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5《玲玲的画》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本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 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理解“端详’、“动脑筋”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4、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读懂爸爸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四、说学情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讲究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的关键,作为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才能开展好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他们的识字、阅读能力基础较好,课文中除了生字外,都能顺利完成。但现在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不知道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或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所启发。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 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 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PPT1(白t恤),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出示(涂鸦t恤)。
(2)引出课题:玲玲也和大家一样,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
1、复习生字词:游戏“摘苹果”
2、情景再现,边听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三)、走进文本,探寻主线
1、朗读课文,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的有关词语。
2、玲玲的心情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探究其中的缘故吧!
(四)、创设情境,诵读感悟
1、画好作品,体会“满意”
①出示第一幅图,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漂亮吗?你认为这张画去参加评奖能得几等奖呢?玲玲认为自己能得几等奖呢?你怎么知道的?
理解“端详”。(指名表演“满意地端详”)
指导用“端详”说话。
指导朗读,体会“满意”。
②、就在这时,爸爸说(生接读),一个“又”字,你能读出什么?
指导读出催促的语气。
2、弄脏作品,感受着急
①、在爸爸的又一次催促下,玲玲说:“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可这时意外发生了,(动作演示并引读)玲玲的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哦,这么美的画弄脏了,玲玲的心情该是多么——(生回答),哪个词最能体现玲玲此时的心情呢?
哭声惊动了爸爸,爸爸放下报纸问:“怎么了,孩子?”来,全班同学一起问问玲玲——怎么了,孩子?
②、玲玲哭什么呢?(指名回答)
③、指导朗读4——6自然段。
3、画更漂亮,再悟“满意”
①、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7——10自然段,边读边想:在玲玲玲玲很伤心的情况下,爸爸是怎么做的?玲玲呢?她的心情又有了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②、玲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儿读出来了?怎么会有这种变化呢?她是怎么做的?
玲玲“想了想”,说明什么?能不能把“想了想”这个词去掉?为什么?
玲玲在想些什么?
③、指导朗读。
④、出示第二幅画,并和第一幅进行比较,说说哪幅更漂亮?为什么?
指导朗读第7自然段。
⑥、小结:(出示句子)看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这里的“坏事”指什么?教师加以补充:这里的坏事是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好事”又是指什么?你找到坏事变成好事的秘诀了吗?
⑦、指导朗读第9自然段。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以后,我们再碰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办呢?举例子,生交流解决问题。
小练笔
如果你是玲玲,站在台上,捧着奖杯,主持人让你说说获奖感言,你会说什么?请用下面的词语来写,看谁用得多而且写得好。
非常 高兴 特别 感谢
不但 奖杯 而且 道理
七、说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满意
着急 肯动脑筋 坏事变好事
喜悦
八、说教学反思
玲玲的画》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学生一读便明了。教学这篇课文,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这时,孩子们可能会说出高兴、自豪、满意、激动、兴奋等多种感受,再让学生读出自己体会到的心情,在读的过程中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段话的含义,从而达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