作业本 笔袋 铅笔 转笔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