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15《古诗二首》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说教材
本课由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组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时即景起兴而作。诗人先发感叹,再写实景,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独特。全诗语言浅近明白,生动描绘了六月西湖独特的美景,色彩明丽,意境开阔,由衷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 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行",会写 湖、莲"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 学习识字、写字。
2.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美景,能说出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美景,能说出古诗描绘的画面。
四、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诵读和想象画面,感悟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2.通过感悟诗人情感,理解诗人以景相送友人的独特表达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看,这就是西湖十景(课件出示图片: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巷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是呀,最美西湖,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在西湖的净慈寺边,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板书诗题,自读诗题。(认读“慈”,注意慈字是平舌音。)
(三)理解诗题
出示“晓”,我们原来学过的“春晓”的“晓”和这里的“晓”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指“早晨”。(课件出示净慈寺图片)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现在,你能说说诗题的意思吗?(早上,诗人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再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古诗,要求:
读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生字:晓、慈、毕、竟、映)请小老师领读双横线中生字,强调“竟”、“映”后鼻音;“慈”平舌音。
3.去拼音打乱顺序后,开火车再认读生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 .“晓”可以联系已学古诗《春晓》识记,通过日字旁,知道“晓”与日有关,是早上的意思,组词:春晓、知晓。
2.“慈”可以组词:慈爱、仁慈,联系诗题中“净慈寺”随文识记。
3.通过形近字辨析的方法,分别识记“毕——比”、“竟——境” 、“映——英”;“毕”可以组词:毕业、毕竟;“竟”可以组词:毕竟、竟然;“映”可以组词:倒映、放映。
(三)再读古诗,感受韵味
1.读正确: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担任小评委,给同学正音。
2.读出节奏:读古诗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自己练一练,读一读。
3.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三、品读诗句,感受画面
(一)导入: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教师再次诵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荷花、荷叶)
(二)学习第三行:接天莲叶无穷碧
1.读一读,找一找。哪一行诗写的是荷叶?写出了荷叶什么特点?你能在诗中找出来吗?(课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
2.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的莲叶是什么颜色?(绿色)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无穷碧)
3.除了绿色,你还能感受到莲叶有什么特点?(与天相接、挨挨挤挤、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铺满整个湖面。)
(板书:接天 无穷碧)
4. 指导朗读。
这莲叶可真多啊!满湖的莲叶,挨挨挤挤,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太壮观了。指名读。
5.多种形式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三)学习第四行:映日荷花别样红
1.读一读,找一找。诗中哪行诗写的是荷花?(课件出示:映日荷花别样红)
2.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呢?(红)是怎样的红呢?(粉红、火红、鲜红、红彤彤、红艳艳……)
3.荷花不仅红,在朝阳的映照下,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别样红: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的娇艳,红得耀眼……)
(板书:映日 别样红)
4.指导朗读,读出朝阳映照下荷花之红艳。
5.指导读好三四行诗。(男女生轮读,师生合作读。)
(四)读诗句,想象画面,谈感受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闻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吧!
(看哪,那满湖碧绿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朵朵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这荷花红得多美呀!荷花不仅颜色美,还会散发出清新的香味……)
(五)借助图片,指导朗读
让我们来欣赏这美景,把这样的画面读出来吧!(课件出示图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齐读三四行诗。
(六)学习第一二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导入:这么美的景色,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而出――“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观察思考:
诗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时的西湖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西湖四季图:苏堤春晓莺鸣柳夏日西湖荷韵美 秋霞夕照雪峰塔 冬寒不眠断雪桥)
3.指导朗读。
尽管西湖四季如画,但诗人更爱西湖六月的美景。如此与众不同的风光,难怪作者脱口而出——(学生读一二行诗)六月的西湖与平时不同,是因为有那——(学生读三四行诗)
4.配乐朗读:让我们和着音乐美美地吟诵一番,把这一幕深深地刻入我们的脑海里吧!(课件出示整首诗)
四、熟读成诵,学唱古诗
(一)师生对读,引导背诵
夏日的西湖美得如诗如画,让我们一起边想象画面,边背诵诗文。(背诵全诗)
(二)学唱古诗
诗不仅可以读,可以诵,还可以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这首诗吧!
