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23《祖先的摇篮》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祖先的摇篮》这首儿童诗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许多想象,而这些想象又源干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一一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中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四、说学情
关干人类祖先和原始森林的话题,二年级的学生很感兴趣。教学前,可以从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好铺垫。如让学生谈论;对干人类的起源,你知道些什么 你了解的原始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你能想象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在原始森林里吗 教学时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升华诗歌主旨。生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部首归类识字法",并通过这种识字方法随文识字,学生识字兴趣会更浓厚。
五、说教法学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学生回答)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儿吗?(出示关于原始森林的图片、视频)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望、掏、摘、逗、逮”这些生字,可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让学生识记。“祖、忆、啊、赛”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让学生识记。“蔷、薇、蓝、浓”这些生字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摘”还可以通过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识记。
谜语示例:
滴水已穿石,伸手来扶持。要问是何义,举手取东西。(谜底:摘)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祖:偏旁注意左伸右缩,右部横画间隔均匀。
啊:“阝”竖宜长。
浓:左窄右宽,右部秃宝盖不宜过宽。
望:左上的“亡”第三笔变成竖提。
忆:“乙”横折弯钩的弯处要圆转。
易错提示:
蓝:上面是“艹”,不要写成“?”。
望:左上角“亡”不要多加一点。
(3)多音字。
曾
逮
(4)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商(商店)—摘(采摘)—滴(水滴)
掏(掏耳朵)—淘(淘气)—萄(葡萄)—陶(陶醉)
(摘)野果 (逗)松鼠 (逮)蝈蝈
(捉)蝴蝶 (采)蘑菇 (挖)野菜
(养)金鱼 (扎)风筝 (喂)鸽子
(堆)雪人 (养)小鸡 (捏)泥人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标出小结,思考: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4个小节。第一部分(1):引出摇篮,总写原始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第二部分(2、3):详细介绍,用疑问句的形式具体介绍了人类祖先当年在森林里的生活。第三部分(4):总结全文,再次重申古老的原始森林是人类祖先的摇篮。
2.阅读第1节,思考:祖先的摇篮是哪儿?
明确:原始森林。
3.“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明确:把“原始森林”比作“我们祖先的摇篮”,很形象,很具体。
拓展示例: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如:
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4.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的?
明确: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5.请同学们分别用一个字和一个词来概括原始森林的特点。
明确:大、一望无边。
含数字的四字词语拓展示例: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湖四海 八仙过海 四面八方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一干二净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原始森林广阔、美丽,一望无际,这么大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这里都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课文,找出答案,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说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八、说教学反思
1.这是一首内容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诗,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对这首诗比较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活动,比如∶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等,并让学生体会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这样就很容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2.注重朗读。朗读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首诗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本单元围绕"世界之初",面对所处世界的好奇发问和自由想象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篇课文,意在通过本组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故事,感悟祖先创造文明的伟大,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神奇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和探寻远古知识的兴趣。《祖先的摇篮》以儿童诗的形式,用儿童的眼光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幻想祖先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一一人类祖先的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会写的字和会认的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中心,理解大自然的起源。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掌握要求掌握的生字。
2.理解大自然的起源,感悟大自然的美丽与可爱。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好奇,富于想象,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和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文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祖先们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是多么吸引孩子们啊!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逮绿蝈蝈,采野蔷薇,逗小松鼠……这些孩子们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
五、说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相应的字卡。
2.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3.齐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配乐范读课文,生思考:原始森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1)指名回答。
指导读句: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3)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习第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有着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4)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5)学生练读第2、3小节。
(6)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1)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苍苍茫茫”)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说一说:“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保护环境)
4.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有感情地读一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
(2)展示个性指名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七、说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
八、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