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登泰山记》
姚鼐
入情境,初感知
元旦即将来临,班级准备开展一次“登泰山,觅先贤”活动,请依据文本内容,你推测姚鼐登泰山之前做了哪些方面的攻略?
思路:
交待泰山位置
记述登山过程
描绘日出美景
返记人文景观
补写自然景观
赏奇景,悟山水
追随姚鼐的脚步,我们登上了泰山的日观峰,在山顶上,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品读你最喜欢的写景片段,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意象、画面、意境、修辞、写景角度、表现手法、炼字等角度)赏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姚鼐如此着力描写泰山的晚照和日出,有何用意吗?
知人事,品人生
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岁考中举人后,经过五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岁第六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授庶吉士。
乾隆三十一年(1766)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与休宁戴东源、兴化伍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
知人事,品人生
①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总纂官为政坛文坛双宿将纪晓岚。
②乾隆三十九年,《四库全书》完成,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上述致仕,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均被坚辞。后姚鼐补述辞官原因:“被疾还江南”“余病归”“鼐以疾归”“鼐以疾还”“鼐以病归”。(《惜抱轩诗文集》)
③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除夕,登上泰山。随后游灵岩,盘桓数日,作《游灵岩记》。
④乾隆四十年元月,游完灵岩,返回京师, 处理完公私事务,数月后南归故里。
⑤乾隆四十一年,离开故乡安徽桐城,前往江苏扬州主持梅花书院。
乾隆十五年(1750),他二十岁考中举人后,经过五次礼部会试均名落孙山。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十岁第六次应礼部试,才中进士,授庶吉士。
乾隆三十一年(1766)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翰林方可充任,独鼐与休宁戴东源、兴化伍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
乾隆三十九年(1774)十月,《四库全书》成,鼐借病侍亲为名归里,不入仕途,时年44岁。
自乾隆四十二(1777)年起,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致力于教育,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
姚鼐一生勤于文章,诗文双绝,书艺亦佳。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惜抱轩诗集》10卷、《笔记》10卷、《尺牍》10卷、《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辑成《古文辞类纂》75卷。
“纂修者竞尚新奇, 厌薄宋元以来儒者, 以为空疏 ,掊击讪笑之,不遗馀力 。先生往复辨论, 诸公虽无以难, 而莫能助也 。
——姚莹《朝议大夫惜抱轩先生行 状》
去秋始得《四库全书书目》一部,阅之,其持论大不公平。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猖獗如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鼐老矣,望海内诸贤,尚能捄其敝也。
——《与胡雒君书》
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将度其志可行于时,其道可济于众。诚可矣,虽皇皇以求得之而不为慕利,虽因人骤进而不为贪荣。何则?所济者大也。至其次,则守官摅论,微补于国而道不章。又其次,则从容进退,庶免耻辱之大咎已尔。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登泰山之后的主要经历
南归后的姚鼐主要于江苏和安徽一带教学著书,自乾隆四十二(1777)年起,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学生满天下,后世闻名的有二十余人。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法帖题跋》1卷、《笔记》10卷、《书录》4卷、《尺牍》10卷、《古文辞类纂》75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研究领域广阔,涉及文学、哲学、史学、诗学、文章学、书法史等多方面。
作业设计
姚鼐笔下的泰山景致均已深深打上了他的心境和情感的个体印记,带有他独特的人生表达。其实,我们也常常带着不同的心境走进不同的景致之中。请你带我们走进这种特别的景致之中,表达出你的感悟。
要求:
1.对景致进行描述,准确、生动、形象,且能运用1-2个修辞手法。
2.阐述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致。
3.写出感悟,具体清晰,富于哲理,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