五、抓住特点,指导书写
(一)这首诗中,我们要学写四个字,出示“湖、莲、荷、穷”。齐读,正音。
(二)怎么记住它们呢?自由交流,分类识记。
(三)怎么写好它们呢?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
“莲”、“ 荷”和“穷”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湖”是左右结构,注意三部分的占位,要写得紧凑。
重点指导:
“莲”和“荷”,都是草字头,草字头要写得扁而长。
1.“莲”字下边的“连”先写“车”,后写“辶”, “辶”点的收笔与“车”的短横平齐,捺要写得伸展,托住上面的“车”。
2.“荷”字下边的“何”右边的“可”,“口”要小,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四)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学生描红,临写,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
(六)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杨万里还写了一首诗《小池》,也写了荷叶,课后读一读,想想诗中的荷叶和今天学的有什么不同。
七、说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穷碧 寄情于景
别样红
第二课时《绝句》
一、说教材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所写。本诗是诗人在此期间所写的4首绝句中的第三首,描绘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色,蕴含着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整首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清新开阔的画卷。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绝、鹂、鸣、含、岭、泊”六个字,正确美观书写“绝”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绝句》这首诗。
3、了解古诗内容,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并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1、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传统文化的魅力。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统文化的魅力。
四、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古诗的积累和了解较少,还未能习得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了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将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采用情景导入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交流等教法、学法。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勤学、乐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诗人,理解试题:
1、说说你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绝句》,板书课题,适时指导书写“绝”字。交流“绝”的识字方法,并组词。
3、介绍“绝句”。 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4、学生交流介绍诗人杜甫。
二、 初读古诗,解决字词:
1、听范读,学生正音,掌握诗的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流利。
3、检查生字:出示词语:
4、黄鹂、白鹭、停泊、包含、西岭
(1)、自读,开火车读
(2)、了解黄鹂、白鹭、西岭,重点交流“含”“岭”的识字方法。
5、再听范读,边听边划出节奏。
6、自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7、指名读并评价。
8、齐读。
三、感悟意境,品读古诗:
1、同学们在诗中读出了美的画面,你们觉得诗中的哪个词或那个字让你感受到了美?
2、学生汇报,并板书。
3、你们能边想象画面,边在小组内说一说它们美在哪吗?
4、小组学习交流。
5、哪个小组先来,把你们觉得美丽的画面分享给大家听。
(1)、品读前两句,感受意境:
A、学生自由汇报,引导学生关注色和声。
B、诗人在你们的眼中,俨然是个大画家,色彩配得是那么和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感受诗人愉悦心情,指导朗读。
(2)、品读后两句:
A、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理解“千秋雪”,“含”字,“东吴”“万里”。
B、感受诗人欢快舒畅的心情,指导朗读。
C、齐读后两句。
(3)、配乐齐读古诗。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杜甫另外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学生听范读,初步感受古诗。
3、学生试读。
4、小组交流,你仿佛感受到了什么?
5、学生汇报交流。
五、作业:这温柔的春意让人陶醉,课下同学们用画笔给这首《绝句》配一幅画吧!
七、说板书设计
绝句
黄鹂一白鹭 翠柳 一青天
西岭一东吴 千秋雪一万里船
八、说教学反思
这两首诗都是写景诗,艺术特色上有共同点。诗人都着意对色彩进行描绘,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并巧妙运用视线的游移来营造空间感,勾画出自然幽美、开阔高远的意境。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1.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古诗学习的氛围中。教师优美语言的描绘,课件优美画面的展现,音乐恰当的辅助,使学生埋藏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被拨动,能入情入境地进行学习。
2.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如,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抓住“碧、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色彩的明艳,抓住“无穷”和“接天”,想象莲叶一碧千里的壮美。学习《绝句》时,抓住“鸣”和“上”字,想象“黄鹂在枝头歌唱、白鹭直上云霄”的情景,再抓住描绘色彩的词语来想象春天的生机勃勃与色彩明丽。通过想象画面,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古诗的画面美。
3.借助插图,突破难点。如在教学“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一句时,运用插图,了解诗人的视角,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理解“窗含”的意思,突