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综合提升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一只蜘蛛吐丝悬挂在树枝上,蜘蛛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为 ( )
A.地球 B.树枝 C.蛛丝 D.蜘蛛
2.如图所示是中国女子排球比赛时的情景,其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3.如图所示的几幅图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 )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4.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不受力时,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
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的事例中,运用了重力的方向特点的是 ( )
6.如图所示,用手握紧易拉罐,使易拉罐静止在空中,易拉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 ( )
A.水平向左 B.水平向右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7.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关于自行车涉及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给自行车车轴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C.自行车的轮胎做成圆形是为了增大摩擦
D.刹车时用力捏闸是为了减小摩擦
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9.如图所示,杠杆OAB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动力F作用在杠杆B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缓慢地由倾斜位置①拉至水平位置②的过程中,动力的大小(不计杠杆自重)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10.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运到高处。某人借助该装置提升重物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 ( )
A.图中a可简化为定滑轮
B.图中b可简化为动滑轮
C.人将绳子向下拉1 m时,重物G也上升1 m
D.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省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后,其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而使上升器加速向上运动。这一过程既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又说明了力能改变物体的 。
12.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大小为 N,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 N。
13.如甲所示,小华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如图乙所示,小华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矿泉水瓶倾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如图丙所示,小华将矿泉水瓶平放在桌面上,只需用较小的力,矿泉水瓶就会滚动,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滚动摩擦力 (选填“小于”或“大于”)滑动摩擦力。
14.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甲、乙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在杠杆的A、B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甲物体重10 N,则乙物体重 N。若将支点O向A端移动,则 (选填“A”或“B”)端将下沉。
15.如图所示的a、b两个滑轮中 (选填“a”或“b”)是动滑轮;当以10 N的拉力F拉着物体匀速直线前进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滑轮摩擦)
三、作图题(共6分)
16.(2分)中小球正从斜面上向下滚动,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7.(2分)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此位置保持平衡,请画出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18.(2分)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提升水桶。请在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19.(8分)小明同学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实验,下表是小明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弹簧总长度/cm 6.0 7.2 8.4 9.6 10.8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2 2.4 3.6
(1)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将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中的坐标系内画出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像。
(3)分析实验数据或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
20.(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如图所示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1)小辉同学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应按甲和 两图进行实验。
(2)小华同学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应按甲和 两图进行实验,小华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可以得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
F压/N 1.0 1.5 2.0 2.5 3.0
f/N 0.4 0.6 0.8 1.0 1.2
(3)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木块做 运动。
21.(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轻质杠杆刻度均匀。
(1)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 位置。
(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甲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0 N,动力臂L1=0.15 m,阻力F2=1.5 N,则阻力臂L2= m。
(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填字母)。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
(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轻质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 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示)
五、计算题(共20分)
22.(4分)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产生的力。同样,其他星球对物体也有吸引作用。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图像。求:(g地取10 N/kg)
(1)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乙星球上所受的“重力”与其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比值。
(2)某同学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450 N,则他在甲星球表面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23.(8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人抬一桶水,扁担水平且长度为1.5 m,两人肩膀在扁担两端,水和桶的总重力为600 N,水桶挂在距甲0.5 m处。求:(扁担质量忽略不计)
(1)此时扁担对甲肩膀的压力。
(2)若要通过移动水桶的位置使甲肩膀上的压力为120 N,则水桶应放在距甲多远处。
24.(8分)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 N的拉力F在20 s内将重为4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2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若所提升物重再增加150 N,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少。
答案
第六章综合提升卷
1.C
2.B 拦网、扣球、垫球时,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夹球时,力使排球发生了形变,即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所以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B。
3.C
4.C
5.A
6.C 当易拉罐静止在空中时,易拉罐和手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但易拉罐有竖直向下运动的趋势,只是手对易拉罐的摩擦力阻碍了易拉罐向下运动,所以易拉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7.A
8.D
9.A 由图知,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①拉到位置②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变大,故A正确。
10.C 提升物体时,a的轴的位置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B和物体一起移动,属于动滑轮,故A、B正确;由图知,a、b组成滑轮组,n=5,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5h,人将绳子向下拉1 m时,物体上升的高度h=0.2 m,故C错误;不计摩擦和机械自重,人对绳子的拉力F=G,拉力方向向下,可见,利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正确。
11.相互的 运动状态
12.3.2 5
13.作用点 小于
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下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相同大小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矿泉水瓶倾倒;两种情况下,推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将矿泉水瓶平放在桌面上,用很小的力就能让矿泉水瓶滚动,且矿泉水瓶与桌面间是滚动摩擦,该现象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14.20 B
15.b 30
16.如图所示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19.(1)4.8 6.0
(2)如图所示
(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20.(1)丙 (2)乙 大 (3)匀速直线
21.(1)水平 (2)0.10 (3)A (4)F3L3+F2L2
(1)在进行实验时应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
1.0 N×0.15 m=1.5 N×L2,解得L2=0.10 m。(3)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目的是使杠杆稳定,但对杠杆的平衡无影响,故A符合题意;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则多个钩码的总重力无法确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会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差,故C不符合题意;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会影响杠杆的灵敏度,对测量结果造成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4)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右侧为F3L3+F2L2=2G×2l+2G×4l=12Gl;杠杆左侧为F1L1=4G×3l=12Gl,左侧等于右侧,故F1L1=F3L3+F2L2。
22.(1)由图可知,质量为8 kg的物体在乙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为40 N,乙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乙==5 N/kg,
则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与其在地球上的重力之比:
====。
(2)已知某同学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450 N,则其质量为m'===45 kg,
由图可知,甲星球表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20 N时,其质量为8 kg,甲星球上“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g甲==15 N/kg,
则他在甲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G甲=m'g甲=45 kg×15 N/kg=675 N。
23.(1)以扁担与乙肩膀的接触处为支点,甲对扁担的力为动力F1,水桶对扁担的力为阻力F2,
且F2=G=600 N,
由图知,动力臂L1=1.5 m,阻力臂:L2=1.5 m-0.5 m=1 m,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1L1=F2L2,即F1×1.5 m=600 N×1 m,
解得F1=400 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扁担对甲肩膀的压力为400 N。
(2)若甲肩膀上的压力为120 N,即甲对扁担的动力:F1'=120 N,设水桶与甲的距离为L1',动力臂仍为1.5 m,阻力臂:L2'=1.5 m-L1',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L1=F2L2',
即120 N×1.5 m=600 N×(1.5 m-L1'),
解得L1'=1.2 m。
24.(1)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知,
G动=3F-G=3×200 N-480 N=120 N。
(2)若所提升物重再增加150 N,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F'=(G'+G动)=×(480 N+150 N+120 N)=25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